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少君很温柔 » 第三章抢人,抢粮

第三章抢人,抢粮

    朱九起身巧妙的避过朱潜的弟子礼。

    少君,你看你知道错了,确依然犯错。

    九叔我明白你的意思,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礼与你我身份无关,是你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你今日便是我师,我施一礼也无可厚非。

    好了,少君我们不说这个,您在此安歇,我自去军中看看,将符合您条件的俘虏都挑出来,将他们分开看押,明日就押解武安县。

    好的!有劳九叔了!祖父临行前给应该和他们交代过,俘虏优先我们挑选的。

    来人,朱潜对着门外大喊一声,中气十足。

    不多时,一身黑色深衣小厮跑入房中,因为身体太过瘦弱,支撑不起身上的衣服,看起来像猴一样,是朱潜从流民的死人堆里扒出来的,救过来以后就一直跟着他。

    少君,您有什么吩咐

    去无忧军营,让杨波带一队人去俘虏营辅助九叔挑人,顺便通知朱福,和朱禄过来。

    是,少主。

    猴子,像模像样作揖行礼后,转身就跑。

    猴子的礼仪看起来滑稽又搞笑,朱潜也没理会,只看的朱九嘴角直抽抽。

    九叔他还是个孩子,都是苦哈哈出生,来我身边也不过月余,谁能教他那些东西,能成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等彻底安顿下来,我把他丢给你,你帮我好好教教。

    福禄寿喜,你怎么不用,身边随时跟这么个东西像什么样子。

    福禄寿喜,现在都我的左膀右臂,用他们做这些,大材小用了。

    见朱九还想继续说下去,朱潜赶紧转移话题问道!

    九叔,现在俘虏们还是每日一顿饭吗?

    是!

    那好,今日你挑出来的人,你告诉他们,从明天开始一天两顿,但是要他们提供籍贯,家里丁口情况,只要是交州本地人,或者愿意举家迁移至交州的我们都接受,让书吏登记造册。

    要提前和他们说清楚,可以不选择,只要选了我们,就得遵守我的规矩,慌报,虚报者斩,无故闹事者斩,中途逃跑者斩。

    朱潜再次将朱九茶杯斟满,端起自己的茶盏,一口饮尽。

    朱九当然不懂这送客的规矩,但也明白今天的任务应该就这些了。

    少君,老奴告退,说完理袍正冠拱手作揖,后退三步,转身出了房门。

    看这老头背影,朱潜一脸的无奈,老头这是在给他上眼药呢!

    随即自己也起身,伸伸懒腰,在房中不停的踱步,增加身体血液循环,时而看看庭院风景。

    这是一座标准的汉代四合院,围墙将整个庭院分为田字型,分东西两路大门位于西南,穿过类似垂花门的穿堂,就是住宅的主院,三开间堂屋,朱潜现在就位于此地。

    堂屋为抬梁式木质架构,山墙上的立柱,横梁,童柱及弯曲的斗拱都由整木榫卯连接。

    穿过侧门就是东院,仆人,水井,和庖厨都在那里,东院角落有一座三层高的阁楼,院子占地一亩地左右,是城中为数不多的完整院落。

    朱潜是有军职的,他现在的官职是军侯,虽然朝廷不认,按汉军制,他应该有两百人编制,实际远超于此,他自己从扬州带出来的人就超过两千人,这些人大多都是两年来他收容的流民中的青壮劳力。

    这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明目张胆迁徙人口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这些人只需要在此扎下根以后,再让人以投奔亲友的方式开据路引,扬州剩下的人就可以慢慢转移到交趾。

    朱儁的队伍中也有很多他塞进去的私货,只是现在是战时,他们不能当逃兵,现在只能为祖父效力,朱潜知道朱儁的私军很快就会被朝廷下令解散。

    那时他就会有超过三千人的青壮,如果还能将祖父的私军忽悠一些人留下来,现在想想都留口水。

    两年来,朱潜培养过三只队伍,无忧,无影,和十二卫。

    无忧是平民队伍,所有的流民二十四到三十八岁的青壮收容过来自动成为无忧军人,每天早晨训练一个时辰,然后种地,劈柴,挑水,开垦荒地,偶尔护送些送商队。

    无影是精挑细选职业军人,都是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纪,每日什么也不干,只管训练,周峰最早一批的学生就是他们,无影的伙食标准也远超无忧军,朱潜已经拼尽全力,也只能养活四百五十人。

    十二卫则是亲军,是朱潜从无影中选出来最强的十二个人,读书识字只是基础,他们的体能也是用现代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两年来虽然还只是皮毛,无论彼此配合,还是单兵作战能力都无可挑剔。

    朱潜走出堂屋,站在门廊前的台阶上,天空的云已经开始发白,雨丝越下越稀疏,想来这雨已经下到头了。

    这是他前世最喜欢的天气,但现在不见得还那么喜欢,前世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空气浑浊不堪,雨水洗涤过后的空气,才能始人身心舒畅,现在的他需要靠天吃饭,所以他更希望老天能给他几分薄面。

    古人总是有底线的,无论敌对势力打死打活,都不故意毁坏粮食。

    七月的尾巴,到处都是快要成熟的稻谷,现在多半都以是无主之物,朱潜想着去抢收那些粮食,无论是有主的,还是无主的,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至于周边百姓,无忧大军欢迎你,现在不是讲仁义道德的时候,只有控制住了粮食,他才能真正了解最真实的人口情况。

    大约半个时辰,朱福,朱禄同时进入庭院,朱禄是朱家大管家朱青最小的儿子和朱潜同岁,朱福是朱家外事管家朱白的二儿子,比朱潜大六岁,今年二十一岁,朱寿与朱福同岁。

    朱潜五岁那年,祖父分了四个人给朱潜做伴当,那时他们还叫,二狗,石头,愣子,狗子。

    朱潜开始读书以后,先生讲到福禄寿喜,朱潜很是喜欢,就给自己的狗腿子们作了名,祖父觉得吉利,也就没有反对,自此朱潜身边就多了四大功德。

    朱福,朱寿是武陪,是陪着朱潜练武的,所以年龄大了些。

    朱喜,朱禄是文陪,是朱潜的书童,

    二人都是一身短打装扮,手中拿着横刀,是朱潜特地找铁匠改造的,是队长以上的人才能拥有的,至于普通的队员,依然是汉制环首刀。

    二人单膝跪地,横刀直握,标准的军礼。

    少君,二人异口同声道!

    都起来吧!

    朱福,无影现在城中还剩多少人?

    回少君,无影有十五个小队在武安县驻扎,前院有五个小队驻守,城中十个小队协防,还有十五个小队在营中修整。

    将无影的人调整一下,将城中协防的小队都撤了,现在城中不需要那么多人。

    二十五个无影小队合成五个大队,每队协同一个无忧大队,押送一批俘虏去武安县,并协助九叔安置俘虏。到了武安县以后,就地驻扎。

    是,少君!

    朱禄,你去工匠营安排木匠,制作打粮的半桶,有人在扬州做过,让熟手带着生手做,这雨该是下不了多久了,为天晴以后,抢收粮食做好准备

    是,少君。

    就先如此安排,你们都各自去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