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神秘消失的丈夫 » 第四章 黑衣老人(4)

第四章 黑衣老人(4)

    寒冬腊月,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呼地刮着,天冷的能把地冻出一条条裂口。

    宁人花园小区外,西北角原本有一个工棚,施工单位撤出时工棚本来是拆除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完全拆除干净,主体材料都拆走了,还留下一个小拐角的矮墙。不知道是爱动物人士,还是流浪者找了遮阳的塑料板和两块都缺了一个角的石棉瓦搭在了上面,就变成了一个破棚子。楚婆婆就住那个破棚子里。

    车身上喷着“市救助站”字样的面包车在路边停下来,下来两女三男五个人,为首的一个女人大概四五十的样子。

    他们一行人踩着被冻的僵硬的土地上的杂草,走到楚婆婆住的破棚子前,看到一个穿着某家政公司工服的中年女人——张玉芬,正在给楚婆婆清理棚子里的脏东西,旁边放着一个黑塑料袋子,塑料袋子里装着一条有点破旧的碎花棉被。一身破旧的黑色衣服的楚婆婆坐在靠里面的角落里,目光呆滞地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救助站来的中年女人对着张玉芬说:“您好,我们是市救助站的,我姓金,是救助站的主任,请问,怎么称呼您。”

    张玉芬说:“啊,啊,我叫张玉芬,是某家政公司的钟点工。”

    金主任说:“这个老婆婆是您什么人?”

    张玉芬说:“我不认识她,只是看她可怜,天太冷了来给她送件棉袄和一个被子。”

    金主任说:“那您知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家人,您能联系上她的家人吗?”

    张玉芬说:“我真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家还有啥人。”

    金主任说:“那您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吗?来到这里都和什么人接触过吗?”

    张玉芬说:“具体什么时候来的我也说不清楚,好像是半年前吧,原来从来没见过她。注意她是因为她每天总在宁人花园小区转悠,有业主投诉,说吓到孩子了,小区的保安就把她送到这里了。平时也没见有什么人和她接触。”

    金主任说:“她有和您说过什么吗?例如,她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什么人?”

    张玉芬说:“没有,她几乎不说话,问她什么也不回答,开始我以为她是聋哑人。后来,偶尔听到她自言自语念叨‘小伟,刚子’才知道,她不是哑巴”。

    金主任说:“听着应该是两个名字,她经常念叨这两个名字吗?”

    张玉芬说:“也不算经常吧,我只听到过几次。”

    金主任说:“那您知道她说的‘小伟,刚子’是什么人吗?”

    张玉芬说:“我猜着,可能是她的儿子或者是孙子的小名吧。”

    金主任说:“我们也是这么猜的,但是,一直得不到证实。”

    张玉芬听了,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金主任,您认识这个老婆婆?”

    金主任说:“她姓楚,是救助站里的救助人员,大概半年前不知道怎么回事,从救助站里走失了,我们找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没想到她能跑到这么远的郊区。这不,我们费了很大劲,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今天才找到这里。”

    张玉芬说:“政府真是太好了,让她去救助站吧。天太冷了,你们快点把她带走吧,呆在这个破棚子里,没准会被冻死的。”

    金主任说:“我们找到她了,就会把她接回救助站妥善安置。”

    张玉芬说:“我替老婆婆感谢金主任,感谢救助站,感谢政府。”

    金主任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妥善安置她的。我们的政府绝对不会放任一个人冻死、饿死。”

    张玉芬说:“嗯,嗯,我相信救助站,相信政府,相信共产党。”

    站在金主任身后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上前一步对金主任说:“主任,找到了楚婆婆,咱们现在就带上她回救助站吗?”

    金主任说:“当然,现在马上带回去。”说完,对张玉芬说,“还得麻烦您帮忙,将楚婆婆扶上车。”

    张玉芬说:“不麻烦,不麻烦。”

    金主任又指挥身后年轻的女人说:“小秦,你帮忙扶一下。”然后,转身对另外一个中年男人说,“老刘,拍两张。”

    穿呢子大衣的中年男人马上说:“好嘞。”

    张玉芬弯腰进入破棚子,扶着楚婆婆走出来,等在外面的叫小秦的年轻女人连忙走过去,搀扶住楚婆婆的另一条胳膊。

    只听到相机咔嚓、咔嚓两声,老刘非常及时地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沙舟子接过张玉芬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问:“接下来呢?”

    张玉芬说:“金主任他们就把楚婆婆接走了。”

    沙舟子说:“那为什么现在楚婆婆又回来了?”

    张玉芬和张晓桐一同说:“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又从救助站跑出来的吧。”

    张玉芬和张晓桐对视一眼,张晓桐就低下头,不说话了。

    张玉芬说:“沙老师,您在哪里看到的她?哦,我是说,您在哪里看到的楚婆婆。”

    沙舟子说:“就刚刚在小区里。”

    张晓桐说:“不应该呀,我们是不会让她进小区的,原来被业主投诉过。”

    沙舟子说:“她这次是什么时候回到这里的,你们知道吗?”

    张晓桐说:“好久了,大概过了年没多久就来了吧。”

    张玉芬说:“没有那么久,就这两三个月才又看到她的。”

    沙舟子说:“她还是住在那个破棚子里吗,她跑出来这么久了,救助站的人没有再来找她吗?”

    张玉芬说:“没有住在那里了,那个破棚子已经没有了。”

    沙舟子“哦”了一声,问:“那她现在在哪里住?”

    张玉芬说:“没有具体的地方,有时候会在9号楼那个拐弯的墙角边,有时候会在地下超市门口的走道里,有时候会在卫生室门前的走道那里。”顿了顿叹口气才又接着说,“哎,反正在哪里都呆不长,总会被人往外撵。哎,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家人,家人如果看到她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心疼!”说完又“哎”了一声叹口气。

    张玉芬短短的几句话,叹了好几声气。很显然,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靠做钟点工为生的善良的女人,对楚婆婆的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无所养很是同情。

    沙舟子了解张玉芬。张玉芬是个心善的人,就是命不太好,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张玉芬丈夫去世时孩子才幼儿园,这么多年她也没有再婚,而是一个人靠做钟点工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张玉芬的儿子也比较争气,考上了大学。张玉芬的儿子张晓航,现在正读大三,明年就可以进入实习,能赚钱了。张玉芬不止一次和沙舟子提起过这事,每次提起来自己的儿子马上就可以上班挣钱,张玉芬都满脸掩饰不住的自豪,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里总会发出奇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