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离京三年,吓坏了朱厚熜 » 011 这么能吹

011 这么能吹

    等官兵走了之后,朱厚熜看向了刚才那个仗义执言的好汉,问道:

    “这位兄弟,天下的百姓都害怕官兵,刚才你为何不怕?”

    那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庄稼大汉,听到朱厚熜的问题,傲然道:

    “临川王说过,官民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再说了,临川早就有法令规定,只要是义举,官兵就不能问罪。”

    朱厚熜来了兴趣,要知道在其他地方,百姓只要是见到了官兵,躲都躲不及,又怎会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于是又问:

    “那在你的心目当中,这位临川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提及朱载晋,庄稼大汉露出了满脸的敬仰,感慨道:

    “临川王可是我们临川的福音啊,自从他继位之后,我们的生活那是一天比一天好!”

    “而且临川王从京师学了那么多东西回来,让我们这些平民老板姓见识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

    ……

    这边,此时朱载晋正坐在临川王府大堂之中,满脸喜色。

    因为他今天要接见自己麾下的各个将领。

    现在临川的军队规模已经有了一万左右,已经超出了藩王属地常备军的规模。

    将领更是不少。

    有些藩王属地的常备军多,是因为驻守着战略要地,比如代王朱延埼。

    一般藩王属地的常备军规模也就在三千到八千,像是朱载晋这种,已经超出了朝廷规定的范围。

    想起三年前刚来临川的时候,那凄惨的景象,就让朱载晋不忍回忆。

    那时候临川的军队规模明面上有三千多人,实际上一千人都不到。

    而且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剩下的那两千个名额,就被一些贪官吃了空响。

    一旦打仗,这些人毫无招架之力,半点战斗力都没有,见到敌人撒腿就跑。

    说好的决战,结果就是己方军队像是散养的牛羊一样,漫山遍野的逃跑。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临川被南方土司劫掠一空。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了,朱载晋只能亲自披衣挂帅,又开始招抚各类流寇,许诺他们加入自己后,不仅给钱,还给粮食。

    于是朱载晋就组织起来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全部用来对付南方的土司。

    刚开始的时候,南方土司隔三差五就来抢劫。

    朱载晋便颁布诏令,拉拢了一批愿意归属临川的土司。

    又运用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快了南方各地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各民族的矛盾消除和融合。

    当然了,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土司,朱载晋自然只能动用武力让他们听话。

    这一次,临川军队大获全胜,一举灭掉了大大小小数十个不听话的土司。

    抓获了土司头目十多个,朱载晋于是在王府接见了麾下将领们。

    将领们打了胜仗,一个两个高兴得不得了。

    刚进入王府大堂,众人便开始大声讨论起来,商量着接下来对土司的作战计划。

    一个个斗志昂扬。

    当然了,毕竟是武将,相互攀比那是常见的事儿。

    有些将领大声述说着自己此战一共斩杀了多少敌人,捕获了多少俘虏,缴获了多少器械。

    有的将领不善言辞,说不过别人,干脆直接脱掉盔甲,露出了如沟壑般的伤疤,以显示自己的战功赫赫。

    骄兵悍将,用来形容这些人再贴切不过了。

    这也是没办法儿的事儿,临川本来就是个穷苦之地,将领们几乎都没读过书。

    更不知道什么是礼节。

    好在这些人战斗力爆表,训练出来的士兵那也是个顶个的强,打几个土司完全不在话下。

    尤其是太尉孙立仁,原本是闽粤流窜的匪寇,手底下有两百多人。

    后来被朱载晋招安之后,朱载晋见他勇猛过人,作战有序,且为人刚强,便把他提拔为了临川的太尉。

    看着众将领们相互交谈比试,朱载晋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加以阻拦。

    朱载晋本来是要亲自带兵出征的,结果被大臣们阻拦,这才坐镇幕后指挥。

    这时,朱载晋突然开口说话:

    “哈哈哈哈,诸位将军辛苦了!此次出征,诸位不负众望一举收服南方大部分的土司,来来来!诸位不要客气!吃吧!”

    众人也都不是客气的主儿,二话不说直接抓起桌上的牛羊肉吃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朱载晋又道:

    “想当年,本王刚来临川那会儿,南方土司经常来抢劫,本王亲自率领两千兵马,翻山越岭历经五个日夜,直接把傅广河给干翻了!”

    傅广河,乃是宣慰土司,高山族人,麾下部队曾多达一万余人。

    众人听到朱载晋自卖自夸自吹自擂,大声叫好:

    “殿下威武!”

    朱载晋听了众人的夸赞,不由得大笑起来,旋即说道:

    “如今,咱们临川兵强马壮,士卒过万,库房充盈,南方的那些不听话的土司们,好日子到头了!”

    “本王意欲带领诸位将军一路打到最南边!诸位将军以为如何啊?”

    “哈哈哈哈!殿下所言极是!早该如此!”

    “殿下!末将愿作前锋!为大军开路!”

    “末将也愿作前锋!”

    诸位将领纷纷附议,朱载晋也跟着气氛吹了起来:

    “本王刚来临川继位的时候,全军刀械不过一千,长枪重弩更是没有。”

    “将士们都是拿着长茅冲锋陷阵,就这样,两个人才能分到一根长茅。”

    “后来本王给朝廷上奏折,请求朝廷拨给一些武器,诸位猜猜朝廷是怎么回应的?”

    “嘿!朝廷说要武器没有,要人没有,要钱更是没有!”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不到两年时间,咱们临川的部队有了,武器也有了,人也有了,钱也有了。”

    “要是没有这些家底,说实在的,本王还真不敢跟那些不要命的土司打仗。”

    “而且你们肯定不知道,本王第一次带兵出征的时候,竟然有人阻拦本王,本王便命人将他抓了起来去劳动改造。”

    “当本王拿下第一个土司的时候,他们的首领跪在本王跟前,不停的哭泣忏悔,说为什么没能早点投靠本王。”

    “呵!这些人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样的阿猫阿狗都想奉我为主?本王自然不会答应!”

    听朱载晋这么能吹,诸位将领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