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山术 » 续逍遥庄子

续逍遥庄子

    上回说到庄子对逍遥的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庄子。

    曾经有一个叫惠子的人去找庄子。他说到我也砍了一颗很大很大的树,但是里面全是破损与虫铸。找了很多人都没人愿意要此物,真是大而无用啊。

    庄子说;你要这么想就错了,那些好的木材早早的就被人砍去了,如果不是他长得这般无用,他怎么会长得这么大呢?这就是无用之用啊。你要是把他移植到荒野就能在风沙之上屹立不倒,也能对后世带来一片阴凉。

    道家是自在宽容,无为而治的。你仔细想想,如果一个国家欢声笑语和乐融融,就会招来外族的入侵。如果统治者过于残暴,就会被统治之下的子民推翻。仁爱和残暴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所以说人人都自在宽容,求同存异。自然天下太平,也就不需要这么统治者,只需要领导者而已。回归正题。

    一块破碎的木头在风沙之中屹立三年,就会化为风沙。但是他如果有了根,他就能在风沙之中,屹立百年亦可上存。

    天地之道,大巧不公。宇宙是有穷尽的吗?人们总认为宇宙有个尽头,在这没有尽头也不是人可以到达的。人不过一个世纪就会化为黄土,弥散在这天地之间回归自然。小草不管长得多旺盛,最后都要返还给土地,这又和你我有什么区别呢?整整长生的方法,不就是跳出土壤去寻找自己的规则吗。

    世人都喜欢与自己相同的人,不喜欢与自己不同的人。这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不想莫莫无为,蹉跎一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想要真正的天下太平,就要满足每个人的喜好,这怎么可能?想要天下太平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满足大多数人,所以仁义还是残暴,本身就带有个人色彩,这些东西都是人制定的,而不是自己制定的。

    君主眼里的仁义并不是百姓眼里的仁义,对狼的仁慈就是对羊的残忍。有了奢求,有了梦想就会被外物牵累。被外物牵累也就不会想跳出土壤去寻找自己的规则。

    老子说过,真正的修道者只会使用外物,而不会被外物所奴役。可惜世上没有什么修道者,也不会有不为外物所奴役的,真正逍遥的人。出行还得有车,睡觉还得有床,如果连这些都失去了,那么怎么称得上逍遥呢?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外物所奴役,而又被世俗所异化。在红尘中堕落,在俗世中沉沦。

    几番起伏仍然不会有安息之时,只要活着就会,去干一些自己不想去干的事情。迫不得已生活所迫,世人的悲欢也尽是如此。

    庄子认为人仁义礼智信就是思想家对百姓的谎言,说白了不就是图取富贵吗?他认为儒生这种承诺,这种为了名洁放弃生死的行为就是不明智的。苟富贵,勿相忘。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

    庄子认为的修行就是。超脱世上的规则去寻找一个真正的自己,也许这就是他所谓的逍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