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堕入的镜像 » 四十一 小有所成

四十一 小有所成

    冬天的游人日趋减少,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晓溦生日那天,在她家给她过完生日后。我索性暂时歇业,给自己放一个月的假,没事的时候也去帮着她卖衣服。

    算计着再在过些日子,即将进入旺季的时候,去农业学校附近租一间可以住家的铺子,去正式办一个执照,成为一名真正的纳税人。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我跟张晓溦去了一趟罗家林盘,提前给大姑婆拜了年,并请她注意联系买主,帮着把师父的房产等固定资产都处理了。

    先回了县城,把师父留下来的东西拉了一部分回去。就先在张晓溦的娘家团了年,给爷爷和岳母都给了五十元的团年钱,给晓龙和小外甥各二十块钱的压岁钱,皆大欢喜。

    由于今年是在幺爹家团年,就直接留在县城里,把晓溦积压的存货全部都便宜处理了。团年那天一大早,就带着她去帮幺爹幺妈做团年饭。

    幺爹、姑妈和父亲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可来往得比那些同父同母的都还要亲热。幺爹家的弟弟才上小学,二嫂二嫂的,把晓溦叫得害羞而开心。表姐来了之后,厨房里太小,就让我带着小弟弟做了一会儿作业。

    大概十一点钟,父亲带着奶奶和弟弟妹妹来了,后来姑妈姑爹也带着表妹来了。摆好饭桌,我哥才姗姗来迟。

    酒宴上,敬了奶奶之后,幺爹幺妈首先赞扬了张晓溦和表姐今天的优异表现,更是对我们家的这个未婚媳妇特别赞赏,搞得从不喝酒的晓溦也回敬了各位长辈,喝了一杯葡萄酒。

    今年赚钱了,我们依着哥哥发出的压岁钱,也给各个弟弟妹妹们发了同样两元的压岁钱。

    由于第二天是我们的小家庭团年,下午匆匆吃完早早晚饭,就浩浩荡荡地赶回了游子桥去作准备。

    奶奶留在了幺爹那里过年,晚上晓溦又能和欣薇一起睡了。

    可是她总也不愿意进妹妹的房间,就跟我在寒冷的阶沿上坐在我的怀里,不时的跟我亲吻。过了很久她才羞怯怯的在我耳朵边上悄悄说:

    “欣亮,我们结婚嘛。”

    “还不是时候,晓溦,我才二十岁,扯不到结婚证。”

    我还是想着趁着这两年的时间,把生意做大做强,再买房子,给她办一个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婚礼,并没有去领会她这话背后的意思。

    “讨厌,我说的不是要扯结婚证的那种结婚。”

    她搂着我的脖颈,轻轻摇着撒娇。

    我突然间就回过神来,抚摸着她滚烫的脸,也凑到她的耳旁低声道:

    “这次我们回城里就结婚,明年就生个胖娃娃,好不好?”

    她在昏黄的灯光下忽闪着圆圆的大眼睛,没了往日的羞涩,再次亲了亲我的脸,柔声细语地喃喃道来:

    “我姐跟我说了,可以先不要生娃娃的。”

    “咋会呢?”

    “你真笨,这都不懂,不和你说了。”

    “为什么啊?”

    我好奇地捧着她的脸问了句,她一下子就把头埋进了我的胸前,声音小得像蚊子飞过一样轻柔:

    “你可以去问问你表哥,他其实和刘宇红已经同居一年多了,咋没生出小娃娃来?”

    “就是,这是咋的呢?”

    “咋的?你不晓得自己去问他吗?”

    “下次遇到黄卫东,就问问他是咋回事。要不,你问我表嫂吧。”

    “不和你说了,瓜得很,哪有女的问这事啊?”

    “行,那我问吧。该睡了,明早还要先去买菜,早点起床。”

    “亲一下我就去睡。”

    晚安的吻别和以往不一样,感觉得到她身体中不可名状的悸动和发自内心的热情。

    回屋上床后,想着她的话,稍许的激动后,我竟然又开始伤感起来。

    难怪父辈不要我们早恋,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人了,原来情欲这种东西,不只是会让男的产生冲动。可我现在连能够安稳过日子的基本条件都还没有做到,作为男人,未免太过悲哀,一种挫败感折腾着我久久难免眠。

    晕乎乎的听见父母起床出门的声音,可头还是昏沉沉的,恋着暖暖的被窝。

    继续眯了一会儿,耳朵里传来轻轻的敲门声,随后是张晓溦轻声的呼唤:

    “欣亮,快起床了。”

    起床穿戴完毕,晓溦已经熬好了稀饭,买回了包子馒头。正在帮着薇薇梳头的她看了我一眼:

    “赶紧洗脸刷牙吃饭,你看薇薇都比你起得早,懒虫。”

    “二哥,我和二嫂都吃了的,就等你一起去买菜了。”

    欣薇也帮着催促着,我不得不加快了自己的动作频率,像赶着出去摆摊做生意一样,妹妹的头刚梳好,我就盛上一碗稀饭,啃着大馒头。

    饭后洗好碗,正要出门时,已经康复的父亲提了一大篮子菜回来。欣薇去给爸爸盛饭,晓溦把菜篮子里的肉菜都清理好,悄悄跟我讲:

    “你爸没买鱼回来,连做年饭必须要的韭黄都没买。”

    跟我爸说了一句:

    “我们再去选点小菜回来。”

    我俩就拉着妹妹一起去了市场。难怪父亲没买那两样,今天涨价了,而且翻了倍。张晓溦咬咬牙,还是买了回来,路上跟妹妹讲着:

    “再怎么贵,一年就吃这一回,不要舍不得。”

    这样,在她的坚持之下,团年饭有了长长久久,年年有余。没和哥哥商量,她给母亲封了一个百元大红包,弟弟妹妹又分别得到了二十元的压岁钱。

    下午,还带着他们去街上买了一大堆的过年零食和烟火鞭炮。原来,她是对我今年在她家里的表现投桃报李。

    我们一直在老家待到了正月初二,才回到县城,去给她父母拜年。

    张伯和乐孃体恤我们这一年来的辛劳,早早的就安排了丰盛的接待宴,只留了两道炒菜让晓溦显示厨艺。

    张伯终于讲出来他的期望,祝我们生意兴隆,早日完成买房的心愿,成家立业。

    我想,这是天底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吧。

    初三,约了黄卫东,带着各自的女友前往罗家林盘,给独居的大姑婆拜年。

    竟然在大姑婆的发间发现多了几根白发,看来她妹妹的离去也让她开始变老了。

    已经有人打听着师父房子的价格。

    欢欢喜喜的吃完午饭,收拾好以后,又和黄卫东一起回县城,去了表哥的安乐窝里,得到了他传授的经验秘笈。

    回了我们的小屋,告诉张晓溦那个秘密时,她几乎沦陷在我的怀里。

    那夜,我们反复缠绵,做了除最低底线之外的所有动作。

    初八开始营业,我着手租房开店。赶在春天旺季来到的时候,办理了营业执照等手续。开启了半边店卖时装,半边店开照相馆的特殊阶段。

    那段时间里,我们前店后家地做着生意。天气好的时候,也到景区周边摆照相摊。

    刚过了清明节,乐孃特地来到店里,说柳河街那边有一处小院要出售,让我们先去看看。

    小院共有五间正房,周边的环境不错,背靠柳河,柳树成荫。前面还有一间铺面,就是要价贵了点,喊的是五千。那户人原本是世居此处,儿子在省城工作,如今看上了更好的居所,就等着这房子变现,拿了钱过去买。

    经过将近半个月讨价还价的拉锯战,最终拍板,三千八百元成交。

    这个年代,普通人的工资普遍都是五十元上下,这无疑就是一笔巨款。

    好在去年开始,我同张晓溦都在做生意,有了一些积蓄,加上师姐留给我的一千元,咬咬牙,也就买了。

    稍作修整补漏,购置了必须得床铺厨具和生活用品。乐孃请人看了日子,给我们添置了一副碗碟,简简单单的就搬了家,我和晓溦就此入住了,奉献出彼此的人生初夜。

    从此以后,我们彼此纯真的爱结合在一起,一个真正属于我们二人世界的新纪元展开了。

    大表哥私下里教给我如何去搞到不需要计划的计生用品,除了一纸证书外,张晓溦成为我事实上的新婚妻子。

    那些日子里,我们白天一起去开铺子,做生意。稍微闲暇一点,她就跑去市场上买菜,回家做饭。忙的时候,她也会帮着做登记,开票,记录顾客的需求。还出了不少主意,看来她在大姑婆那儿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晚上我们没别的娱乐活动,连电视机都没有。只能在房间里极尽恩爱缠绵,只羡鸳鸯不羡仙。有了房子,张晓溦和婚后的蒋晓蓉几乎每周都要在我们家里单独聚一次,有时候也只带着晓蓉的孩子到某个地方走走坐坐。

    最初的梦想就在这样简单平凡的生活里开始悄然启程。如果仅仅是靠这个租铺面小敲小打的做生意,只能是衣食无忧而已。靠着在县城里的人脉关系,打听着各种可能操作的其他路子,得扩展资金上的进项,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才能为后面的起飞做好准备。

    刚刚开启的二人世界清贫而单调,我们像两个不知疲倦的小蚂蚁一样,一点点的积攒着美好的未来。

    白天早早的开了门,去买衣服,揽客照相。一分一厘的钱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份希望,平常连回一趟晓溦家,买东西也得好好的盘算一下,尽量让大家都开心。

    小县城里,消息相对闭塞,我只能用手里不多的资金,偷偷的买卖一些计划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票证和有路子的朋友们偶尔得到的批文,或者是紧俏的供应物资。

    就在这样的小打小敲的半黑市交易中,我也逐渐地尝到了甜头,逐渐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慢慢的,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小城里的生活越来越过得活泛。

    凭着脑海中残留的记忆,我开始在省城里购置市场上私下交易房产,并低价租给那些开始进入省城做生意的商贩们。

    晓溦也不再做服装生意,而是帮着我开始把照相馆改建成大都市里也刚兴起来的影楼。去省城的染坊街、荷花池讨价还价,用着最少的投入,买来她需要的那些服装、化妆品和各类用具。

    在亲人好友的帮助宣传下逐渐推广,并在小县城里形成了一股结婚要穿婚纱,拍婚纱照的潮流,引得大家都来租赁或是购买她介绍的婚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