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追忆我的刑警生涯 » 第五章 第一个案子

第五章 第一个案子

    我报道之后的一段时间,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没有发生命案,大家这才有机会在办公室闲聊几句。当然,也不是每起案子都能顺利告破,全市每年几十起命案,剩个一起两起也是正常的。

    虽然我没具体工作可干,但是王岳和李洪波却一直没有闲着。尤其是王岳,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实际上是在画路线图。据说就是在我报道的那天上午,乌东县刑警大队过来汇报了他们三个月前发生的一起未破命案的最新进展。

    你可能会问,不是说案件不破你们就不撤回来吗?事情并不是那么绝对,如果所有能想到的工作已经全部干完了,案件依旧没有什么眉目,那么一大队的同志再继续盯靠在县区也是纯粹的浪费时间,没有意义。这样的案件能否侦破就只能靠机缘了。

    这次乌东县的同志是带着一个新情况来支队汇报的。据说这起案件是一伙在高速公路上搞扒车盗窃的,就是几个艺高人胆大的家伙在高速公路上藏身小货车车斗,当小货车匀速超过载货的大货车时,这伙儿强人就借机爬上大货车,将大货车上的货物解开扔到小货车的车斗中。因为晚上作案的时候,后车车灯照到前车后视镜中,照的大货车里的司机睁不开眼镜,看不清后面的情况,或者大货车司机根本就想象不到会有人采取这么危险的举动去盗窃,又或者有的大货车司机看到了也不敢下车阻止。在乌东县境内发生的这起命案,就是大货车的司机从后视镜中发现了情况,靠边停车后与还在车顶的窃贼发生肢体冲突,被这伙人群殴致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3个月,在车流川息的高速公路上,侦查员并没有找到目击证人,现场打斗的痕迹也因为高速路上车来车往所剩无几,所以破案的难度陡增。这次乌东县的同志来,是因为最近在临近他们的克泉县境内也发生了一起相同的案件,司机在高速路上行车的时候,从后视镜中发现了扒车盗窃的两个人,司机仗着驾驶室里还有一个替班的司机,自己又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靠边停车准备跟同伴一起上演一场擒贼的好戏。谁知道车停下之后,上面跳下来的两个男子居然手里拿着铁棍之类的武器,而且后面还紧跟着停下了一辆接应同伴的小货车,也跳下来了几个精壮小伙。司机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跟同伴爬到了车上,开车一边报警一边驶离了去。虽说只是路过江滨的外地司机,但是因为拨打110报警电话的时候,通讯公司会自动默认为是向手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所以警情就被江滨市公安局受理了。这个情况的出现,使得公安机关能够从报警司机口中获得关于窃贼的一些比较详细的描述,而且对于这伙儿窃贼的活动范围也有了更多可供分析的信息。

    王岳大队长和李洪波这段时间就一直在研究推进这个案子。因为我刚刚报道,王岳可能并没有耐心和信心让我这个新手参与进他的案子里来,所以一直都是跟李洪波在小范围的开展工作。我在旁边听着俩人有时候在讨论可能的排查范围,有时候又会跑出去沿途寻找监控探头,想办法碰撞出可疑的车辆。李帅则在我报道后的没两天就去省公安厅参加了一个视频侦查的培训班,好长时间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里。

    所以,真正闲着的就我一个人,除了早上打扫打扫卫生,打打水,做一些日常的工作外,就是闲在办公室。我有时候甚至在想,我是不是不大受欢迎啊?怎么感觉这些人在有意无意的疏远我呢?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刚来,哪里会那么快就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呢?让他们接纳我认可我总是需要时间的,哪会这么快,慢慢来吧!

    转机其实来的也挺快,正当我以为自己是个边缘人的时候,案子突然间就来了。

    这天上午刚上班没多久,王岳、李洪波和我三人正好都在办公室,他俩在讨论扒车盗窃的案子,我则在公安内网上浏览市公安局的主页,看一下局里各部门的动态。没事不会去我们办公室的大队长张志成突然推门进来了,“王岳,洪波和李军俩人哪个能跟我去一趟成高县?有个案子像是投毒杀人,人在医院已经不行了,我和付支队要赶过去,你这边留下一个跟你继续研究乌东的案子,剩下那个跟我走,再叫上毒化的王亚梅一起”。

    让王岳选人,他当然是选能给他提供助力的李洪波,所以我就成了去成高的人选。

    “让李军去吧,洪波这边的案情熟悉,我俩能商量商量。”王岳说到。

    张大队看了我一眼,“也好,有案子才能尽快的锻炼出来,这对李军尽快进入状态找到感觉也有好处。那李军就赶紧收拾一下,我和付支队在楼下车上等你。”

    一听这就有机会见识命案了,激动地我了不得。前两天刚报道的时候,李洪波见我穿的正式就曾经提醒过我,让我平时不用穿警服上班,最好是连带有警察标志扣子的裤子都不要穿,免得在抓捕等需要隐藏行踪的时候暴露身份,打草惊蛇。另外,李洪波还送给了我一个他闲置不用的挎包,就是那种空间不大,四四方方,纺布的材质,有一条长长的肩带能够挎在肩上。对此我是挺感激李洪波的,毕竟自己初来乍到啥都不懂,有他这一提醒,我就对将要开始的工作有了一些基本的准备。

    张大队安排完后就扭头走了。我赶紧抓起背包,往里面塞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两支笔,转身也追了出去,出门之后才发现张大队已经没影了。我就又折回办公室问王岳,“王大队,我下楼找哪个车?”

    “一辆黑色的B5,那就是付支队的公车”,李洪波接过话去。

    “好来”,说完我又转身飞也似地跑出去了。可等跑到楼下停车区看到停着的一排车之后,我又懵了!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己刚毕业,哪懂车啊!心说:啥叫B5啊??咋就这么好面子,就知道不懂装懂,这下可好,哪个车才是啊??

    没办法,自己刚来,可不敢随便就挨个车门拉开瞧瞧,要是冒冒失失拉开了那位领导的座驾,以后那还能有我的好果子吃?没办法,只能呼哧呼哧的又跑回了一大队办公室。王岳、李洪波见我回来都挺纳闷,我则红着个脸挤出了一句话,“洪波哥,哪个车叫B5啊?”

    “嗨,老款的黑色帕萨特,车牌号是5266D,你赶紧去吧,估计这会儿他们都该在车上等你了”,李洪波忍住笑说到。

    我应着声,赶紧又往楼下院子跑去。这次刚到一楼大厅就看到了一辆黑色轿车从停车位上开了出来,来到了楼前等我了。司机见我跑出来,赶紧把前后车窗都落了下来,付支队坐在了副驾驶位置,张大队坐在了驾驶位后面,副驾驶后面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马尾辫女同志。见我走近,马尾辫往里挪了挪身子,笑着冲我说道:“坐这边的小李,咱跟张大队在后排挤一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