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演义成就肌肉谋圣 » 第19章 小沛发展方案

第19章 小沛发展方案

    对于张闿抓捕行动造成的蝴蝶效应,李盛当前是不甚清楚的。当前,李盛关注的重点还是聚焦于如何发展小沛,帮助刘备掌控豫州上。

    “温恭,这次你从陶刺史那里要来了千余马匹,我们如今也有了曹嵩随身携带的大批辎重,在钱粮军械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十分充足了,你可真是大功一件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使君莫要谬赞。当前我们仍然困守小沛,虽然军械钱粮充足,但是基本盘还是太小,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以发展自身为主。而且曹操吃了这么一个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后一定会再次攻伐徐州的,我们可要多做准备呀!”

    面对刘备的赞美,李盛还是没有昏了头的。毕竟,按照李盛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曹操肯定会攻打徐州,曹操就将徐州视为囊中之物了。

    而以刘备现在的实力,很难说在徐州之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要知道曹操之后可是会被吕布偷袭的,要是抓不住这么个机会,光凭徐州这个四战之地,刘备要发展起来,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温恭所言极是,之前我记得之前你也曾说过,我们发展小沛,最重要的便是人才与人口,现在以你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啊?”

    “人口方面,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我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局势,当前我们所能做的,便是西和刘宠,北吞鲁国梁国,刘宠号称带甲十万,有了他的精锐之军相助,面对曹操的大军,我们也必然不会逊色。”

    “北边的鲁国国相陈逸,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而且鲁国夹在徐州和兖州之间,周围不可能有人能支援,只要请一上将出马,鲁国必然是我们的囊中之物。而梁国国相空悬,也是我们出兵的好机会。”

    对于当前兖州的情况,李盛在与田豫、简雍商量之后,还是有了些看法的。毕竟李盛在后世还是玩了很多战略游戏,看过很多大佬吹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嘛。稍微总结了一下周围的战略形势,便有了发展的基本路径。

    “温恭所言,确实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可以发展的方向,只是我们如果擅自兼并周围,到时候不管是朝廷出手,还是曹操袁术干涉,对于我们来说,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啊。”

    但对于李盛的发展规划,刘备还是心存疑虑的。当前的大汉朝廷,可远远没有到之后崩溃的程度,对于地方军阀来说,还是余威犹存的,不然也不会出现,之后袁术称帝,周围众人共击之的场景。

    “使君,如今朝廷暗弱军阀割据,正是需要像使君这样的汉室宗亲去拯救朝廷,挽狂澜于即倒。如果使君不去做这些事情,待到曹操、袁术等人统一周边,到那个时候,即便是使君想要匡扶汉室,也是有心无力啊。”

    “另外,曹操刚刚讨伐完徐州粮草,尚未准备充足,如今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干涉周边的事物,而袁术当前关切的重点还在扬州地区,我们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控制豫州,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好吧,就依你所言,那我准备让国让和宪和,分别担任鲁国相和梁国相,不知温恭有何看法?或者温恭你对于担任国相有什么想法么?”

    “让国让他们去当便是,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的,我还是留在使君身边出谋划策,这是我的强项。”

    面对刘备的殷切希望,李盛连忙摆了摆手,自己这半吊子水平,光出划谋略都有些问题,更别说当个国相,管管政治了。对于李盛来说,还是呆在家里,天天和小丝她们一起摸鱼最快乐。

    “既然如此,那之后我便让云长翼德整备兵马,准备接管鲁国和梁国。除了吞并周围之外,温恭对于流民的吸纳安置,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使君,曹操入侵之危迫在眉睫,安置流民进行开垦,需要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只有撑过了曹操的下次攻击,我们才有多余的时间去准备这些事情,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李盛摇了摇头,对于人口问题,按道理来说,这时候李盛应该祭出穿越者在粮食方面的两大武器,屯田制和曲辕犁。

    但是一方面,当前留下的时间确实不多,李盛依稀记得自己玩三国志的时候,194年就是曹操打徐州的剧情触发点。那不管曹操到底打了几次徐州,反正在194年这件事情怎么都要结束的,所以留给刘备军的时间着实不多,你屯田好歹也要屯个一年半载才有效果嘛。

    另一方面,李盛对于曲辕犁就知道个名字,虽然中学时期历史教科书上有关于曲辕犁的图片,但那玩意儿谁记得住啊?

    所以虽然李盛向负责打造农具的师傅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那个师傅也有些触动,但制作曲辕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怎么都要好几个月的实验了。

    “那在人口方面就到这里,温恭之前说到要招揽人才,如今,我作为豫州刺史,也有了征辟人才的权利,不知温恭可有故旧推荐,我也好见识见识其他大才啊。”

    “嗯…人才嘛,这个确实是个问题。”

    对于征辟人才这个问题,其实李盛倒是知道很多备选选项,不过这些人都是,李盛认得他,他不认得李盛。要是刘备直接去征辟,还真不见得能征辟过来。

    就像徐州还没有跑掉的张昭、张纮,还在家里面招募壮丁的鲁肃,这些都是李盛的备选,李盛也准备在之后有空的时候都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拉拢一些迪化谋士来,不然有些问题,光凭田豫和简雍两个,确实很难编出来。

    不过招揽这些人,怎么都要等到曹操攻击徐州之后了。现在的李盛,着实没有空一个一个去找。

    于是李盛脑海之中,浮现出另了一个名将的名字,陈到。这位从刘备豫州时期就一直跟随的亲卫将领,在史书上的评价,可是仅仅次于赵云些许,要是能够把他招揽过来,之后对抗曹操,在军事层面就更有把握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看来温恭也有些想法,不如我们都将此人所姓写在纸上,看看我们二人是不是心意相通啊。”

    本章涉及史料:没有

    不容易啊,终于有一章没有史料的。说实在,作者很多史料记得是记得,主要是不好找,有时候找半天都找不到,最后码正文半小时,找资料找了一个小时多,太离谱了,要是能够之间导入脑内资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