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虎啸仙途 » 第三十一章 准备迎敌

第三十一章 准备迎敌

    徐封之见来将少了一半还多,沉声说道:“都起来吧,想必还未到的那几位校尉与都尉已经战死了。”没想到这些梁国的精锐没有死在与南唐的交战中,却死在了皇位争夺的阴谋诡计中。

    “将军,如今西面只有数万人马,那狗日的熊太乙就坐镇在中军,我等杀出去片刻功夫就能取了他的狗头为兄弟报仇!”

    “是啊将军,何不杀出去。”

    “将军,我们都觉得坐以待毙并非良策。”

    “杀出去,我们一路杀到京城!”

    徐封之看着众将群情激奋,喝道:“住口!”

    扫视了一圈,见众将还能听自己的话,继续说道:“若你们还认我这个将军,就收起你们的抱怨,做好一个服从命令的的军人!如今京城大势已成,太子登基,新君继位,你我皆成了叛乱之臣,熊太乙已经从北方鹿城紧急调来了十万大军,南面还在陆续增加兵力,意图堵住我等南方的退路,是怕我等情急之下投了南唐,想把我们按在大梁境内消灭掉,哼,他们太小看玄甲军了,玄甲军从来只有战死没有降卒!为何那西面熊太乙坐镇的中军不增兵?恐怕就是想诱我等出城,不然你当他熊太乙真的不怕死不成!”

    众将听完点了点头,心中也不是真的不知道那熊太乙的诱敌之策,只是心中憋闷,玄甲军多年纵横,与南唐交战也从未吃过如此大亏,减员一半还多,如今只剩下了一万三千多人,如何能这些玄甲军将领咽下这口恶气。

    徐封之环顾一周说道:“熊太乙调兵前来绝非只是围了断我等的后路,想来是太子陈朔初临九五,为免夜长梦多,要尽早的吃掉我们。我断定明日熊太乙必会攻城,大家做好迎敌的准备吧。”

    说罢,与众将详细说起明日的对敌之策,直到深夜,众将才回去各自布置。

    等人都散去后,陈汤感叹道:“幸亏封之来的及时,我这胸无御敌之策,官职也仅是中郎将,若不是看在与我同袍两年的情分上,恐怕李庭芝这些人都未必肯给我面子,早就杀了出去。”

    徐封之轻轻拍了拍陈汤,也叹道:“如今哪还有什么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事到如今仍未听闻各地有勤王之师,恐怕太子已经谋划多年,做到了万全,我甚至怀疑多年前我父亲之死也与陈朔有关,也许当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陛下死在雍城,只是没想到被我父亲破坏了计划。”

    夜色褪去,东方欲晓,徐封之一夜未睡,目光离开了舆图,揉了揉太阳穴,吩咐道:“子符,传我将令,议事厅集合。”

    议事厅内玄甲军中校尉以上武将以及随军修士均已严阵以待,徐封之身着盔甲,腰挎太阿剑,缓步走到了主将位置,转头沉声说道:“诸位,现在局势大家都心知肚明,太子谋朝篡位,我等如今已成了逆臣叛将,天下在无我等的容身之所,这樊城守得到几时谁也不知,若是诸位中谁想离开,徐某绝不阻拦,绝无虚言,诸位与徐某共同征战多年,也知我徐某向来说话算话。”

    扫视完众将目光看向韩奔,这位司天监的洞玄境修士一路护送陈汤来到了樊城,如今任务已经完成,若是不愿趟这趟浑水,也不勉强,毕竟是洞玄境的修士,去别国也能随便谋一份不错的差事。

    韩奔见徐封之目光盯着自己,明白徐封之的意思,这是要让自己表态,起身抱拳说道:“韩某也不是那种软骨头之人,食陛下俸禄多年却是并未出多少力,受陛下派遣护送齐王世子来樊城,如今司天监已经土崩瓦解,王指挥使也是音信皆无,韩某打算与玄甲军共同进退,留在军中为徐将军做随军修士,不知徐将军可否同意?”

    “好!既然韩前辈如此说,徐某也不在客气,徐某的安危就劳烦韩前辈了。”

    说完看向众将说道:“既然在座诸位都无更好的去处,我就权当诸位愿意与徐某生死与共,听徐某的调遣了。”

    众将齐声回应:“我等愿追随将军!”

    “好!即刻收集城中所有可用的火油,即刻运往四面城墙。

    于津,令你摔五千玄甲等我号令于北门杀出,牵制敌军,听到鸣金立即收兵不准恋战。

    李庭芝,令你率领三千玄甲精骑,全部换上普通军士盔甲,待于津部与敌军交战之时,你率部冲出直奔北固山,那里存放在敌军粮草,限你一个时辰内将其全部烧掉后速速返回。

    宋彦召,令你率三千玄甲守住南门,城中所有滚木礌石箭矢等,皆凭你调用。

    张储,令你率一千五百玄甲守住东门,我料定熊太乙必从南门主攻,你于宋彦召可互相驰援。

    剩余玄甲军随我在西门会会熊太乙。

    所有人等我号令,违令者,斩!”

    众将齐齐起身抱拳:“遵命!”

    待众将出了议事厅,徐封之吩咐徐子符唤来了斥候贾中正,递给贾中正一封手书说道:“等我号令,你随李庭芝部后面出了城门一路往北,去北境将我的手书当面呈给恒国公。”说完拍了拍贾中正的肩头。

    而此时,一支带着信的箭矢从城中射出,扎在了城外不远处,没过多时,一名斥候捡起了箭矢,向着熊太乙的中军大营跑去。

    天色大明,旭日东升,徐封之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骑马的熊太乙,熊太乙今年大概五十多岁,官拜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品级比徐封之还稍高一些。

    梁国的武官品级延续前朝,只设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都尉、校尉、偏将六级,偏将以下不入品级,一品为大将军、大司马,二品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三品为中郎将、四品为都尉、五品为校尉、六品为偏将。

    熊太乙看见立于城头的徐封之大声大喊道:“封之贤侄,没想到你也在这樊城之中,贤侄可知陛下已经下旨,加封你为大将军,武将之首,让你速速回京复命,老夫可是羡慕的紧啊,贤侄何故与这些叛臣乱党混在了一起?”

    徐封之回道:“熊太乙,没看出来你堂堂的车骑将军,居然甘愿与太子谋逆篡位,就算他如今登基,也是得位不正,史书上也不会写他是顺位继承的,你才是叛臣!”

    熊太乙道:“贤侄这是说的什么话,什么正不正的,太子继承皇位在正常不过了,陛下已经下令,玄甲军若是投降,可以网开一面,不予追究,你不考虑自己,也要念在你父亲创立玄甲军的辛苦啊,何必无端端的全部葬送在这樊城。”

    “哦?太子既然如此慈悲放过玄甲军为何要派你来偷袭?”

    “咦,贤侄这是说的什么话,如今要叫陛下,陛下还未立太子呢,哪有什么太子。”

    熊太乙看着城上的徐封之嘴角微微上翘,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心中暗道这徐封之少年得志,骄狂不可一世,且看你今日如何栽在老夫手中。

    时机已到,徐封之目光一凝,不在与熊太乙斗嘴,吩咐左右发出号令,东、南、北三门玄甲已经等待多时,号令一起,立即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