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东汉,与阿瞒偕行 » 第二十七章 黄路探京师

第二十七章 黄路探京师

    “还请大人教我!”

    杨二又给黄路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

    “那就去王御史,王允府上,卖给他。”

    黄路进了京后,每日袁绍回府,他就会趁机向其打听些京师内的事情,以便为将来做准备,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

    比如说何进,何屠户,刚问起时袁绍还以为黄路要做那求田问舍之事,与阿瞒,张邈一起好好的嘲笑了他一番。

    他也只能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眼光中,以好奇的借口搪塞了过去。

    不过好在他还是打听到了何进的信息,得知了半个京城的肉铺都是何进家开的。

    各府买肉订肉倒都要和何进打交道,而且何屠户还有一大爱好就是附庸风雅。

    何进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却喜欢往士人圈子里挤,想转型,更是时常资助些囊中羞涩的学子,因此,在京城也颇有些名气。

    那些看不起何进这个暴发户的士人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洛阳屠猪何读书”,因此袁绍也听说过这人。

    这也是当袁绍听到黄路问起,会心疑他想去求田问舍的原因。

    后来,黄路又问了袁绍几个人名,袁绍方才打消疑虑,认为黄路真的是好奇,没见过世面罢了。

    这其中就有王允,当黄路问起王允时,袁绍是大加赞赏。

    当场就跟黄路讲了王允杀赵津之事,阿瞒在一旁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也让黄路知道了,此时王允并未任职司徒,而是御史。

    黄路将杨婵推给了王允,不管杨婵是否真的是貂蝉,都未改变既定的轨道。

    为了保险,怕杨婵去早了,王允不收。

    黄路告诉杨二去王允那时,还特地的加上了一句“就说是袁绍袁公子,不忍你二人受苦,让你二人来的。”

    袁绍在士人圈子内名声与名望如此之高,又与王允交好,王允想必不会拒绝吧?

    杨二的千恩万谢的离开。

    黄路看着醉的一塌糊涂的阿瞒和张邈,叹了口气。

    “把他们也安排去歇息吧!”吩咐舞女们将二人抬下去歇息了。

    “这京师却没好好的走过看过。”

    “原本想叫阿瞒陪我一起逛逛这洛阳,没想到却被袁绍拉去喝了个烂醉如泥。”

    “如今,只好我自个逛逛这京师了!”

    黄路心想。

    离开了酒楼,黄路漫无目的的走在洛阳的大街上。

    看着车水马龙,繁华无比的洛阳。

    又想到成安那些冻毙,饿死的百姓。

    他们真的都是东汉的百姓吗?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迎面走来了一队想来是富家子弟,擎鹰牵狗,鲜衣怒马,真谈笑着些什么。

    黄路又扭头看看蜷缩在街边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

    他们都是人,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黄路不禁有些迷茫。

    不知不觉中,却走到了一处大宅院门前。

    “兄弟,你也是来拜见何兄的吧!”

    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打断了黄路的沉思。

    “?”黄路一脸迷茫的看着眼前这个打断他思考的青年。

    “年纪看起来比我小。”黄路想道。

    “哟,刘大耳,又去套关系啦?”

    “你说什么!”那个被叫刘大耳的青年怒了,厉声呵道。

    “怎么?说你你还不认?不知是谁天天在卢博士门前侯着,想拍卢博士马屁!”

    “你再说!”刘大耳显然忍不住了,刷的拔出剑来。

    “你以为就你有剑?”那个嘲讽的青年显然不甘示弱,同样利刃出鞘。

    “停停停!”

    黄路正准备看一场好戏时,一个粗犷的嗓音传来。

    “哈哈哈哈哈哈,各位豪杰皆是为了拜访我,却为何要动起刀剑啊?”

    只见一个身形粗大,满脸横肉的大汉,从外头走来,大声嚷道。

    “何兄好!”

    “何兄好!”

    “何兄好!”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

    此时,黄路才发现,原来在这里的人似乎都是为了拜访那个叫“何兄”的人。

    莫非他就是何进,他想起了袁绍跟他讲的那些事。

    洛阳城好像只有他一个姓何的这样吧?

    “来来来,诸位别站着,快来。”“何兄”说着便让家奴打开府门。

    “我今日应本初之邀,同他饮酒去了!”

    “因而不曾在家,让各位久等,各位勿怪,各位勿怪。”

    “何兄”满面红光的说道,一边请各位访客进门。

    “应本初之邀”你应本初之邀和本初饮酒,那我那的又是谁?莫非洛阳还有个“本初”?

    黄路不由感到疑惑。

    “来来来,唉,兄弟,快进来,来了你何大哥家就都是兄弟,别不好意思!”

    黄路正想离开,回天下第一楼确认袁绍是否还在睡觉,还是醒了,不知去哪喝酒去了。

    却被一只大手抓住,拉进了门内。

    “唉!别不好意思,跟你何大哥客气啥呀?”

    “来来来,一起喝酒去!”

    何大哥说着,拉着不知所措的黄路,入了酒席。

    黄路见事已至此,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挑选了个靠后的地方入了座。

    却没想旁边正是那个“刘大耳”。

    “不知仁兄怎么称呼啊?”刘大耳自来熟的问道。

    “黄路,字我思,不知在下是?”

    “哦!原来是我思兄啊!久仰久仰!”

    黄路听到这话,暗自翻了个白眼。

    你久仰个屁啊!我刚从灾区到京就被袁绍抓去做苦力,关了一个半月,好不容易放出来,你就跟我说久仰?

    “在下,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人,不知兄长是何方人士?”

    黄路正在喝水,听到他这番话差点没把水喷出来。

    谁?刘玄德?刘备?这小子就是刘备!?

    黄路仔细打量了刘备一番,面若冠玉,嗯,帅,这面相天生给人亲近感,一眼看去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好人”。

    可惜,可惜,就是耳朵长了点。

    “不知玄德年龄几何呢?”黄路确是好奇,问道。

    “今年十二,我思兄?”

    “今年十六。”

    “那我倒要叫声玄德弟了,玄德不见怪吧!”

    黄路借此机会便想先占刘备个便宜再说,日后真的在阿瞒这边混不下去了,就去找玄德。

    “我思兄哪里的话!”

    “不知玄德弟来洛阳是?”

    “在下是来洛阳找卢博士求学的。”

    刘备陈恳的回答道。

    “那何兄是?”

    “我思兄却是不知道?何兄名进,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