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起兵戈 » 第九章 落幕之前

第九章 落幕之前

    芈恒看完信后递给了旁边的阴时,阴时看完信后感叹道:“突厥人竟然打到了黄河边,太原府尹临阵脱逃,连晋阳都差点被攻破了,这也太...难以置信。”

    芈恒先让骨虞下去休息,再回答阴时的问题:“没什么不可能的,目前的情况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而阴时却答道:“可那是晋阳啊,堂堂北都,天下霸府,论城防即使是长安和洛阳也不如。”

    芈恒反驳道:“再坚固的城池也需要士兵来守卫,这次大战我河东士卒损失惨重,中阶军官十不存一,高级将官更是一个也没活下来,晋阳空有坚城却无士卒镇守,再加上元龄和江朝京临阵脱逃,没有被攻破已经是奇迹了。”

    阴时无言以对,他当然知道主官临阵脱逃会对士气带来多大的打击,愤愤道:“朝廷派来的副元帅也真是没用,半个月了连晋阳周边的突厥人都赶不走,这要是在以前,我们能撵着突厥人打。”

    芈恒抬头瞧了一眼自己这个老搭档,奇怪地说道:“你真不知道原因?”

    阴时奇怪的问道:“知道什么原因?”

    芈恒这才想起来,阴时是寒门出身,消息渠道有限,不像自己有着“天眼”,虽然有些不同但很多制度还是和前世的某个王朝很像的,自己可以知道目前大魏朝的问题所在,而阴时不知道。

    芈恒反问阴时道:“世师,我问你,你是怎么来到云州的,或者说你是怎么参军的?”

    阴时想了想,说:“是朝廷给家里下发了征召令,要求我们家派一位男丁参军去河东戍守,我既是长子,也是家里唯一成年的壮丁,所以就我来了。怎么了?”

    芈恒又问道:“那你想想朝廷为什么会征召你来。”

    阴时翻了个白眼,回答道:“那还用问当然是因为要打仗所以让我来呗。”说着,突然反应过来“嘶,你是说”

    “嗯哼,没错,因为朝廷无兵可用了,所以要征召像你一样的寒门参军”芈恒一边向府外走着,一边说道:“原本大魏开国之时,朝廷在天下各州按人口多少设立鹰扬府,鹰扬府设鹰扬郎将,虎牙郎将等等负责管理,每鹰扬府下辖五百军户,军户由挑选祖上清白的良家子加入,凡加入军户授田一百亩且免除赋税,只要朝廷征召,军户需派出一名成年男子自备兵器、铠甲、马匹等到鹰扬府报道,由鹰扬郎将组织带领府兵到关中大营集结,再由朝廷十二卫大将军领军出征,大魏也是凭借这样一套兵制征伐天下。”

    芈恒缓了一缓,此时他和阴时已经带着亲兵来到了大街上,路上路过的士卒见到芈恒纷纷行礼,芈恒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继续,有继续说道:“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会被有心之人钻空子,太宗皇帝喜功好战,修大运河,南讨百越,北伐突厥,西平吐谷浑,东征高句丽,致使民怨沸腾,百姓皆反,府兵制也随之崩溃。后来高宗皇帝在百官拥戴下即位,尊太宗皇帝为太上皇,整顿官场,减免赋税,兵出关东,平定天下,再次均田,恢复了府兵制。然而高宗晚年进退失措,又遭小人挑拨,逼的孝仁太子自尽,文明皇后郁郁而终,卫王、齐王接连谋反,高宗皇帝接连遭受打击,整日沉浸享乐斗志全无,地主豪强趁机大肆兼并土地,许多军户开始逃亡。而景宗皇帝见木已成舟,只能不了了之,而自景宗皇帝之后皇位世袭混乱,大魏动荡不安,就更没有精力去管这种事了。而自当今陛下登基之后,边疆战事日益频繁,而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陛下无奈,只能设立节度使,给予节度使自行募兵的权利,同时征召寒门进入军队补充将官空缺。”

    阴时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所以,洛兮你的意思是不是副元帅无能而是那十万大军根本就是临时征召来的,没有战斗力,所以源帅才迟迟不与突厥人决战。”

    芈恒只是走路,没有回答,算是默认。

    阴时又问道:“既然源帅麾下全是新兵那我们岂不是还要坚守很久。”

    芈恒望着眼前的城门,缓缓走了上去,阴时也跟了上来,芈恒回答道:“那到不至于,源帅麾下多少应该还是有几万老兵的,别忘了,青海节度使辖区可离长安不远,估计青海的援兵抵达也就是这几天的事,那时源帅就要开始进攻了,源帅好歹也是当过节度使的人,经验丰富,所以不用担心。我们只要守住这云中城就是大功一件,升官加爵不是梦啊。”

    芈恒背着手走到城墙上,对着下方的士卒民夫喊道:“将士们,百姓们,本将要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下方正在忙着手头工作的士卒和民夫纷纷放下工作,往城墙这边靠近,有知情人在人群里小声对同伴说着今天又从晋阳来的传令兵过来,肯定是援军来了云云。众人也纷纷面露期待,等待芈恒说出这个消息。

    芈恒见氛围差不多了,双手按住城墙大声说道:“今天本将得到消息,朝廷调集了十万大军,还有幽州的军队,共十五万大军已经到了晋阳,再过几日就会与突厥人决战,相信不久之后王师就会来救我们了,我们只要再坚守几日,等王师将突厥人赶走,我们就能恢复以前的生活了。”芈恒夸大了援军的数量,对援军多为新兵的事也只字未提,有时候,平民还是知道的少一点为好,以免有人借机闹事。

    芈恒话音落下,众人先是安静了几秒,接着就是震天的欢呼声,激动的甚至抱在了一起,庆祝胜利的即将到来;也有的痛哭流涕,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死去的亲人,尤其是父亲、丈夫、儿子参加了预备队在最近几天参加守城的家庭,虽然他们活下来了,但是昔人已不在,独剩守门人。

    芈恒望大家如此激动,又添了一把火,道:“诸位,我芈恒奉命坚守云中城,本来我也没有信心能守这么久,但是因为诸位的帮助,我守了一个月多,完成了我的使命,把四万突厥人拦在了城下,我在此谢谢诸位。”

    说完,芈恒在众目睽睽之下,抬起双手,慢慢弯下腰,向着大家行了一礼。城下的士卒百姓也没想到,堂堂都指挥使那么大的官竟然会向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行礼,一时间呆住了。

    芈恒行完礼,缓缓直起身来,又宣布道:“为了感谢诸位,我宣布今天晚上摆一桌流水席,大家敞开了吃,能吃多少吃多少,粮食粮仓里有的是。”

    这下众人更高兴了,之前因为守城所以要按量分配,大家都吃的不太好,这下王师马上就要来了,也就不用再顾及了,一瞬间,欢呼声再次响彻这片天地,而芈恒在这云中城的威望,也彻底达到顶峰,再也无人能敌。

    而城外,突厥大营。

    昔日人满为患的大营此时空旷了不少,大营留守主将默铎望着远处的云中城,听着那满城的欢呼声,叹了一口气。阿史那云先在源耀卿到来之前就去了晋阳坐镇指挥,当然是悄悄去的,也带走了金狼骑和两万兵马,此时大营中只有一万兵马负责监视云中,这是突厥大军撤退的道路,不能有失。他是阿史那云先的亲信,自然比其他人多知道一些消息,世子已经准备撤退了,此次南下突厥人收获满满,不仅击败了魏军得到了大量铠甲兵器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还获得了草原急缺的药品、盐、茶叶等,没必要与魏军死扛,最近是自己此派人查看大营状况,又分出一万骑兵去对付慕容臧的幽州兵,相信不久大军就会后撤了。想到此,默铎只是吩咐多派游骑于云中各城门监视动静后就进了大帐,没有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