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骑砍 » 六十二章 方腊使者

六十二章 方腊使者

    “太师不亏为朝中元老,连梁山贼寇的火炮了解的清清楚楚”

    赵佶称赞一声。

    “谢官家夸奖”

    蔡京听着心中总不是滋味,明明是夸人的话。

    但是因为他家被凌振给炮轰了,所有一股讽刺之感,家被炸了,是个人都要查一下对方是拿什么武器搞的。

    “高俅”

    “你作为太尉,有什么计谋没有”

    赵佶又转同看向高俅。

    “官家,臣推荐一人,乃是臣的堂弟,高廉,目前为高州知府”

    “他法术高超,熟读兵法,呼风唤雨,可控虎豹豺狼,召唤铁甲神兵,必然可以催毁梁山的火炮,击败梁山贼寇”

    看见赵佶问道自己的身上,高俅不敢大意,连忙回答道。

    “既然你弟弟乃是高人,为何不早点推荐”

    “朝着有如此良才,可解朕的忧患”

    赵佶顿时一喜,他本身就喜欢道法,高俅的弟弟乃是高人,就更加喜欢了。

    “既然如此,封高廉为节度使,练兵抹马,招募青壮,训练出一这精兵强将,调呼延灼为副将,再令火炮营,打造出一百门火炮,明年春天,讨伐梁山”

    赵佶下达命令。

    了解过火炮的威力之后,赵佶不再恐惧。

    现在朝中抽不出人手,和夏,辽,二国摩擦不断,京中禁军要防备,随时准备支援,不能动,只能再再训练一批了。

    当然,也可以调用地方土兵,但是在梁山的精锐人马前面,不够看,也就意义不大。

    现在的他,还没有老年的昏庸,孰轻孰重,还是能知道的。

    “对了,朝中大臣,有什么计策,推荐的人才,全部写一份奏折给朕,要是有奇才者,赏”

    “臣等遵旨”

    赵佶说完之后,众臣赶紧回应。

    “还有,将张爱卿召回朝廷”

    “朕要亲自问问怎么回事”

    赵佶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开始散朝。

    梁山击败朝廷的十万大军之后,一时间梁山的风头无已。

    来梁山入伙的青壮,豪杰,一批又一批,短短一个月,就有上万人来投,梁山上的总人数已经达到十几万之多。

    每天来梁山做生意的船只数以千计,五湖四海,商业繁华,梁山不夜城步入正轨。

    又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李烈大动土木,建造大量的娱乐产业,青楼,歌舞厅,沐浴店,赌船。

    加上李烈开的钱庄改名银行,免费贷款梁山民众贷款创业,赚了五五分,赔了算李烈的,没有技术,就去就是学校。

    李应这个商业鬼才,被封为商业将军,创办梁山投资局,主理梁山一切商业。

    在李烈的新想法,硬货物,加上李应的销售能力,梁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销金窟,日进斗金。

    朝廷和梁山进入一个暧昧的状态,李烈不出兵去攻击他,官员也不来攻击李烈,双方都需要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力量。

    “寨主哥哥,江南方腊派了使者,前来拜访”

    李烈正在聚义厅处理政务,就听见朱贵来报。

    “哦,方腊派人来见我”

    “有请”

    李烈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笑道。

    “这一段时间,方腊没少在他这里进货回去江南卖,算是他的大主顾”

    得到李烈的同意后,朱贵门口,带来一僧衣魁梧大汉和一身体高大的少年。

    “邓元觉”

    “方杰”

    “见过李寨主”

    二人抱拳开口说道。

    邓元觉,方杰,一个是江南方腊的元,另外一個则是他的侄子,兼大将,果然是威武不凡。

    “二位英雄难得来到此地。”

    “来人,上茶”

    李列摆了摆手,士兵给二人安排椅子。

    “不敢当”

    “当今江湖上,天下第一英雄,非李寨主不可”

    “在北蛟龙面前,不敢称英雄好汉也。”

    邓元觉回应道,声音粗犷,和花和尚,鲁智深有的一拼。

    而方杰,乃是少年模样,看到李烈不由得有一些拘谨,还有眼中的那一丝崇拜。

    现在江南并没有起事,对于李烈这种能够击败朝廷十万大军的好汉,又钱又有兵的势力,自然是无比的敬佩。

    “哈哈哈”

    “二位不必拘谨。”

    “这些时日以来,方教主身体可好?”

    李烈笑道。

    “教主一直身体安康,吃好,睡好。”

    “为教内事物繁多,不然的话一定前来梁山和李寨主一见。”

    邓元觉开口说道,李烈能够知道方腊的名字也不稀奇,毕竟作为江湖上北方的霸主,肯定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无妨,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想,有朝一日,方教主会和李某一见的”

    “不知道你们今天前来拜访我,是所谓何事啊”

    李烈端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眼睛撇向邓元觉。

    “不瞒李寨主”

    “今天来此,是有一事相求,我们长期进购贵寨的雪盐,低价分给教内的兄弟以及百姓。”

    “价格也极为合适”

    “但是,我们江南的教众过多,现在所购入的雪盐数量一直比较紧缺,希望能够加大货源。”

    邓元觉直接开门见山。

    “还少啊。”

    “我记得十天之前”

    “你们可是拉了十船的雪盐回去。”

    “都已经占到了梁山雪盐的30%,要那么多盐干什么”!

    李烈轻轻的喝了一口茶,眼珠子一转,似乎在想着什么。

    “哈哈”

    “不瞒李寨主,因为雪盐的质量比官方青盐高上一些。”

    “所以我们教众又得到了发展,人口一多,难免就不够。”

    “都是一些穷苦人家,吃不起官府的盐,教主又不忍看着教内的兄弟受苦。”

    “因此派我过来相谈”

    这些天拉回去的雪盐,自然是够用的。

    但是方腊想要存上一批,和官方打开价格战。

    进行大业上的谋划。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够对外泄露的。

    “既然如此”

    “大家同为江湖上的兄弟,我李某人讲义气的,愿意帮这个忙,是没有问题的。”

    “每一个月,我再准备十船的盐,给你们,如何”?

    既然方腊想要搞事情,李烈自然要加一把火。

    只有水混了,才能够摸鱼。

    宋朝目前可是真正的拥有百万大军,单凭他一个人支撑,可是非常吃力的。

    既然方腊想要为王先躯,这人要举双手双脚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