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港娱1982:姐夫助我当导演 » 第23章 如接橄榄枝

第23章 如接橄榄枝

    郝逸夫的郝氏电影公司,现在实际掌权者是房逸华。

    随着郝逸夫爵士商业帝国版图的扩大,以及他社会地位的提高,他早已无心恋战电影行业,而是将精力更多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但是,房太刚继任不久便搞起宫斗,逼走了电影公司的两大元老,贺冠昌和周文怀,何生擅长经营和管理,邹生则是香江最优秀的制片人之一。

    两人离开时想拉好友葫金铨一起,后者碍于情义没有离开,但是帮他们为新公司取了名字,便是日后的嘉和。

    原本黎小龙返港的第一选择是郝氏,无奈郝氏落后的制片制度,没有给他足够的尊重,要求又多钱给的又少。

    一个字就是扣门,然后小龙哥被嘉和截胡,成就了嘉和公司70年代的第一段辉煌岁月。

    小龙哥带来了好莱坞先进的制片机制,即超级巨星可以成立独立的电影工作室,解决了大公司尾大不掉的问题,也给了创作人足够的自由。

    后来“嘉和双雄”,陈龙和洪锦宝也受益于此。

    为郝氏电影公司打下半壁江山的黎翰祥,也没能顺利在公司安享晚年,他拍一部电影拿郝氏导演的顶薪25万,而那时候陈龙一部电影的片酬,已经可以拿到百万。

    钱少尚且能忍,但是拍了一辈子风月片的黎导演,始终按捺不住内心的一团火,他想拍有家国情怀的艺术片。

    但是,郝氏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电影就是生意,每一部都得赚钱”,就是不给他拍。

    黎导演出走郝氏,在奥门何家的资助下,他进入故宫拍了两部电影,入画的都是文物,在咸丰皇帝去世的床上拍他“去世的戏”。

    其中一场戏,黎导演一声令下把造价70万的“圆明园”实景模型烧了,估计郝家两口子看到了得捂着心口吐血。

    1983年,这两部电影在香江前后上映,加在一起豪取票房2700多万,狠狠打了某人的脸。

    这两部电影是《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

    “花小钱拍大片”的精神指导下,精品难出。

    章彻江湖兄弟多所以用钱地方也多,便也能糊弄过去,公司要追求数量,他便最快一个月拍一部交货。

    直到他拍的电影卖相实在难看,观众彻底不买账时,郝氏自然将他打入冷宫。

    演员中反抗郝氏,最典型的是狠人汪羽。

    因不满合约问题,羽大哥夜闯郝氏放合约的办公室,连同自己的一起,他一把火烧了几百份合约。

    后来,还是嘉和两位大佬出面讲和,郝逸夫也给了旧部面子,没有再追究。

    老板小气,他的小老婆更小气,加上大公司的臭毛病又多,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电影观众想要看精品的需求。

    面对这样的郝氏,赵慕云心中便有了计算。

    可郝逸夫爵士抛出了橄榄枝,后生仔出于礼貌也得试着接一下。

    那就如接吧。

    “感谢郝生看得起晚辈,我受宠若惊。”

    “你先签约公司,以后每个月都有薪水拿。

    每拍一部电影,都有一笔单独的导演费可以拿,放心,公司不会亏待你!”郝逸夫自以为这一套可以吃下一个年轻人。

    “那么,每部电影的预算,以及具体我的导演费是多少,可以讲一下嘛?”

    “这个,你就要跟逸华总经理具体谈了,毕竟我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她现在主事。”

    好嘛说到底,老爷子出面不过是为了给他的小老婆站台,这事不用想,基本黄了。

    可郝逸夫爵士面子太大,赵慕云只能先忍一下。。

    房太旧事重提,“赵导演,你签下的王族贤,我依然愿意出天价买断她的合约。

    你还是可以一起打包过来,你们一起签约费我再加10万,这样够有诚意了吧?”

    这一次终于,赵慕云不是添头了,身价见涨。

    “房太,感谢你看得起我和小贤,但是现在讨论这个,我觉得为时尚早,《目中无人》的票房,都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万一亏了公司钱,多不好意思呀?”

    赵慕云是故意的。

    “票房的事情...公司也不是没考虑过,毕竟之前跟你签了一份‘特别’的合约。

    公司当时冒险跟你赌,把你的导演、编剧和主演三份人工一起算钱,算是‘合伙’,给你最终算分红。

    现在,为了让你安心并有保障,公司愿意修改之前的合同,这部电影立即给你支付人工,然后我们再签新的合同,你意下如何?”房太的金丝眼镜在闪光。

    赵慕云这下子可算明白了:这“房一刀”在这等我呢!

    之前看不上我,觉得我的电影不一定能卖钱,现在电影前景可观了,有钱途了,就想跟我改合约?

    呸,你当我傻啊,之前签约,承诺给我15%的净利润分红,是因为房太觉得我的电影不可能大卖。

    签约的时候,她完全是按电影票房也就150万到300万这个区间预测的,算下来,比用自家导演还划算,所以才“大方”跟我签约的。

    “房太,我是一个很有合约精神的人,以前签的就没必要改了吧。”

    郝逸夫压了压手,可能是老头也看不下去了,“逸华呀,签过的就签过了,不必再改,关键是我们要着眼未来。”

    “我比较看重电影的质量,我想知道,下一部电影,我能申请到的预算有多少?”赵慕云并没抱太大希望,不过是想让双方都死心。

    “逸华,现在这个你负责,给赵导演报个高于标准的,我很看好这个年轻人。”

    房太认真思考了一会,“公司愿意加倍投资你的下一部电影。”

    “这样也只能拍一些小成本的电影。”说到底,200万也就能在摄影棚里玩一玩,想拍大场面,根本不可能。

    “最高给你批300万的预算。”

    赵慕云假装认真思考了好一会,“我会好好考虑的。”

    看来今天是不会有结果了,三人不欢而散。

    于是,这场抛橄榄枝和如接的拙劣表演告一段落。

    。。

    赵慕云前世是个相对单纯的人,习武之人喜欢直接一点,跟一些所谓的大人物打太极,他实在是疲于应付,心累。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准备休息时。

    叮叮叮...

    客厅电话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