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你曾立于虚妄之巅 » 永夜镇(四)

永夜镇(四)

    “每月5日,小镇都会举行特殊的仪式,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混入其中参与的办法。只是这个月,这仪式似乎有些不同。”

    殷河已经在这破地方待了足足两天,这些日子他只能东躲西藏,勉强能够活下来。

    如果不出他意料,他所处的节点可能相对较早。

    根据笔记上的一些提示,他现在已经顺利联系到了与自己一同调查的队友,或许这次特殊的仪式就是他们的机会。

    只是,他现在还没想到要以什么理由,在什么时间找到邮递员寄出那封邮件,又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在进入小镇之前所谓的讨论意义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在逗他们玩,对他们的帮助甚微。

    邮差再一次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殷河几乎每一天都能在这个节点遇到他,但姜汶拿到邮递员身份大概率是在信封丢失的那段时间。

    姜汶之前是怎么说来着,报纸……对了,姜汶提到过邮递员每日要购买报纸。

    所以自己想要利用邮递员,必然需要知道邮递员每日买报纸的事情。

    所以自己的视角按理来说,这个唯一每日都可以见到邮递员的时间,是可以看到邮递员购买报纸的。

    可他等了两天,也没有看到卖报纸人的踪迹。

    莫非.....

    殷河突然想到了什么,从自己脏兮兮的包里翻找着。

    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可就在自己看到那沓厚厚的报纸时,不由得背后一凉。

    如果自己没有发现这一点,后续的情节就会完全崩坏,故事发展走向完全未知。而如果不存在后续的那些故事,进入其中的人,或许会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甚至直接被抹杀。

    小镇之中不存在卖报纸的人,那个通过卖报纸来进一步引发邮递员对外界好奇的人,正是拥有“空白”身份的人。

    可为什么必须是这个邮递员呢?这邮递员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殷河还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身体却依然在行动了。他卡着邮递员的视线死角,悄悄走了出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带上帽子和口罩,将整张脸遮了起来。

    而他也很快吸引了邮递员的注意。

    这里似乎并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甚至没有报纸,邮递员此时才因为那些外来人萌发出好奇,自然一眼能看到这不属于镇子里的东西。

    只是,即使这样发展已经相对合理了,他依然不知道这报纸在最后为什么会纪录在小镇中发生的事。

    殷河浏览了一遍手中的报纸。未来的报纸必然不可能出现在现在,或许他手中的报纸曾被有心之人替换?

    “真是太感谢了!”

    邮递员递过几枚乳白色的块状物,殷河没有显出异常,接过了这些东西。

    这地方当真离奇到这种地步?这实在太颠覆殷河的认知了,他们这里甚至没有发展金属货币吗?

    这乳白色的块状物材质不明,如果说是在别处,殷河只当是贝壳或者兽牙。

    可在知道这地方可能有食人之癖后,殷河愈发觉得手中是打磨好的属于人类的牙齿。

    殷河目送邮递员骑着那个老式自行车离开,又将身影藏于黑暗之中。

    最近的巡查,越来越严格了,真不知道自己还能躲多久......

    “哥!你回来了!”

    邮递员刚把车子停好,看到站在家门口的青年,慌忙将报纸团一团塞入包里。

    青年发觉了邮递员的小动作,盯着邮递员的背包,神色晦暗不明。

    似乎是青年的反应过于冷漠,邮递员也察觉到了不对,眼神逐渐慌乱。青年转而一笑,驱散了诡异的氛围。

    “没事,只是在想,这路上的巡查越来越多了。”

    邮递员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的挪到门前,打开了大门。

    “唉,哥你以后可不能这么吓我。你一直在外面,怎么这都忘啦,最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百家宴’。”

    青年不露声色的笑了下,看来,自己的猜对了。

    崔耀的话提醒了他,这旅客或许不是旅游至此,而是本就在这里。而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可以选择来到镇上的这个节点,最大程度保证信息量。

    “百家宴每月都有,怎么这次这么隆重?”

    邮递员讪笑,看来靠自己还是瞒不住哥哥的。

    “之前镇长来过家里,和我说是这一次要举办百年一次的祭祀仪式,反复强调了重要性,还不让我和你说,说你毕竟是在外面待了很久了。”

    阮淮倒也听姜汶说了这个邮递员的故事,却没想到这邮递员看起来这么单纯。如果这邮递员不是在做表面功夫,那其中可大有玄机。

    这地方竟然还能培养出这么单纯的人?而镇长又为什么要将祭祀的事告诉他?

    或许,这邮递员本身就是被培养出的类似祭品的存在,从出生时命运就已经被撰写好了。

    “阿楠回来了。”

    一进门,一股饭菜的香气飘来,带来直冲头皮的享受。一对双鬓斑白的夫妻在厨房中忙碌着,彼此配合的默契有佳。

    女人抬眼,看到阿楠身边站着的青年,神情有些恍惚,急忙忙地将手中的事做完,便将厨房全权交予男人,自己来迎接多年未见的儿子。

    女人脸上堆着笑容,满心满眼都是喜悦,上下打量着青年。

    “真是长大了,真是长大了......”

    女人说着,脸上还挂着笑,却不住地哽咽起来,红了眼眶。

    “回来就好,你这孩子,走那么远,连封信都不往回送。”

    男人此时将菜端上了桌子,摘下手套,擦去女人脸上划过的泪珠。

    “孩子刚回来,还没歇脚,高兴点儿,咱们一家人一起吃顿饭。”

    阿楠也被这种情绪感染了,最初只是见到哥回来觉得高兴,现在却也眼眶含泪。

    如此温馨的一幕,只可惜额这里还有与这一切格格不入的只有面色僵硬的阮淮。

    阮淮盯着厨房砧板上的一团辨不出部位的肉泥,其中甚至混着碎骨和内脏的碎屑,一阵阵恶心从胃部翻上来。桌上摆着的菜竟都是半生不熟,仍然挂着血丝。

    “哥,你可赶上好时候了,这是镇长专门给咱们家送的。我还没成年,他们都不允许我吃,爸妈肯定巴不得全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