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南湖随笔 » 临近年关话酒事

临近年关话酒事

    年终了,春节近了,各个商家们的礼品卖得也就渐渐地火起来了。其中最为火爆的礼品莫说酒了,几乎每个商店超市的门口都堆了成垛的酒,看起来酒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文化食粮还是蛮有生命力的。记得前些年到过茅台镇,茅台酒厂的一副巨型宣传标语煞是记忆犹新:做足酒文化,扩大酒天地。一个足字,足可以道出这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俗话说得好,无酒不成席,由此可见酒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酒席,单说这个词,酒也是摆在前面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酒文化便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么?那倒也不见得,明显的是顾左右而言它么!虽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离了酒却是没半点醉意的,那其他的所有事都没了,所以酒还是蛮重要的,酒席离开了酒是万万不能的。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也是酒桌上劝人喝酒最好的劝酒词了吧!但酒毕竟只是助兴之物,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学名乙醇,喝多了是会麻木神经,人是会变“傻”的。平常也不断地听到朋友们讲些有关喝酒喝醉之后闹出的逸闻趣事,大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侃大山的谈资了。其中一个同事讲道酒量大的故事也颇耐人寻味的,他有一门亲戚,是村里支书,春节聚会来的大都是要好的朋友,因为十几个人坐了一大桌子,吃菜都碰胳膊,索性刚开席就端起酒先碰一杯,想吓走几个也好松散些。他们喝酒用的是一次性的纸杯,一杯也有二两多吧,一杯下去,酒量不行的就站起来走掉了几个。看着还是有点挤,他的亲戚就又端起了第二杯说,来,咱们再碰一杯吧!这第二杯就又吓走了几个。但是还有七八个人,他亲戚还是嫌人多,就又碰了第三杯。好家伙,三杯酒一碰,酒摊上也就剩下他们五六个了,一桌也显得松散了好多,这才正式开摊喝了。朋友讲得眉飞色舞的,言外之意也无非是说他的酒量大,这能坐下来坚持喝的,估计没有一斤多的量是不成的。我说俺是不行,酒量充其量二两都晕了,平常的酒摊都难以应付,要是这摊儿最多就是看一看,扭头也就走了。仔细想来,倘若是酒逢知己,或者有正事要办,那硬着头皮喝的时候也是有的,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么,就是喝个酩酊大醉也是在所不辞,毕竟是难得的机会,难得的朋友,难得的事情么。

    但美酒虽好,还是要有节制的,如若不然,喝出事情来就得不偿失了。原来有某个建筑公司有个司机小黑,据说就是喝了大半夜的酒,然后去找他女朋友,在铁道旁边被碰死了,据说还是女方报的案,最后双方还都闹的挺僵的。像这样因为喝酒出事丢掉了身家性命的也不在少数。二十多年前吧,有个翔哥,好像在某政府部门供职,随后提了个副乡长。年终乡里同事一起聚餐,多喝了几杯,司机把他送到了家门口就走了。谁知道他那段儿整个媳妇闹别扭也就没回家,踱步到河边,坐在小火车道轨上,他想歇会儿再回家去。不想酒后竟然睡着了,有趟半夜的小火车路过把他给撞飞了。据说第二天民警出的现场,身子在桥头的这边,胳膊腿儿有的都拉到了桥的那边去了,现场很是惨烈,那段时间整个小县城都是传的这事儿。翔哥就这样不光彩地走了,留下一个一岁多的女儿,他媳妇好像也没再嫁,以弄个裁缝铺给人缝补衣服为生。周围朋友也都可怜她们母女,家里缝补的活儿也都拿去让她做,到现在裁个裤脚修个拉链啥的我还去找她。不过她也苍老了许多,偶然也听起她谈论过她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嫂子这样对他,翔哥如果地下有知,估计也可以瞑目了。

    说起酒事,牵扯到如此伤感的陈年旧事。有点跑题了。喝酒虽然是件美事,但还是要适可而止方好。套用以前很为流行的广告语就是,你好才是真正地好!年关临近,难免又会是一场吃喝大战,纵然是美酒佳酿,玉液琼浆,亲朋相聚也要吃喝有度,莫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