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向穿越之我是水浒九纹龙 » 第十六章 水路

第十六章 水路

    九纹龙入得张教头家门,一句话便惊的他目瞪口呆。

    林冲吃了官司发配充军不过数日,怎会有书信捎来。

    之前林冲还一脸坚定之色,休书都已经写下想要与女儿和离,莫非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张教头思索片刻才反应过来,立刻说到:“道长里面请,此处不是讲话之所。”

    史进没时间客套,便随他进入客厅之中。

    落座之后,从怀中取出林冲写下的书信递给张教头。

    张教头接过一看便是女婿的笔迹,于是差丫鬟锦儿将书信送到女儿那里。

    “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张教头问到。

    “不瞒教头,我可不是什么道士,我名叫史进,是大相国寺智深长老的至交好友,教头大可放心。”史进说到。

    “史壮士,我那女婿现在还好么?”张教头又问到。

    “哎,说来话长……。”

    史进便把董超、薛霸如何准备在野猪林暗害林冲,以及他和鲁智深如何救人,三人又如何商议的种种事情大略说了一遍。

    “唉,这世道真是好人难活。”张教头感慨到。

    史进未等说话,便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声。

    原来张贞娘见到信件之后,便打算到前面问一问林冲的近况,把两人的话听个正着。

    她本就担心丈夫的安危,眼睛一红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哭声止也止不住。

    “教头,外面张三、李四在和盯着你家的帮闲打斗,时间紧迫我就不多留了以免被人看见。林教头的意思都在信中,你们自己商议一番。若是愿意出走避祸便在门外挂盏灯笼,办法由我来想。若是不愿便当史进从未来过。”史进说罢起身准备离开。

    张教头没法挽留,只得将他送出门外,探头一望果然见街角围满了人似是在看热闹。

    史进快走几步离开张家门前,转了一个街口从另一个方向赶往打架的地点。

    等他挤到人群前面,发现张三、李四正对着地上躺倒的两人边打边骂,内容无非就是那年那月两个坏水在赌场坑了他们云云。

    倒是和汴梁城中泼皮打架的理由一般无二,想来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李四机警,看到史进后便知道事情已经办完,于是偷偷拉了一下张三。

    嘴里骂骂咧咧又踢了那两人几脚后,一脸大仇得报得意洋洋的样子离去,只是两人脸上的鼻血怎么都看不出潇洒劲儿。

    正主都走了,周围百姓一哄而散,史进也随着人流去向别处,绕了几个街口才往张三家中赶去。

    两个被锤的倒霉蛋,好半天才起来。揉着被打肿的眼睛嘴里不干不净,想着哪天找张三、李四报仇。不过倒没敢离开,毕竟高衙内的事情他们怎敢怠慢。

    再说张贞娘,打开信件相公林冲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回想起两人昔日的种种美满,眼泪再次流下。

    忍着看完信件,她久久不语,随后递给张教头。

    张教头看过之后这才知道林冲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在信中表示,他其实还是希望能与张氏百年好合的。但现在深陷此种境地,他也不敢保证以后前途如何。

    如果张贞娘愿意等他的话,可以听他的好朋友史进的安排,若是不想等的话可以改嫁,他也就息了心思云云。

    “贞娘,你怎么想就怎么做吧。为父这一把年纪求的只是子女平安罢了。”张教头说到。

    张贞娘此时却擦干眼泪,一脸坚定之相说到:“爹爹,女儿自嫁入林家与丈夫琴瑟和鸣,又怎会愿意改嫁,早已认定这辈子生林家人死是林家鬼。若是那高衙内再来相逼,我宁可买三尺白绫先丈夫而去。”

    “唉,这都是命啊。女儿既然愿意等那林冲,为父便舍了这教头又有何妨。其实为父也看清那高衙内的心思,再留在汴梁怕是祸事要上门了。”张教头说到。

    张贞娘和父亲又商议片刻,便做出决定离开汴梁这是非之地。

    放下他们不表,再说史进。

    回去后对张三、李四两人大加夸赞,更是买下好酒好肉款待他们两个。

    一通吃喝之后,史进头疼问题又来了,若张教头家愿意离开如何带他们出城。

    在屋中憋不出主意,他便打算四处走走看看,找一下有没有什么漏洞可钻。

    换了常服,史进来到街上随着人流到处乱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走着走着却来到了汴河河堤。

    史进没想到那里竟会如此热闹,推车贩卖东西的小贩、约会游玩的少男少女、对着河景吟诗作对的文人,甚至还有一群人在围观两伙蹴鞠队比赛。

    这货也凑上去看了一会,还在一边的赌局下了几十文的赌注。

    可惜史金的记忆里懂的是现代时空的足球,和蹴鞠根本就两种运动,他那几十文算是打水漂了。

    当然这货也不在意,热闹过后便四处乱逛。

    不经意间走到一处码头,但见运货者有之,乘船者也有之。

    史进心中忽然一动,对啊,陆路不好过城门,大可以走水路啊。

    汴梁城每日往来那么多船只,总不能各个检查吧。

    于是,他便在周围人群中打听起汴梁城水运的种种潜规则。

    水上自然也有人查验,但比起陆路关注的更多是运载的货物,对船上的乘客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详细验看。

    史进大喜,觉得找到了带林冲家眷离开的办法。

    回去一说张三、李四立刻自告奋勇去查探那家船行靠谱,没两日还真被他们打探到一家名为杨记的船行。

    据说是那大太监杨戬的一处买卖,专门接些贩运私货的生意,租船也有一套业务,而且只要钱给够他们才不管你载的什么保你平安出城。

    当然了这家船行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字,贵。

    史进倒不觉得是缺点,人家都保你免于检查多出点钱怎么了。

    不过,在确定租船之前还要看看张家是什么态度。

    史进装作不经意从张家门前路过,发现门口处挑着一个大红灯笼,顿时明白他们所想。

    当天夜里,待到亥时他换上夜行衣。悄悄潜入张家,与张教头商议一番。

    随后,史进才到杨家船行打算包下一条大船,至于路线么他选择出东门入济水。

    来到船行后,喊来小伙计。

    史进说到:“你家掌柜的可在,我有桩生意要谈。”

    小伙计立刻说道:“客官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找掌柜的过来。”

    他先是引史进到客厅坐下,上了茶后才匆匆去柜台后面。

    不多时,一名身着锦服的矮胖中年人走了过来。

    “不知贵客想要谈什么样的生意。”掌柜的问道。

    那掌柜的并不是很热情,想来是后台太硬,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

    史进也不在乎,说到:“掌柜的,听闻贵店有大船出租,我有意租上一条出城。”

    “你要多大的船,运什么货?货不同价钱也不同。”掌柜的说到。

    “嗯,稍大一点最好,要船舱宽敞的。我不运货,想载人。”史进说到。

    “载人?”掌柜的有些疑惑,每天进出汴梁的船只太多了,想坐船自己找专门载客的即可,有什么必要包船。

    “载人,不过有点特殊情况。不然也不会找到这里。”史进说到。

    “不会是朝廷钦犯吧?”掌柜的冷笑到。

    “掌柜的开玩笑了,在下一介商贾怎敢触犯朝廷律法。是家姐染病想回到乡野静养,一不好路上颠簸,二不便见人。所以才找来这里。”史进说到。

    “到何处下船?”掌柜的问到。

    “出运河入济水的第一个码头。”史进说到。

    “好吧,一百贯不二价。”掌柜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史进心说你特喵的也太黑了,这才多远的距离啊,当下连连摇头。

    他那一番表演掌柜的看在眼里不屑一故,心说没钱就别来这里消遣。

    史进见他不理,装作想了一会,似乎下定决心一般咬牙答应。

    掌柜的收下三十两银子的定金,给他一块凭证,约定好三日后清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