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一个延续 » 安恩罗缇文学史讲学:后阿多尼斯时代与伤感主义-浮萍运动(部分)

安恩罗缇文学史讲学:后阿多尼斯时代与伤感主义-浮萍运动(部分)

    浮萍运动从15世纪初开始到15世纪中后叶结束。与许多艺术运动的情况一样,浮萍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彼时出身自安恩罗缇的阿多尼斯-阿蒙森与安恩罗缇的决裂所导致的。同时也由于阿多尼斯-阿蒙森是与安恩罗缇一国进行决裂,因此事件的影响对于安恩罗缇要远大于其他国家。也因为如此,安恩罗缇文学界的浮萍运动持续时间最为持久,同时对安恩罗缇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尽管浮萍运动是由于阿多尼斯-阿蒙森与安恩罗缇关系的破灭所直接导致的,但这场运动也深深影响了厄弗利亚的其他西方诸国。尤其是浮萍运动的一些技法和思想打破了流散时期文学的特点,将表达的重点从宗教,骑士,英雄主义转移到了个人与社会,国家等更为一个个体所不能影响的宏大系统的关系,以及个人身处其中的情感。

    福柯潘泽(Foucaultpendulum)曾经总结过厄弗利亚发展历程的特点,即特殊环境下频发的事件和产生的特殊个体都在影响整个世界的某些领域,或者说拖动世界中的历史,文学等领域的进程,将他们过早地带人下一个阶段。浮萍运动也是如此。它是如此古怪,打破了流散时代艺术的流畅性,往一段统一的循序递进的艺术发展史中加入了一个明显与众不同的时期,以至于后人继承它的遗产时会对当时风向的转变惊讶不已。

    阿多尼斯与安恩罗缇的断绝距今已经过去近四个世纪,但那件事件的影响却延续至今,这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当时的文学作品所造成的影响(今天如果你向某个安恩罗缇人问起后阿多尼斯时代,他们的话中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包括浮萍运动的文学)。

    谈及浮萍运动,我们首先要聊到的就是克莱西里(Collectivememory),浮萍运动的名称就是出自这位诗人的作品。这个词汇在克莱西里的作品中首先出现于《你是谁的阿多尼斯?》,但浮萍运动的浮萍实际来自于《这命运不定的时辰》,这也是他最为人知的作品,甚至一些句子已经成为了安恩罗缇的俗语。这位诗人并不是最先感受到文学流向的作家,但这位诗人在肖(shell)的鼓励下成为当时浮萍运动的旗手。1407年年初在一家叫做红鼻子猪的酒馆内,肖,克莱西里等人集结了有同样写作方向的作家,开始他们永垂不朽的功勋。

    就像我们会在课本上知道的那样,浮萍运动受到当时大部分作家的欢迎,而他们的作品又受到民众的欢迎。起先是安恩罗缇一国,接着便是其他国家的民众,普通作家,甚至著名作家(其中一部分人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为伟大的诗人的)。这些作品中的对于个人命运的感伤并不使人讨厌。它将一直深埋与厄弗利亚人民心中的悲苦一定程度地释放了出来,通过虚构故事或真实事件讨论个体面对社会巨大变动时感到无力等事件倾述了与早年流散时期文学完全不同的情感,使文学的重点又回到了“悲剧轴心”(比-巴塞尔(being-Basel)语)。

    后阿多尼斯时代跨度较长,但其中的文学精华几乎集中于浮萍运动之中。如果我们需要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了解浮萍运动的具体情况,对当时的几位名家作品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最有效率地获取知识。

    1.肖。这位诗人不是浮萍运动主要的成员,甚至不是浮萍运动代表诗人,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流散时期文学向浮萍运动文学的过渡。以他最知名的《内心困惑之谜》为例.......

    ........略

    讲师:绥德(sh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