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离京三年,吓坏了朱厚熜 » 026 临川的壮士们

026 临川的壮士们

    到了第二天,当左延正在王府内带人巡逻的时候,真就看到朱载晋坐在殿内批阅奏报了。

    左延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还特地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没错,正是朱载晋。

    只见朱载晋快速翻阅手中的奏报,不断的执笔回复,将处理好的奏报放在一旁。

    看那架势,奏报堆了那么多,很显然已经是批阅好一会儿了。

    真是苍天开眼啊!

    左延忍不住喜极而泣,就是说咱这位王爷终于懂事了!终于有了贤王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朱载晋也注意到了左延,赶紧叫住他,问道:

    “我说,这大清早的,是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你的眼眶,还是你赶着给本王奔丧呢?”

    左延赶紧拱手道:

    “王爷言重了,臣只是从来没有想到,王爷竟会如此勤奋。”

    朱载晋一笑,随即翻开一本奏报,草草的写了几句批语,便把奏报扔到了一边。

    朱载晋虽然不太喜欢管这些麻烦事,可只要他看到了这些奏报内容,就会迅速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且只要认定去做某一件事情,那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完成。

    所以说,朱载晋在批阅这些奏报的时候,完全不会出现犹豫不定的情况。

    这时,左延又忍不住问:

    “不知王爷是何时起床开始批阅奏报的?”

    朱载晋想了想,说道:

    “大概是卯时的时候吧。”

    于是左延就说了:

    “现在已经是辰时了。”

    朱载晋一愣,赶紧看了看殿外的阳光,急忙道:

    “不是吧?已经批阅一个时辰了?快快快!把本王的弓箭拿过来!今天还要去打猎呢!”

    说完,朱载晋用力一扫,将奏报全都推到了一旁。

    左延看着朱载晋的这番行云流水的操作,整个人直接呆住了。

    看来刚刚所看到的,果真都是错觉。

    左延赶紧提醒朱载晋道:

    “王爷,您……这就要走?”

    此时的朱载晋已经伸了个懒腰,道:

    “本王起那么早来批阅奏报,已经批了一个时辰了,就不能让本王享受享受?”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跑进殿内,向朱载晋禀报道:

    “启禀王爷!您要在吕宋岛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而且已经带回来了!”

    只此一句话,朱载晋闻色即变,死死地盯着侍卫:

    “你说什么!?果真找到了!?”

    那侍卫再次确认道:

    “真的找到了!王爷派人前去吕宋岛寻找的番薯,真的找到了!现在正放在城门口呢!”

    朱载晋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激动道:

    “干得不错!今晚上有功之人全部加鸡腿!现在快去备车!本王要亲自前去城门迎接他们!”

    早在一年前,朱载晋就派出了一支队伍,前往吕宋岛寻找番茄的踪迹。

    朱载晋毕竟熟读历史,他知道,番薯是万历年间才传进中国的。

    所以按照时间行推算,要是派人去寻找番薯的踪迹,是能有几率找到的。

    当时为了临川的百姓们能够吃得饱饭,朱载晋便从军中精心挑选出了五十个精明强干的汉子,负责前往吕宋岛寻找番薯。

    可是,狂风暴雨的海洋之上,有太多的艰难险阻了。

    且不说那些狂风巨浪海中巨兽,光是一个疾病,就能把人折磨致死。

    那时候临川又苦又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造出了一艘小船……

    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成功了!

    朱载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深深地吸了口气,这些人那都是临川的真英雄啊!

    等侍卫把马车弄来,朱载晋却是已经等不及了,直接把缰绳解开,随即一跃而上,朝着城外奔去。

    临川城其实不大,朱载晋带着下属狂奔半个小时就城门处。

    城门处的守卫看到是朱载晋来了,赶紧下令放行。

    刚出城门,朱载晋就看到大约有二十多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虽然身材高大,却已经是饿得瘦骨嶙峋了。

    这一行人刚回到临川,本来在相互聊天,见到朱载晋过来之后,立马齐刷刷的下跪行礼。

    其中一人向朱载晋禀报道:

    “王爷!臣等不辱使命!将番薯从吕宋岛带回来了!”

    说着,另外一人就递上了一个布袋子。

    但是朱载晋并没有接过布袋子,而是下马将他们搀扶了起来。

    看着他们那饱经风霜的面容,朱载晋很是动容:

    “诸位受苦了!”

    众人:

    “臣等不苦!”

    于是朱载晋问道:

    “本王记得,诸位出海前有五十人,如今就剩下你们二十二人了吗?”

    那人随即低下了头,语气极为低落的回答道:

    “是,出海前共有五十人,途中有八人葬身海底,染病身亡十六人,另外四人则是被岛上的土著袭击而亡……”

    朱载晋动容着点了点头,只觉好像风沙吹进了眼睛,他揉了揉,泪水一边流一边说:

    “诸位都是我临川的功臣啊!临川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听到这句话,那人咧嘴笑了笑,说道:

    “尽王事足矣!”

    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说道:

    “王爷,臣等前往吕宋岛途中,还碰到了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样子,他们也是去吕宋岛的。”

    朱载晋点了点头,并不感到意外。

    这个时期的世界,西方有奥斯曼帝国,还有西班牙,也有佛郎机,文艺复兴刚刚登场,封建社会正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但在这个时期,有自己在,朱载晋敢保证,大明帝国绝对会排在世界第一!

    于是朱载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随即吩咐左延道:

    “从今天开始,要好好照顾他们,所有人都加功进爵,还有赏赐,一个也不能少。”

    “至于那些没有回来的壮士……”

    朱载晋顿了顿,坚定的说:

    “照顾好他们的家人,每月由王府发放粮食,在农忙时节,要派人帮助他们的家人耕地播种。”

    左延赶紧应答下来:

    “臣明白。”

    结果这些壮士听到朱载晋的话,又要下跪对朱载晋进行拜谢。

    朱载晋连忙搀扶着他们,没有让他们下跪拜谢,郑重的向他们说:

    “本王代表临川的所有百姓,谢过诸位壮士了!有了番薯,以后临川的百姓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