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向穿越之我是水浒九纹龙 » 第二十四章 江南行

第二十四章 江南行

    史进在朱武等人面前大展身手,秀了一把‘道术’。

    这一手玩的确实巧妙,在事实面前,那些人不得不相信他是上天眷顾之人。

    尤其在大宋这个人人都有些迷信的年代,这种鬼神一般的手段用来收拢人心极为有效。

    特别是史进给他们带来的礼物是白花花的盐,此等成色、此等纯粹到没有一丝苦味的盐根本不像他们平时搞到的官盐。

    耍了一手震慑众人之后,史进兴趣高涨,捡着能说的吹嘘起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见识到的繁华景象。

    朱武等人围坐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张三、李四,他们是见识过汴梁城繁荣的人,很难想想在另一个世界居然存在比东京还要繁华几十倍的城市,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不知不觉,这些人便自动的将他当做山寨的核心。

    又是一通大吃大喝,便是身体素质超群的史进都喝的有些醉了,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散场睡觉。

    一连数日,史进都在给朱武他们洗脑讲故事,把这些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要不是保持几分理智怕不是都把他当做天上的星宿下凡了。

    享受几天生活后,他便打算下山做正事。于是,召集朱武等人商议。

    “几位兄弟,之前说过另一方世界的事情。我现在有个计划,便是在那里购买一些物资和装备把山寨武装起来。”史进说到。

    “哥哥,那太好了。山寨粮草不缺也要未雨绸缪,对武器、铠甲的需求就更大了,现在还有一半兄弟在下山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木棍呢。”朱武说到。

    “兄弟们,你们看……。”史进说罢,便从系统空间之中把自己订做的短枪拿了出来。

    陈达见状一把接过,跳到空地上舞了几下,他力气没有史进大,感觉有些压手,不过看那枪杆笔直枪苗锋利,便知是一把难得的宝枪。

    “哥哥,真是好兵刃。”陈达说到。

    “下次再去那个世界也给你们带件趁手的兵刃。”史进说到。

    “哥哥,这样的兵刃在上界好买么?”朱武问到,他心中以为九纹龙如同传说中神仙一般飞升到了上界。

    “说也好买也好买,说不好买也不好买。”史进说到。

    “怎么说?”韩伯龙心中发痒,他最爱用的也是大枪,一个练武的人哪有不喜欢兵刃的。

    “说好买是因为上界之人并不以刀枪做武器,那里的人打造刀剑为的是欣赏把玩,官府并不阻止。说不好买是因为兄弟我没有上界的宝钞。这也是为什么我去一趟上界,却只带回一些雪盐的原因。”史进说到。

    “上界也用铜钱么?”时迁问到。

    “不用,他们用特殊纸张印制的宝钞当做通行之钱。”史进说到。

    “那如何能获取上界的宝钞呢?”朱武问到。

    “这就是我今天召集你们商议的目的,在上界大宋的东西能卖上价钱的不多,比较值钱的就是那些玉石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打算带上几人去挖些玉石回来。”史进说到。

    “哥哥知道那里产玉石?”朱武问到。

    “倒是听我师父罗真人说起过一二。”史进又把老道士拿来挡枪。

    “哥哥,既然想要不若将山寨之人带去,咱们一起挖还能多些。”杨春说到。

    史进微笑摇头,说到:“兄弟可知那产地在何处?”

    “不知。”杨春说到。

    “便是那江南之地,距离少华山少说也有千里。怎么可能带着山上弟兄大张旗鼓的穿州过府跨越千里去挖玉石呢。”史进说到。

    “哥哥的意思应该是少带几人,扮做游商去那江南。”朱武说到。

    “正是如此,所以我才找兄弟们商议,谁想和我同去。”史进说到。

    “哥哥,我去……。”几个人齐声说到。

    史进轻轻摆手,说到:“山寨是咱们的根本,家里还是要留人看守的。”

    “哥哥,我留在山寨看家吧。”朱武率先开口说到,他心里明白即便自己要求史进也不会同意让他下山的。

    史进点点头说到:“兄弟,辛苦你了。让你留在山寨也是迫不得已啊,他们几位性子不够沉稳就怕一冲动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来。”

    “哥哥,我明白。”朱武说到。

    “这样,伯龙兄弟和陈达兄弟也留下来吧,朱武兄弟计谋虽高却不善与人争斗,委屈你们两个暂且留在山上,日后有机会再带你们下山如何?”史进问到。

    “好吧,全凭哥哥安排。”陈达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有发作。

    “伯龙听哥哥的。”韩伯龙就更没有话说,他本来就答应任由史进差遣,没必要争着出去浪,再说他在山寨每天有酒有肉过得正滋润呢。

    安排完留守人员,史进又说到:“杨春兄弟、时迁兄弟你们两个随我去吧。”

    杨春和时迁自然十分开心,口中纷纷答应。

    此外,史进又在山寨挑了五个身高体壮,比较能打的大汉作为随从。

    准备了两天后,朱武等人又在山寨摆宴为他们送行。

    史进他们一行人这才下山而去。

    再看华州通往应天府的官道上,一支小型队伍正不慌不忙的赶路。

    为首一位年轻公子,穿着一身骚包基佬紫丝绸长袍的正是史进。

    倒不是他标新立异,而是在大宋就是如此。

    一开始大宋对于民间服饰的管理颇为严格,老百姓除了女人和孩子之外,只能穿黑白两色。一些社会底层又不相同,但是都不能穿紫色衣服,只有士大夫阶层才能穿。

    只不过很多人都犯禁令,官府也没有强制执行,工商阶层也可以穿。造成了虽然官府倡导‘贵贱有级,服位有等’,但基本无人遵守。

    尤其在宋徽宗时期,官员和老百姓非常喜欢学习模仿宫廷之中的穿着,但赵佶却不以为忤。其实从这一点看,赵宋的皇帝还是比较大度的。

    史进之所以这样穿不过是追随大众潮流罢了,只有隐没于众人之中才不会被人盯上。

    时迁、杨春和那五名喽啰兵倒是很正常的穿着黑色服饰,扮做他的护卫同行。

    不过,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史进骑的是高头大马,时迁、杨春骑的是骡子,那几名喽啰就只能骑毛驴。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迎合大宋的主流。

    马匹在大宋是珍贵的战略资源,七八个大汉在官路上骑马实在太扎眼,他还想低调做事呢。

    即便如此,路上行人见到他们之后也纷纷避让,以为是朝中的王公勋贵出行。

    史进倒也聪明,平时行路便在官路上,待要休息时便插到乡间小路专门找乡村酒店住宿歇脚。

    十几天后,一行人来到应天府附近。

    史进为了安全起见,忍住想要到城中浪一浪的心思,转头向南奔健康府而去。

    路上他就在想《水浒传》中梁山泊的铁笛仙马麟、拼命三郎石秀、神医安道全、活闪婆王定六等人都是健康府的人,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他们。

    在‘大反派’方腊的阵营中建康府的人就更多了。

    一想到方腊,史进就想起那个绰号为‘小养由基’的庞万春,在《水浒传》中就是那个孙子一箭送走自己,要不找趁着来江南的机会找到这孙子先把命中的克星送走。

    史进一边赶路,一边胡思乱想起来。

    身边的杨春和时迁并不清楚这货心中所想,他们和那几个喽啰一样都是北方人,越是接近江南之地越是感到好奇。

    看着南方的秀丽景色,体会着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他们忘了旅途的疲累,倒真的像是在自驾游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