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虎啸仙途 » 第二十二章 做个权臣吧

第二十二章 做个权臣吧

    二人聊了半天,都在自说自话,谁也不肯先回答对方的问题。

    沉默了一会,放下手中茶盏的沈知遇忽然问道:“你可还记得你娘亲的闺名?”

    徐封之一愣,面有愠怒,不明白这沈知遇到底怎么回事,无缘无故提起他已故的母亲是何意。

    看到徐封之眉头微皱,已有不悦,沈知遇继续追问道:“你可觉得你娘的闺名与我名字有些相似?”

    沈知遇不提起,徐封之还没往这方面想,母亲闺名沈知忆,侯府中少有人知晓。沈知遇,沈知忆,他心中已掀起了惊涛飓浪,母亲在世时曾听她提起过,有一位舅舅,但由于种种原因,断了往来,其他并未细说。后来母亲病逝时他并未在身边,也一直不知道这个舅舅是谁,是真是假,如今听沈知遇如此一问,结合母亲说过的话,心中顿时震惊,满眼的不可置信看着沈知遇说道:“您是?”

    沈知遇笑道:“看来我这妹妹还是对你提起过的。”说完从怀中取出了一方玉佩,走到徐封之近前,提给了他。

    看着手中的玉佩,徐封之也从怀中拿出一方一模一样的玉佩,上雕云纹,下刻沈字,这是他的母亲沈知忆的贴身玉佩,看着两块玉佩,心情无比复杂,对着沈知遇纳头便拜,沈知遇连忙扶住他,大声笑道:“好好好!哈哈!虎父无犬子,徐锦年有个好儿子,我妹妹有个好儿子!”

    二十多年前,沈知遇还未崛起之时,涪水关一战梁晋联合抗唐,徐锦年与沈知遇同为先锋,二人帐下相识,惺惺相惜,而沈知遇的妹妹沈知忆正巧随军,两人在相处下渐渐生情,涪水关一战结束后,两人便私定了终身,同时也遭到了沈知遇及沈家的强烈反对,两国虽然现在联盟,但国家之间又哪有永久的和平,万一哪天兵戎相见又当如何,可沈知忆就是个固执的性格,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非徐锦年不嫁,最后闹的与沈家断了关系,从此在无往来,而嫁给徐锦年后,也从未对外提起出身来历,只说是寻常人家女子。

    事实证明沈知忆的选择并没有错,徐锦年一生只娶了她沈知忆一人,并未纳妾,北梁皇帝曾赏赐美妾都被徐锦年拒绝。

    徐封之听完沈知遇的讲述,问道:“舅父,可我母亲为何不直接告诉我呢?”

    坐在他身旁的沈知遇搓着手中的铁球,叹了口气说道:“可能你母亲觉得告不告诉你其实都无关紧要,毕竟十几年没有了来往,你那母亲是个倔脾气,当年一气之下与沈家断绝了关系,给家中父母气的大病了一场,她也在没有和家中联系过,当时我也十分气愤,只当是没有这个妹妹。她生下你之后没多久,也曾派人与我送过书信,我当时还在气头上,当着来人的面当场焚毁了信,并且说了些狠话,想来应该是那时伤了她的心,此后便在没有派人来过了。后来没过多久,我升任了郡守,趁着朝中内乱之际,我趁势而起,打下如今的家业。等到后来想通了,原谅了你母亲,也曾派人给你母亲送过书信,我这衡阳郡,退可入北梁,进可直插京都邺城,徐锦年执掌玄甲军镇守雍城与我不过几日的路程,这层关系隐藏起来也好,若是被两国朝中知晓,必遭猜忌。”

    沈知遇看着他,又一次认真问道:“这回我在问你,你可曾想过,你父亲是否是被人设计害死的呢?”

    徐封之正色道:“不瞒舅父,想过却是想过,但是却不太相信陛下会做出此事,毕竟当年的情况,杀我父亲犹如自断一臂,更会丢了雍城,我确实不太相信陛下会用自己性命做饵,行此昏庸之事。”

    沈知遇摇了摇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没想过,一座城丢了就丢了,过几年在拿回来就是,玄甲军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吃的香甜,睡的安慰。你三万玄甲军战力甚至要超过南唐的五万虎豹骑,你以为南唐怕,东晋怕,北梁的陛下就不怕吗,徐锦年但凡有一丝反心,兵指京城,何人可挡?你北梁几百年前的开国皇帝是如何得来的皇位?不是被部下黄袍加身吗?”

    “可是我相信陛下不会...”徐封之犹豫道。

    沈知遇冷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可是什么,可是你们那皇帝陛下封你为平南将军?可是他同意你统领玄甲为父报仇?我早已查明,当年雍城被伏,是有人提前透露了徐锦年的行进路线,才让高思继提前设下了埋伏。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就是你们的皇帝陛下,但他却是最值得怀疑的,毕竟徐锦年一死,你还年幼,玄甲军自然就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说道最后,沈知遇声音越来越大,厉声呵斥:“还有,别以为你们那位陛下真的对你有多好,你以为你斩杀高思继之后,他的随军修士为何不见了,又是为何你的随军修士先你一步回了京城,若不是我在你回京的路上派人暗杀了南唐那两名洞玄境修士,你如今焉有命在!你一个堂堂平南将军,边关大捷,得胜回京,为何身旁连一个洞玄境高手保护都没有,你以为这是为什么!糊涂!”说完,起身重重的拍了一下椅子扶手,椅子应声炸碎。

    徐封之瘫坐在了椅子上,双目紧闭,一时间难以接受,亏他还认为自己有多骁勇善战,若不是舅父暗中出手,他恐怕已经在奈何桥走上一遭了,当年出征时陛下也确实派了两名洞玄境的随军修士,只是夺回三城,南唐退兵后,这两名修士便提前回了京城,当时并未考虑太多,毕竟几国之间都有默契,随军修士只负责主帅安全,防止主帅在阵前被修士刺杀,却没想到当时截杀他的不只是高思继的护卫七煞,还有南唐的那两名洞玄境的随军修士。

    老侯爷徐锦年死后,陛下一直对他颇为照顾,舅父怀疑陛下有他的理由,他相信陛下也有自己的道理,或许朝中有人想让他死,但是绝不会是陛下。

    沈知遇也知道今天说了这么多,他一时间也难以消化,也不催促他,回到主位太师椅上坐下,招呼苏小小前来奉茶,喝了几口茶,语气缓和的说道:“算了,同你讲这些也不是一定要让你相信我的话,只是想要告诉你伴君如伴虎,不要把性命交给别人主宰,如今的你,本钱太少了,太危险。得知你回了北梁京都,我已派人与你联系,却扑了个空,说你在游历江湖,今天碰巧遇见了你,便想与你说一说,回到北梁后,想办法抓住玄甲军,不是让你谋反,是让你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这样才别人才不敢轻易动你,你才不至于被人任意宰割,懂吗?”

    徐封之缓缓的睁开双眼,站起身对着沈知遇恭敬施了一礼,“多谢舅父教我,封之谨记。”

    沈知遇傲然道:“就像如今的我,朝中各个都在骂我,拥兵自重,恃强骄横,不受约束,那又如何,他们也只敢在背后说说而已,谁又敢当着我的面放肆。”

    沈知遇说的确实没错,他如今在朝中无权无势,手中无兵,帐下无将,确实应该为以后做些打算了,做一个忠臣,更要做一个权臣,修炼不是唯一,想要做到让凡人过得安稳,让人间少受战乱之苦,一个人的修为在高又如何,仅凭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若是在数十万铁骑面前,就是地仙境也要暂避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