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发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发

    杨兴武在与韩文静和胡志华两人约定好之后的碰头会事宜后,这才各自分开。

    3月22日,周五。

    下午四点,放学后,龚良玉风风火火地走进了教室,站到讲台上,朝着同学们喊道:

    “同学们稍等一下,奖学金的事情已经下来了,我刚刚领了奖学金回来,现在耽误大家一会儿时间,我给大家发一下。”

    世经系的学生们听到这话,走了几步的学生,纷纷坐回原位。

    龚良玉等到同学们都坐下,这才继续开口:

    “多谢各位同学们的配合,现在我念到名字的同学到讲台前领一下奖学金。

    杨兴武、刘跃华、孙俊才、张胜男、陈仁军、林志远。

    让我们恭喜以上这六位同学,其他同学们要以此为榜样,继续努力!”

    听到辅导员话的同学,纷纷来到讲台跟前,各自从龚良玉手里接过一个信封。

    龚良玉把六个信封依次发给六人后,又让杨兴武几人站在讲台上,面向一众同学。

    “这次没得奖的同学们,不要气馁,这学期追赶上来就好,奖学金每学期都有,年度奖学金会更高。

    希望同学们可以向杨兴武、刘跃华他们几人为目标,努力追赶。

    事实证明大家都眼光还不错,选出来的三个班干部学习成绩都不错,你们几位也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龚良玉的话音落下,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杨兴武和刘跃华等六个拿到奖学金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放平心态,继续努力学习。

    龚良玉看到这一幕很是满意。

    “好了,事情说完了,你们就下课吧!我走了。”

    龚良玉说完,朝着同学们挥了挥手,转身就离开了教室。

    杨兴武拿上信封,回了坐位,打开信封拿出来看了一下,12张崭新的大团结漏了出来。

    林志远和孙俊才也是如此,只是钱的数目不同。

    身旁的几个学生羡慕不已。

    张卫军和冯国良与魏东升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点点头。

    “咳,哥几个,这得奖了不得庆祝一番?”

    “是啊!”

    “今儿可是二月二呢!这日子吉利!”

    杨兴武听到三人旁敲侧击的话,看了看孙俊才和林志远,先前几人也有商议过这个事情。

    三人也没小气,当即大手一挥。

    “行,二月二,龙抬头!我们仨请个哥几个理发,晚上咱们下馆子,之后再去澡堂搓澡,咋样?”

    “好!”

    “大气!”

    “够意思!”

    张卫军和冯国良几人见目的达成,拉着几位舍友回了宿舍。

    二月二理发的人非常多,在北方习俗里,一般正月是不理发的,二月二又是个好日子。

    这天剃头匠的手基本停不下来,一天的生意基本就能低得上往常半个月的,这一天是剃头匠们又喜又怕的日子。

    ……

    杨家庄,村子后边的山坡上,已经盖起来的好几座鸡舍。

    老母鸡已经在鸡舍里抱窝了。

    杨建国带着农技站的沈师傅,观看老母鸡抱窝。

    杨建国对于养鸡场很重视,对于杨兴武的建议也全盘接纳。

    过了正月十五,他就去镇上求助,在镇上和县里的帮助下,农技站派来个老师傅指导杨建国他们建鸡舍。

    二月开始孵小鸡,等到二月底小鸡出壳后,天气就暖和多了,天气暖和,再加上食物开始充足,春雏的小鸡的成活率也比起其他季节的小鸡高上不少。

    一般春雏也是村里人少有的让老母鸡孵蛋的季节。

    养鸡场的鸡和普通的家养走地鸡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养殖密度比较大,各方面都要更加小心。

    虽然杨家庄的养鸡模式,与在家里养殖差不多,毕竟大半个后山都是养鸡场的场地,足够它们活动了。

    但是因为数量过多,也要注意疫病防治。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杨建国先是向参与养鸡场投资的乡亲们,每家收了一只老母鸡和十五只鸡蛋,又每家收了十块钱。

    鸡舍这几天已经建好,老母鸡昨天就已经进去孵蛋。

    本次的鸡苗也不多,一共45只老母鸡,675只有精蛋。

    21天后就能知道孵小鸡的数量了。

    到时孵出来的小鸡,全部是养鸡场的第一批鸡苗。

    按八成的出壳率,有能有个五百多只小鸡,就算成功。

    杨建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老师傅的检查。

    过了好一会儿,农技站的人检查完之后,这才走了出来。

    杨建国看到后连忙招呼。

    “沈师傅,怎么样?”

    “现在还看不出来,过几天我再来看看!”

    “也是,这才刚孵了一天多,那啥?沈师傅,今儿是二月二,家里刚煎的鸡蛋馍,走,回家吃口饭!”

    “不了,我还得回县里,过几天我再来,你们这个养鸡场县里听说后,也是大力支持,你们也知道,城里的鸡蛋一直缺货。等你们养的鸡下蛋了,可要多卖点给县里。”

    “沈师傅,你这说的什么话?俺们养鸡不就是为了卖钱嘛!等小鸡下蛋了,我到时提一篮子给沈师傅尝尝!”

    “中,那我可就等着了!”

    “没问题,这些天还要麻烦沈师傅了!”

    “应该的,咱都是互惠互利,你们这个如果成功了,以后我也能以此为研究写篇文章,到时候推广开去,鸡蛋紧缺的问题应该能缓解不少!”

    杨建国听了这话很是开心,热情地带着村委会的人送走了沈师傅,临走前又送了一兜子鸡蛋。

    村委会的人看着沈师傅走远了,这才小声嘀咕起来。

    “建国,谁家没养过鸡啊?咋还请个人过来,多费钱啊!”

    “嗐,你当我想?你们也知道,养鸡容易得病,咱们自己养都容易死,养这么多,万一的得病了不死的更多吗?

    咱们虽然会养鸡,肯定不如那些养鸡专家懂的多,现在送几个鸡蛋,以后这几百只鸡,一天下的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