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八十八章 祭祖

第八十八章 祭祖

    杨兴武跟大哥夜聊了许久,直到隔阂尽去,这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兄弟俩起了个大早,想起昨晚说的话,相视一笑。

    杨兴武感觉今天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

    虽然洛市的招待所,在环境各方面都碾压他们家的小土坯房,但他还是觉得,没有在家里睡的舒心。

    洗漱完后,杨兴武想起昨晚大哥说村小要盖学校的事,便打算去看看。

    他家距离村小大约有五百米,村小是整个村里最中心最繁华的地方,人口也是最集中的地方。

    他爷爷家就在这块儿区域内,如果以城市来论,村小就是老城区,他家就是新城区。

    杨兴武走了十来分钟才到了村小,一路上遇见不少乡亲,聊了几句,这才耽搁了。

    刚进院子就看到乡亲们热火朝天地忙活着,杨六指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

    走到杨六指跟前,杨兴武打了声招呼!

    “老师,忙着呢?”

    “哟,小武来了啊!快坐快坐!”

    杨六指看到杨兴武来了很是高兴,当即指着热火朝天的工地说道:

    “这都是托了你的福啊!不然咱们现在也没钱修村小!”

    “老师,这是你应得的,啥叫托我福啊?没有我,你不也教了几十年书了吗?”

    “哈哈!我教这么些年书有啥用?还不抵咱状元一句话!”

    “以后就有用了!”

    “这倒是,我跟你说,前天我去县里,人家一听我是村里的校长,都没人搭理我,一听我是你老师,那些人的态度,哼哼!我也算沾了你的光了!哈哈!”

    “啥沾光不沾光的,咱们师生一体,一荣俱荣!”

    “不错不错,语文又有长进了!走,我带你转转村小,等你寒假回来就大变样了!”

    杨六指说着就拉着杨兴武在学校里转悠了起来。

    “你也知道,咱们村小原先是五间土坯房,四间教室,从半年纪到三年级,另一小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

    现在新盖的房子是在西面先盖五间砖瓦房,盖好后,再把东面这五间推了重新建,都是六米乘九米的大教室,一间教室就能放五六十个学生,这样一来咱们村小就能容纳五百多名学生了!”

    杨兴武听了这话,很是惊讶!

    “这么多学生?咱们村学生不够吧?”

    “咱们村当然不够,别的村的人听说咱村出了个状元,都要把孩子送咱们学校来呢!

    现在咱们学校升级成了完全小学,以后学生上四年级五年级,也不用像你之前那样去镇上跑了。

    就这两天光报名的学生都有二百多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达到四五百人!”

    “那咱学校老师不够吧!”

    “是不够,不过有好多老师想调到咱们这边来呢!这你不用担心!”

    “那就好,这样一来咱村的学校,也算是步入正轨了,老师也算是高升了!恭喜恭喜啊!”

    听到这话,杨六指越发开心起来。

    又拉着杨兴武好好地逛了一遍村小,这是他教书育人了三十多年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无比,现在就要推平重建,心里高兴之余还有点不舍。

    虽然日子是越过越好,但人老了总是喜欢念旧!

    杨兴武看着这熟悉的一草一木,心里感慨万千!

    察觉到老师情绪的他,当即说道:

    “老师,你等我一会儿!”

    “你干啥去?”

    “回趟家,你等等我啊!”

    “那你慢点,别跑太快!”

    杨兴武听了老师的话,跑回家,拿出陈厂长送他的相机,装上胶卷,带上两个妹妹去了村小!

    “这是啥?”

    杨六指看着杨兴武手里的铁疙瘩问道。

    “照相机,专区送的,老师,来你站在办公室门口,我给你拍张照!”

    “我一个老头子拍啥照,净瞎花钱!”

    “不花钱,这都是人家送的,你快站好,咱多拍几张,也拍一拍这些土坯房教室,到时洗出来,放到办公室也能留个念想,以后咱们学校有了有出息的人物,再建一个博物馆收藏起来!”

    “好好好!”

    杨六指听到这话,不再反驳!当即乐呵呵地配合起来。

    杨兴武手里的相机是龙门120型相机,陈振国送了两盒胶卷,一共十卷,每卷可以拍出12张六厘米乘六厘米的底片!

    杨兴武先是给杨六指拍了一张照片,又给五间土坯房单独拍了一张。

    之后杨兴武把在学校忙活的两位老师找来,三人站在村小的教室门前,拍了张大合影!

    又让在一旁看热闹的杨小兰拍了一张杨兴武和各位老师的合照!

    杨小兰因为没有接触过相机,拍废了两张底片,第三次这才完成!

    还剩下最后两张底片,杨兴武给在村小玩的几个妹妹和堂弟们拍了两张在村小的大合照。

    如此一来一卷胶卷算是全部用完!

    拍完照片去市里把相片洗出来就能用了!

    杨兴武带着几个弟弟妹妹玩到晌午,这才回家吃饭。

    吃过晌午饭,在炕上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看到爷爷、父亲二叔都在堂屋忙活着什么!

    杨开山看到孙子走了过来示意杨兴武坐下。

    “还记得前几天说带你给你太爷他们烧纸的事不?”

    “知道,咱啥会儿去?”

    “弄完这些钱咱就去!”

    杨开山说着拿起一摞黄纸放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一个大拇指粗细的圆木棍,拿起锤子敲一下挪一个地方,敲完的地方,留下一个铜钱的印记。

    忙活了好久,杨开山这才弄好一摞!

    一旁的杨春生看到父亲弄好一摞之后,连忙拿走,杨冬来又往桌子上放了一摞纸钱!

    这次杨开山没再拿铜钱拓印了,而是拿出一张大团结,在黄纸上比划了起来。

    杨兴武看的这个情况连忙过去帮忙。

    拿真钱比划比起拿铜钱拓印快多了,没多久就比划完了。

    杨开山又把这摞黄纸摆的方方正正,左手按住最中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