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东汉,与阿瞒偕行 » 第三十章 北邙山之旅

第三十章 北邙山之旅

    到了北邙山,二人望去,好一片山川!正是,八百里秦岭余脉,帝王独葬北邙!

    黄路找到一田间老农,问清了上清宫的具体方位,便和阿瞒一边浏览着北邙风光,一边往上清宫去。

    不多时,二人就到了上清宫,进了殿内,一个小道童迎了上来,二人向其说明了来意。

    “第三件屋就是玄德住的屋子。”黄路一边数着,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

    “到了!”他上前敲了敲门,高声说道:“玄德!是我!”

    “来了!来了!”屋内传来了玄德的声音。

    很快,玄德开了门将二人迎了进去。

    “不知我思兄今日前来,玄德有失远迎,还请我思兄见谅!”

    “玄德休要多礼,这位是曹操,字孟德,曹孟德。”黄路指着身后的阿瞒介绍道。

    “孟德兄。”刘备朝阿瞒行了一礼。

    “唉,玄德休要多礼!我听小戎说,你是幽州涿郡人?”

    “正是,请坐,请坐,还请二位莫嫌地方简陋,玄德怠慢了二位才是。”刘备从墙角拿出了两个蒲团,放在地上,对二人说道。

    二人坐了下来,顿时蒲团扬起一小阵灰尘,黄路用袖子将尘土散开。

    “玄德真是清苦!”黄路看着这间破破烂烂,地面亦无铺盖之物的土房子说道。

    “啊,让我思兄见笑了,道长同意让我在此居住我已是感激不尽,又岂敢奢求别的什么呢?”刘备找来两个看上去脏兮兮的水杯,从水缸里舀了两杯水,放在二人面前。

    “请。”

    黄路见阿瞒皱着眉,连忙抢先开口道:“孟德兄一向很向往幽州,原本我等打算去的,却不料被事情耽误了。”

    “得知玄德是幽州人士后,我就向孟德提起了你,玄德不如向我二人讲讲幽州的风土人情如何?”

    刘备一听二人要听他讲他的家乡顿时就来了劲,开声情并茂的讲述。

    这些内容,黄路在何进席上都听到过,如今再听一遍,难免觉得无趣,又见阿瞒两眼放光,仔细的听着,刘备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着。

    阿瞒时不时的提问,刘备也认真回答,很快二人就聊得火热。

    黄路见好像不干自己的事了,而自己也插不上嘴,光坐着听二人讲着实没意思,便借口要如厕,离开了刘备房间。

    黄路在道观里胡乱的转着,这道观却会挑位置,建在了山峰的峰顶,向外望去,整座洛阳城尽收眼底。

    这座上清宫规模也算庞大,占据了整个山巅,只是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

    黄路一路逛去也没见着几个道士,许多大殿也是空荡荡的,庭院杂草重生,看来是许久没人居住了。

    黄路经过一间大殿,忽见得大殿侧门好像直通山崖最高处,顿时寻思正好找最高处好窥一窥这上清宫全貌,便走了进去,果然,那大殿直通山崖顶。

    黄路走向山崖顶,绕过一块巨石,望见有一道人正坐在山崖顶煮茶,品茶。

    “道长好雅兴!”黄路走过去说道。

    那道人见黄路走来,朝他笑了笑,拿出个空茶杯,倒了杯茶,示意黄路一同坐着品茶闲谈。

    黄路走过去,坐下。

    “不知道长如此称呼?”黄路问道。

    “道长却不敢当,小道史子眇,道行微末,不敢称长。”那道士谦虚的说道。

    “此地真是好风景!”黄路喝着茶,赞叹道。

    “不错!此处原是祖师张道陵修行之处,原先香火鼎盛,如今虽是没落了,但却是多了一份清净。”史道人点头同意道。

    “史道长如此熟悉此地,想必是上清宫的道长。”

    “在下正是着上清宫的主持。”史道人缓缓答道。

    “原来是仙长!之前倒是唐突了!”黄路连忙道歉,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却不知小友如何称呼?”

    “免贵姓黄。”黄路答道。

    “原来是黄小友。”

    接着二人谈天说地无所不言,正说着,黄路撇见上山的山路似乎有人影,又想起阿瞒好像叫过“天下第一楼”的伙计送吃食,便下意识的认为是“天下第一楼”的伙计,就不再去理会。

    “黄小友,有香客来了,今日就谈到这吧,在下失陪了。”史道人忽然说道。

    黄路却感疑惑,问道:“仙长为何知道有香客来此?”

    那史道人往山路上指去,说道:两位女子和两位男子,那女子还怀抱着婴儿,不是香客又是什么?”

    黄路朝史道人所指方向望去,只隐隐约约的看到四个人影,是男是女都难以分清,更不必说女子怀中的婴儿了。

    “仙长好眼力!”

    史道人谦虚的摆了摆手,“无非是时常登高远眺罢了。”

    说着史道人便收起茶具,准备回到正殿内去大门前迎接香客。

    黄路帮着史道人收拾茶具,却又想去跟着凑凑热闹。那史道人也是爽快人,直接就答应了下来,二人一起往观门走去,迎接香客去了。

    那史道人时间却是把握得极准,待他和黄路刚到观门,就见到“香客”正好上来。

    “贫道有礼了!”只见史道人一揖手。

    那四人慌忙回礼。

    史道人一边将四人请入观内,一边询问道:“不知诸位来此,有何贵干?”

    “还请道长救救我儿吧!”那怀抱着婴儿的夫人突然跪下说道。

    这倒黄路和史道人都吓了一跳,怎么说着说着就跪下了?

    黄路仔细的打量着几人,怀抱婴儿的夫人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十分年轻,略施粉黛的脸洁白无暇,正如诗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嘴唇有点薄”黄路正背着,忽然听到“此乃我何家子,如今不过满月,想烦请道长照看。”

    嗯?什么?何家?莫不是何进那大老粗的妾室,在外偷了人,诞下的孽种?要不然好好的跑到这荒山野岭的没几个人的破道观来求这个牛鼻子老道干啥?

    我要不要去提醒下何进?毕竟他看起来真的很老实!但是怎么提醒呢?总不能一上来就说你的小妾在外头偷人了吧?

    黄路正苦恼着,见那美妇又掏出几块金灿灿的黄金给了史道人,只见那史道人开心的嘴都要咧到天上去了。

    接着,史道人抱过婴儿,夸赞了番,朝黄路示意了下,黄路不情不愿的从史道人手中接过还裹在襁褓中的婴儿。

    那美妇又和史道人商量了些事宜,再三谢过后,便下了山。

    “此子面相极佳,极有福气,想必是大富贵人家出身。”史道人一边领着抱着婴儿的黄路进他的居所,一边背着手摇头晃脑的说。

    废话,何家可不是大富贵么?还给了你那么多金子,不用你说我也知道。黄路心想。

    “只是吾观此子命格却是不长寿,命中却有一大杀局,若能入我道门倒能避此灾祸!”史道人捏了捏婴儿的脸,感叹道。

    哟呵!看上人家何家的富贵了?你这牛鼻子老道真不老实!还想拐人进你这破道观,我看你是缺人了,临时起意!黄路在心中暗自吐槽道。

    “不知仙长观我面相如何?”黄路有心揶揄下史道人,故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