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演义成就肌肉谋圣 » 第1章 别人研究儒家,你研究的武术家?

第1章 别人研究儒家,你研究的武术家?

    初平四年春,公元194年。

    莒县门前,李盛身着一席儒士长袍,手执白羽扇,站立门前,脑海中不断畅想着,日后担任刘备谋主,挥斥方遒的场景。

    自己左关羽、右张飞,令旗一指,便是樯橹灰飞烟灭,如何能不让人激动啊。

    不过要是周围的士兵们没有窃窃私语就更好了。

    “我去,这家伙咋这么壮啊,这身材都快赶上张司马了。”

    “就是、就是,这胳膊横起来,怕是站匹马都有可能。”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孔子能够周游列国,说服众人,今天我算是明白了。要是每个儒生都长这样,谁能不听劝。”

    “确实,这家伙要是站我面前,就算他说他是我爹,我也不敢反对啊。”

    “喂,你们真的去汇报了吗,怎么还没有人过来呢?”

    虽然如今方才入春,天气不是十分炎热,但长时间在太阳下站着,李盛也不免有些烦躁。

    更加上周围的士兵们,都像看马戏团的猴子一样看着自己,李盛感觉自己的耐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耐烦的挥动着白羽扇,向周围士兵问道。

    而周围的士兵们,看着在李盛随意挥动下,直接碎了半截的白羽扇,连忙都躲了开来,生怕这个九尺儒生,下一秒就把自己脑袋也给变成半截了。

    “来了,来了,不远处就是刺史他们的军队了!”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传来,听到的士兵们如临大赦,像躲瘟神一样都躲到了一旁,让出了一条道路来。

    李盛顺着方向看去,只见一只显得有些杂乱的军队正在官道上行军,军队前方一杆大旗挺立,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田字。

    “田字旗?不是刘备么,怎么打的是田字旗呢?”

    与此同时,军队领头之处,只见得有两位身穿玄甲,头戴铁胄,骑乘白马的武将正在交流。

    “玄德,前方那座县城是哪座县城,我等可到了徐州地界?”

    居右那位将领,听见左边将领问道,连忙从甲胄中取出一份地图来,观察了一下周围地势情况,回答说道。

    “伯枝兄,此地应该是莒县,琅琊国地界,我等已入徐州。不过琅琊王仍在,此地陶恭祖应该还鞭长莫及,可能还要前进些许路程才能有所补给,还需抓紧赶路啊。”

    “嗯,传令下去,加速行军,我们一定要在曹操攻克郯城之前赶到,不能让曹操把徐州也给拿下来。”

    回答之将两耳垂肩、面如冠玉,又被称作玄德,显然便是大名鼎鼎的汉昭烈帝刘备。

    至于另一员将领,手执长枪,居前而行,自然是现在刘备的顶头上司,青州刺史田楷。

    二人前些日子接到了徐州刺史陶谦的救援信,信中言明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抵御不及,只能派遣使者求援青州。

    当时陶谦还是公孙瓒的盟友,作为公孙瓒手下大将的田楷对于盟友的求援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带领着青州军便动身来援,也就有了今日救援行军之事。

    “报!田刺史,前方有一人拦路,自称是琅琊名士前来投军,就在前方莒县。”

    正在田、刘二人交流之际,一斥候来报,打断了二人的交流。

    田楷闻言大喜,连忙对刘备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玄德,果然曹操行屠城之举就是失了民心,没想到我们刚来徐州就有名士相投,实在是大好事啊!玄德走,我们赶紧去迎接一下。”

    刘备听见此话也是十分高兴,公孙瓒手下战将众多,但能够出谋划策的却没有多少,现在能够提供些意见的就只有田豫田国让算是一个。

    所以听见有名士来投,二人如何能够不喜。

    只是二人欣喜之下,却没有注意到那斥候面色有些奇怪,似乎还有什么没有汇报出来。

    过了一小会,求贤若渴的田刘二人终于到了李盛面前,二人身上盔甲凛凛作响,吸引了前方众人的注意。

    李盛也闻声看去,前面一人耳朵奇大,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刘备。

    另一个人李盛没有认出来,这不戴绿帽子,脸也不红,显然不是关羽。

    但也没有很黑,长很多胡子,看起来也不像张飞,更何况身高最多只能达到自己下巴,也不太可能是赵云这样的勇将啊?

    “嗯,懂了,多半是哪个路人甲将军,不理他便是。”

    李盛暗自点了点头,心里下了判断,然后便迎接了上去。

    “哈哈哈哈哈哈这位必然是刘使君吧,在下听闻使君到此,专程过来等候,就想加入使君队伍,帮助使君建功立业!”

    但李盛热情异常,换来的却是良久的沉默,他们三人就在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过了半晌之后,刘备才开口说道。

    “这位......壮士,我不过是平原相,担不得使君这一称呼。我旁边这位才是田使君,你要投军应该对他说才是。”

    听到刘备如此言语,李盛才知道自己搞错了,连忙转过头来看向了旁边的田楷。

    田楷之前看见李盛一上来先找刘备不找自己,脸已经是黑了一半,自己才是这支部队的老大好吧,怎么还能找错的。

    更何况李盛膀大腰圆、身高九尺,一看就是个猛将之才,身上的儒生服装穿着都快要被满身的肌肉给撑爆开了,你告诉我这是琅琊名士?

    别的名士研究的是儒家、法家,你研究的是武术家是吧?

    不过田楷看着面前的李盛最终还是没有发作起来,自己这一行人前去援助陶谦,肯定还是实力越强越好。

    虽然李盛看起来脑子有点不聪明的样子,但就凭这身材,冲锋陷阵肯定是一把好手,要是招揽下来为将,也是不错。

    于是田楷强压怒火,对着李盛说道。

    “无妨无妨,这位壮士身处琅琊,不知我青州情况也属正常,我们可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伤了人家的拳拳报国之心啊。”

    “我看壮士颇具勇力,身材魁梧,来我帐下当一个都伯如何?”

    然后他就看见李盛露出了一副看白痴的样子。

    “呃...这位田使君,可能你先前没有听清楚,我来这里是为了当谋士的,不是来当军官的,你们这帐下缺啥幕僚么?”

    听到李盛这番言语,田楷嘴角不住抽动,只感觉自己心中怒火翻腾,脑海中只想拔剑而出,把面前这个不敬使君的家伙砍成十七八段的。

    不过田楷手刚摸到佩剑剑柄,想了想自己和李盛的身材差距,又默默的把剑放了回去,在心中不断默念道。

    “生气是魔鬼,我是使君要有城府,礼贤下士才是我应该做的,不能动怒......毕竟这真打起来,怕是一下就被撂倒了。”

    本章涉及史料:

    1.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既到,谦以丹阳兵四千益先主......

    2.吴书:(曹操)乃进攻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就谦。

    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兴平元年(194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所过多所残戮。

    据史书中描写,田刘二人是因为曹操屠杀彭城而救援的,曹操在第二次攻击徐州时走的是北方东海地区,压根就没有经过彭城,所以田刘二人应该是曹操第一次伐徐州来援。

    另外在史书上,未存田刘联军与曹操一伐徐州交战的记载。刘备一到徐州陶谦就给了四千兵马给刘备,先不说曹操陶谦交战时,陶谦有没有空余直接掏出四千丹阳精兵。

    就算是作战时紧急调遣,要是曹操还在,按理也应该有交战记录,之前史料显示,刘备在曹操第二次攻击时,就留下了交战记录。

    所以作者猜测,应该是曹操前脚刚走,刘备就到了徐州,之后陶谦怕曹操再次来犯,于是拨了四千丹阳精兵给刘备防守,于是设定田刘来援时间为194年春,即曹操退兵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