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荧惑移民计划 » 第二章 启航

第二章 启航

    王宁看着眼前这巨大的圆盘,虽然无数次的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过热血还是不断的往自己的头上涌,“荧惑计划航天基地”的牌匾竖着挂在门前,右下方还有一列小字:“人类引擎委员会”,甚至显得有点不那么起眼。

    牌匾虽然不起眼,不过单单凭借着刚刚降落下来直径将近一公里的巨大圆盘,相信也绝对没有人敢小觑这里。

    三个月前,老徐带着王宁了第一次来到了,为王宁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体检,之后,他就进入了漫长的太空训练准备期。

    与王宁同行的有60人,分别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和航天队员,有的是植物学家负责在火星激活第一批自主生长的植物,让他们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化学家,而让王宁意外的是,自己居然被任命为这次火星开拓队着陆组的负组长。

    而今天,王宁终于要和自己的队员,登上眼前这座飞碟,去往遥远的火星,开始他们的火星开拓之旅。

    本次火星开拓行动共60人,会分为三个飞行器,荧惑5号、6号和7号,三个飞行器同时向火星飞去。

    脱离蓝星引力后,三个飞碟将会在近地轨道组合在一起,成为一艘叫起航号的空间站飞船。

    之后,起航号成员将共同经过六个月的太空航行,进入火星轨道,之后会再次分离成三个个独立的飞碟,去执行不同的任务。

    王宁所带队的荧惑5号飞船,将降落在火星的水手峡谷,开始搭出火星实验室,进行火星可持续性生态圈的研发工作,并同时进行改造试验。

    而荧惑6号的带队人,也是本次火星开拓小分队的总指挥官郑刚,将会带领着他的团队,飞往火星两极的冰盖,一是为了在火星两级对其现存的水资源做一个系统的评估;二是对南极冰盖下的其他资源进行研究,对火星上真正能够为人所用的资源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摸底工作。

    荧惑7号的带队人是个大美女,叫欧阳倩,她的任务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火星已经离小行星带很近了,所以在降落火星后,她仅仅是在火星短期做一个休整,她的目标就是在小行星带中探索可以被利用的稀有金属资源,为未来火星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业化做出准备。

    ……

    “宁哥哥,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降落在水手峡谷啊,你要知道如果降落的平原,我们的难度真的要小好多的?”王宁身边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小姑娘看着王宁,一身白色的宇航员专用制服更显得她青春气息浓厚。

    王宁翻了翻白眼,说实话,他实在不想再搭理这个小丫头了,因为从她进入到王宁的小分队以后,就一直问东问西问个不停。

    三天前因为任务训练,荧惑5号的领航员光荣负伤,无法再承担起去火星的重任。老徐只能再次为荧惑5号寻求新的领航员,而欧阳曦作为宇航队中的姣姣者,成功的进入了备选名单。

    彻底将他敲定的,则是她的姐姐欧阳倩,欧阳倩希望自己的妹妹可以和自己一起执行任务。

    “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隔离层啊,所以我得找一个峡谷,确切的说,是找一个小点儿的陨石坑,这样我就可以直接用隔离层一面把自己罩住,而不是做一个球形的罩子。”王宁无奈的回答。

    欧阳曦似乎有点生闷气“我上次见阿瑶他们的行动队,就领走了大量的隔离层,他们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肯定有一大堆会被浪费,为什么我们就要这么节省。”

    “因为他们是雷神计划的行动队呀,要去金星,那里比我们这里的环境恶劣多了,离太阳又那么近。”王宁说道。

    “他们又不在金星表面降落,隔离层仅仅是为了备用修补空间站的,哪有我们急需。”欧阳曦有些气呼呼的说道。

    “都是三大计划之一,我们怎么就这么受欺负……”欧阳曦显然对这种资源分配有些不满,不过王宁却不再接话。

    “上飞船上看一看吧,早一点适应一下未来的工作环境,起飞时间定在今天下午三点。”老徐迎面走过来,对着王宁说道。

    “好。”王宁答道,随着起飞日子的临近,王宁的内心时常泛起空洞的恐惧感,每当想起离开这个星球,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回来,他就努力的让自己不再往下想。

    飞船的设施很齐全,充分的考虑了宇航员们长期在太空的心理问题及生活状态问题,配备的设施一应俱全。

    因为三艘飞船都有自己的离心重力装置,并且在太空中航行将会合成一个飞行器,所以三个飞船的各个休息生活区是共通的,而这远比一个飞船的设备齐全的多。

    虽然在航空训练时无数次了解过整个飞船具体的构造,不过当进入真正的飞船内部,还是被这巨大的空间所震慑。

    飞船的内部的主要活动区域是由多个区域的舱室组成的圆环,当飞碟降落在有引力的星球的时候,舱室的位置向下,而当脱离出行星引力范围的时候,则多个环形舱室会将地面方向对着飞船外侧,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模拟蓝星的重力环境。

    进入荧惑5号飞船后,一行人来到总控室,郑刚与欧阳倩都已经到了,郑刚对王宁点头示意,让他们到自己的后面坐好。

    今天在这里会开一场小型的记者发布会,对公众阐述一下本次航行的目的,及对记者的问题进行回答。

    王宁坐在自己的位置对着面前的记者露出职业的假笑,其实因为郑刚是本次航行的主指挥官,所以除了在介绍团队成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郑刚在按照老徐给他设计的套路与这些记者周旋。

    记者问题出的问题没有出乎老徐的预料,而郑刚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显然是经验丰富。

    基于当前的大环境,所有的舆论炮口基本都向着精灵城计划在倾斜,对于目前不是特别受重视的荧惑计划,记者也普遍表现的兴致缺缺,问的问题大部分也都是例行公事。

    “基于刚才我所说的问题,本次起航任务的最终目标,是要在五个蓝星年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对火星的环境做到全面的认知与了解,相信在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预想到,未来火星城市,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了。”郑刚做了本次记者会的总结型陈词。

    老徐问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本次记者会到此结束了,我们的宇航员也要做最后的准备,飞船要进行起飞前最后的调试了。”老徐只是象征性的问问,因为从记者发布会开始,在场的记者普遍未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而所问出的问题,也都是之前跟各大媒体同步好的,这说明这些记者普遍对于报道本次行动兴致缺缺,仅仅是按照公司的安排来例行公事的采访。

    不过让老徐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一个记者在一群涌动着的记者群中举起手来。

    那是个小姑娘,看年龄就是刚毕业的实习记者,在一帮人不耐烦的眼神中举起了手,马上要起身离开的众记者们又只好坐了下来,耐心的听这个小姑娘问问题。

    老徐看着这个小姑娘,很高兴的说道:“好,请这位记者提问。”

    小姑娘很礼貌的站起来,对着递到她面前的话筒说道:“您好,我是华信报的实习记者仪蕊,坐在您身边的这位宇航员,或者说是工程师应该就是发明换氧机的王宁王工程师吧,我这问题是想问王工程师的。”

    王宁突然愕然了一下,他还以为他本次记者发布会的任务就是负责坐在前面,然后对着记者微笑就好了,老徐从来没告诉过他他可能需要回答问题。

    小姑娘继续问道:“王工您好,我的问题是,本次火星认为,是因为您发明了换氧机,让我们可以直接从火星土壤中析出氧气,这样我们的火星计划才会成为可能,不过由于目前精灵城计划的成功,困扰我们之前的土地资源与人口问题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目前很多人民群众认为,火星计划因为气其周期长,投资大,不确定性高等问题,已经不具有那么强的实践意义。我们知道,具我们掌握的可靠消息称,火星探索计划的预算已经是一压再压了,对于为火星计划作出重大贡献的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老徐和郑刚都眉头一皱,他们都没想到这个实习记者会直接提出这么敏感的问题,并直接在记者发布会上点出,目前荧惑所面临的最尖锐问题。

    记者发布会上的问题,老徐已经私下里和各大媒体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个突然出现的变数,还是让他措手不及。

    因为这个问题是提问给王宁的,所以老徐和郑刚也不好直接回答,只能皱着眉头看着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王宁。

    王宁尴尬的对着小姑娘一笑,拿着话筒局促的说道:“说实话,我没想我制造的换氧技术会没地方使用的问题,委员会让我研究换氧机,我就造了,坦白说我没那么高尚的情操,想那么多为家为国的事儿。”

    王宁偷瞄了老徐一眼,发现他的表情紧绷,就更加紧张了。

    紧接着说道:“虽然现在精灵城计划为我们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好多年以来,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自己的星球上搞一切研究与建设,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世界上,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仰望星空,好奇这天上一颗颗的星星都是什么,而发现我们的科技在飞速发展,却从不愿意往大气层外多看一眼。反重力技术的重大突破,给了我一个信心,说真的,当我们看到了更大世界,说不定会有什么惊喜。”

    老徐对王宁这言之无物的回答,只能默默的叹口气,他只能王宁只是个工程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能说出完整的话,就已经很不错了,他继续微笑的面对下面的记者,问道:“还有没有问题想要提问?”场下终于无人应答了。

    发布会结束后。

    王宁惴惴不安的来到郑刚后面,问道:“刚才发布会我没有说错话吧。”

    郑刚苦笑了一声对王宁说道:“没事儿,其实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环境造成,计划在大环境上不受重视,我们说再多也没有,别有心理压力,我们可是即将面对6个月的宇宙航行,太空中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需要集中精力。”

    王宁心下稍安。

    飞船舱门关闭的那一刻,老徐带着一群地面的工作人员向着舱室内的人敬出一个军礼,而郑刚也带着这60人宇航员向舱室外敬出了军礼。

    王宁不是军人,不过他还是跟着众人一起敬礼,只是因为他感觉这一刻,军礼真是酷毙了。

    当舱门关上的那一刻,王宁又想到,自己需要五年才能回到蓝星,一种无边的恐惧袭上心头,只想马上打开舱门让自己下去。

    坐到自己的驾驶舱中,王宁仔细检查这飞船的各项数据是否有漏洞。

    作为本次计划三个小分队的队长之一,王宁的小分队极为特殊,因为王宁的主要任务是火星试验与开发,所以该行动的队长是王宁这个科学工程师,而另外领个小队的队长,因为需要执行很多的飞行任务,所以队长反而都是飞船的舰长。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无奈的事儿,在飞船的航行上,王宁需要听从欧阳曦的,但是整个小队最终的决定权,却在王宁手里。

    因为荧惑号飞船都是圆盘形状,所以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箭向上飞,而是首先通过反重力系统,让飞船整体轻若鸿毛,而飞船一面的推进器喷出等离子束,让飞船以一个斜切的角度不断向着斜上方攀升,最后进入近地轨道,虽然与传统的火箭发射相比,走过的路径更长,不过因为受到的空气阻力也更小的原因,二者速度并没能出现太大的变化,反而这种更剩燃料。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就好像是进入电梯后,电梯准备上升或下降中间的那个缓冲状态,就是突然从一个固定的面,开始进入一个不受里力的状态,仅仅有一根有细微弹性的绳子维系这整体的重量。

    王宁知道,这是大功率的反重力机开始工作的状态,王宁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脚下的大地,再见了蓝星,再回来的时候,可能已经物是人非了。

    一阵强烈的推背感袭来,荧惑5号开始加速向上空冲去。

    冲刺的时间好像很漫长,好像也不是很漫长,当重力缓缓减小,周围的世界,以大不相同,天空不再是那蓝蓝的一片,而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上点缀着点点的白光,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脚下蓝色的星球,白云像是一层朦胧的雾气,仔细看,还能看到上面充满着流动的质感。

    欧阳曦对着通讯器说道:“荧惑5号飞船已进入近地轨道,报告完毕。”没过5分钟,通讯器里传来郑刚的声音:“荧惑6号进入近地轨道,报告完毕。”没过几分钟,欧阳倩清冷的声音也传过来了:“荧惑7号进入近地轨道,请求对接组合。”

    郑刚说道:“开始组合。”

    飞船组合的任务基本由欧阳曦一人完成,王宁百无聊赖的盯着自己面前飞船的各项数据,直到两下轻微的震动传来“对接完毕!”郑刚的声音传来,明显带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好了各位,起航号的控制权已移交自动驾驶,我们大家到总控室碰个头吧。”郑刚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

    王宁解开安全带,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他直接飘了起来,对于欧阳曦这种经常上太空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大惊小怪,而对于王宁来说,一切都很新奇。

    大家来到总控室。

    郑刚漂浮在总控室中间,对大家说道:“大家好,脱离蓝星引力圈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我们会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飞行,期间应该不用对起航号飞行器进行额外驾驶,不过我想各位可能保持警惕,太空航行实际上非常危险,说不定我们前方会挡着什么东西或者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郑刚的表情非常严肃。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我们也确实可以松一口气了,毕竟,我们已经飞起来了!”郑刚开了个玩笑,下面出来了稀稀疏疏的笑声。

    “好吧,起航号,现在启动人工重力装置,郑刚对着起航号控制台说道。”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起航号内部的生活仓在机器的动力下全部旋转了起来,离心力会带动生活舱产生1g的重力,模拟蓝星上生活。

    “好的,大家解散吧,回到自己的舱室休息一下吧,这六个月,我们还有自己的任务做。”郑刚说完话,就让大家解散,各自回到自己的舱室中去。

    王宁看着窗外的蓝星,此时离开蓝星还不是很远,广阔的大地和滚动的云层清晰可见,去他妈的吧,自己喜欢的人和别人在一起了,自己的家人自己也尽到最大的能力照顾了,现在,我要去看看我付出了我先努力的地方,我要看看,我们究竟能不能成为人类从一个陆地文明,走向一个跨行星文明,第一步的先驱者。

    王宁回到自己的私人舱室,这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的屋子了,有电视,洗衣机,甚至他们将一个大大的电烤箱搬到了飞船上,可能是老徐调查了王宁的喜好,特别喜欢吃烤制的东西,所以特意为他生活仓的卧室订制了这个烤箱。

    打开冰箱,里面有一些王宁喜欢的啤酒和腌制好的鸡翅,这些东西如果不足了,王宁可以直接去总库领取,那里存了够所有人食用五年的各种食物,王宁从冰箱里面拿出腌好的鸡翅,放在烤箱里面,开始了烤制。

    王宁转身打开电视,开始寻找自己能看的东西,因为飞船会离蓝星越来越远,所以信号延时会越来越严重,电视里会有一部分下载好的影片供大家观赏。

    趁着现在离蓝星还近,王宁赶紧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影片开始下载,选好了影片,王宁寻找这着已备份在电视中的影片,他准备先看一部,打发一下时间。

    突然王宁看到了那个封面带着蓝星海报的影片——人类引擎委员会纪事。

    王宁一笑,点开了这个影片,他知道,这是他妹妹学校,在三年级的时候要求必看的一部历史性纪录片,虽然王宁知道里面讲的所有内容,不过为了打发时间,他还是点开了这个纪录片,兴致勃勃的开始观看。

    这部片子讲的是人力引擎委员会成立的历史,和三大计划订立的历史背景。

    人类由于电的发明,开始了第一次技术爆炸,人类的经济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立,生活质量也经历了几个飞跃,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是人类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

    而当电器时代将结束还未结束的时候,第二次的信息革命开始了,人类由原来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刚刚要降速阶段的经济发展,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由于两个时代衔接紧密,使两个世纪之内的人认为,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未来将会是常态,他们永远可以享受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过好景不长,当信息时代接近尾声的时候,预计的经济飞速发展并没有出现,当没有划时代的创新性技术出现后,人类的社会结构开始越来越固化,并且开始失去原有的活力。

    占据优势人们将这种优势延续下去,而非优势的人群则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如果说仅仅这样,还不能让人类政府产生改变的用户,那么在公元2111年发生的这场战争,却彻底将全人类陷入了恐慌。

    事情发生开始,人们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非洲两个小国之间发生的冲突,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过这件事儿牵涉到几个大国的利益,所以相互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

    据事后人的阐述,他正在为自家的奶牛挤牛奶,事情发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下午,那天突然飞来了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导弹,毕竟是久经战争的国家,他快速的躲进掩体躲避爆炸的威力。

    不过这次传来的爆炸声却与以往的都不同,刚开始是一阵相对沉闷的震动,相对于声音,还不是很大,但是紧接着的一下,却是一声他从未听过的巨响,只维持了一瞬间,因为下一秒的时候,他已经什么都听不到了。

    等到他走出地下避难所的时候,四周的房屋已经朝着一个方向几乎被夷为平地,导弹目标的地方,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滚滚的热浪扑面而来。

    估计联合国也没有想到,居然有国家启用了这个自诞生以来,一直被人类所恐惧,希望一直放置在地狱之下的魔鬼。

    发动核武器的国家自然被严厉谴责,不过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却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这次战争虽然与上个世纪大大小小的战争一样,但是性质已经完全变了,这是一次因为全人类的经济下行问题,造成的国家之前的利益扩张。

    几百年前的世界一直是在这种战争与和平之间来回的寻找着平衡点,中国人有句话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根据专家预测,如果经济问题再不得到解决,与其类似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2120年,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共同表决,成立了人类引擎发展委员会,加入联合国的各个国家,都需将自己国家税收的一部分,用于该组织,而该组织的目标,就是通过组织更多的资源,共同建立和推动真正能够为人类带来新的增长点科技及工程,让人类从内部斗争的怪圈里面挣脱出来,进而让人类文明更上一个台阶。

    经过决议,人类引擎委员会确立了三个可以真正为人类带来新的增长点的三个计划,都巨大无比。

    由于其实施周期漫长,为避免人类的短视造成计划中途的夭折,根据联合国共同决议,在计划执行期间,如非计划自身遇到难以解决的科技问题,决不能轻易暂停任何一个计划,以保证其可以坚持的执行下去,直到看到成果的那一天。

    第一个计划为彻底解决蓝星的能源问题而诞生,被命名为“雷神计划”,当前时代,远程能量传输技术已基本成熟,不过对于能量源头,却依旧受制于蓝星本身所拥有的资源,而雷神计划,就是计划在水星轨道上,建立太阳能收集器,在近日点收集足够的能源,并通过远程能量传输技术传回蓝星,预计每天可以传送的能力可达到一百五十万亿兆千瓦,这是蓝星上年产能的一半。能源价格回落,同时为蓝星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

    第二个计划命名为精灵城计划,一个非常梦幻的名字,最终的目的是缓解人口紧张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计划是在已有的大城市中,拓展地下空间资源,直接向下建立不同的城市区,调整城市产业之间的配比,让城市功能更合理。

    看到这里,王宁露出一丝微笑,由于反重力技术的成型,精灵城计划委员会的人,优先开拓的是,天空资源,这可比钻地下快多了,直接造成现在浮岛满天飞的景象。

    精灵城计划,也成为了目前为止,是民众好评度最高的一个计划,因为他已经为人们带来了利益。

    第三个计划,就是目前王宁所在计划,命名为荧惑计划,因为古时候,中国人称火星为荧惑,这个名字也为这个计划带来了一种迷幻色彩。

    不过这种迷幻色彩也存在与民众的认知当中,但这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因为人民普遍对于荧惑计划持悲观态度。

    荧惑计划,即火星移民计划,通过人类现有的技术,改造火星,使火星成为人类的第二颗可以常驻的行星。

    荧惑计划,相对于前两个,听上去是有点玄幻了,不过科技发展不都这样,王宁在内心为自己打着气。

    这时纪录片接近尾声,同时,王宁的鸡翅已烤好了,随着“叮”的一声响,王宁从烤箱里面拿出烤好的鸡翅。

    望着窗外的蓝星,好像已经比刚才小了点儿了,王宁知道,飞船还在持续的加速,太空中没有空气的阻力,当起航号到达一定的速度后,就会开始匀速滑翔,推进器仅仅作为调整方向的作用,这个过程会持续5个多月,进入火星近地轨道后,推进器才会再次大功率启用。

    王宁甩了甩头,明天还要继续规划到达火星后的工作的计划,既然已经接手了这个工作,那么久努力把它变为可能,即使人民有不同的声音,不过都将会是暂时的。

    王宁似乎看到了人类移居火星的那一刻,一定会感谢他们这些先驱。

    吃完了手里的鸡翅,王宁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