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一百零五章 大学第一课

第一百零五章 大学第一课

    杨兴武出了会议室走在校园里,想着余利民对他的嘱托。

    研究经济学历史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那些西方国家无疑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忽然他又想到了余利民说的要研究淮海区的人文地里环境,他对于那个地方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凭空想象也想不出来什么。

    想到这里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一副国家地图。

    杨兴武付完钱,展开地图看了看,找到淮河,看了一下地理位置,他也没看出来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

    余教授口中说的那个于教授要在这里搞经济区,感觉这地方也没什么特色啊!

    一大片平原,可能粮食产量高一点,其于地方怎么看这么不适合搞经济区。

    盯着地图看了半天,他也没猜测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当即收好地图就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后,众人看到杨兴武回来,有些好奇地问道:

    “辅导员找你啥事?”

    “就是换专业的事情?校长找我过去聊了聊!”

    “厉害!状元待遇就是不一样,你换不换专业校长都要亲自过问,我们就不一样了,换个专业还得打个申请,人比人,气死人啊!”

    “谁说不是?对了调那个专业了,咱们是不是就做不成舍友了?”

    杨兴武听着舍友调侃的话语,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得了吧,你们去换专业好像不让你们调换似的,还挺会埋汰人。”

    “那不一样,我们换专业,和校长过问能一样吗?”

    “是啊!”

    “那肯定不一样,谁让咱是状元呢?你们啊羡慕不来的。”

    “哎呦,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哥几个赶紧来,让状元见识见识咱们218宿舍的热情!”

    “好嘞!”

    张卫军和孙俊才几人说着就要上手,几人玩闹了一阵,直到杨兴武求饶这才罢休。

    打闹完时间不早了,众人去食堂吃了晚饭,回来洗漱之后。

    杨兴武把地图贴在自己床上,有空没空多看看,希望早点悟出其中的玄妙。

    又看了看明天要上的课,准备好书本后,就上床休息了。

    ……

    女生宿舍楼,宿舍里的几个女生一边泡脚一边聊天。

    “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杨兴武讲的真好!成绩好,人长得也不错,就是黑了点。

    听说是干农活晒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回来?”

    “小梅这是咋啦,你喜欢啊?”

    “对啊!你不喜欢?学习好,长的还不赖,谁不喜欢?”

    “哟,看来咱们的小梅要思春了?”

    “啊?就因为学习好就喜欢吗?可是喜欢不该是纯粹的吗?

    你只是喜欢他的成绩,这个喜欢的对象不一定是杨兴武吧?也可以是刘兴武、李兴武,只要他成绩好就行?对不对!”

    刘晓梅听到舍友的话,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一旁的几个舍友看到这个情况,连忙解围。

    “小梅,别听亚楠瞎说,喜欢是基于吸引啊!比如学习好,比如性格好,都是喜欢的引子!她说的那个太理想化了!”

    “是啊!小梅你要是喜欢的话,抓紧时间,就多偶遇上几次,姐妹们帮你打探消息,状元太抢手了,如果他想处对象的的话,很快就会被人抢走了!”

    刘晓梅听到这话,脸顿时红了起来。

    听着舍友的调侃,有些心动之余内心又有些羞涩。

    议论理科状元的事情,这一晚许多宿舍都在发生,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爱慕者,有批判者,也有论证者。

    ……

    9月13日,周四。

    早上七点,218宿舍的全体成员都已经起床,众人在洗漱完后,拿着饭盒去食堂吃早饭,吃过早饭后就去了教室上课。

    八十年代的大学上课同工人上班一样,一周要上六天课,只有周日休息一天。

    上课时间一般是从早上八点开始到中午十二点结束,下午从两点开始到六点。

    满课的话一天是四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

    大一的课程是最最多的,一周满课是24节课。

    经济学专业要上21节。

    最轻松的无疑就是周三的课程,只有下午两节课,上午没课,可以睡个懒觉。

    杨兴武跟舍友们找到上课教室的时候,发现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梯教室,他们六人到了的时候,前三排已经坐满了人。

    几人找到空位坐下,拿出课本翻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走进来一位老师,左边的腋下夹着课本,右手拿着一个茶缸子,慢悠悠地走到讲台跟前,一眼看去就是一个很平常的小老头。

    教室里的同学们看到老师来了,纷纷坐好,认真听讲。

    宋知义走到讲台上,放下课本,拿起茶缸子抿了一口茶水。

    等到上课铃声响起,这才出声。

    “好了,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宋,叫宋知义,你们喊我老宋、宋老师都行,今天起由我负责教你们政治课。”

    杨兴武听到这里,立马认真起来。

    宋知义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

    “首先欢迎你们来到京大,这是你们大学的第一课,我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学习,一定要记住这节课。

    你们当中有许多语言系的同学,未来出国留学的概率很大。

    我不给你们灌输什么忠君思想,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咱也不说那老一套的论调了。

    身为大学生,你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九亿多的农民,你们当中的每一位所领取的津贴和粮票。

    都是无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下地干活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要知道一百位农民才能供养出一位大学生。

    在座的同学有几百人,供养你们的农民就要上万人。

    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要忘了那些供养你们的人和培养你们的国家。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丁校长昨天说过一次,今天我再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