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 第四十二章 一跃成为最大地主

第四十二章 一跃成为最大地主

    等安抚好众人,李弘又对杨戌说道:“狗子你去城里把师爷带过来,去之前换身衣服,就说黄老爷有请,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

    杨戌点头称是,随后便去换衣服。

    这项决定也有很大风险。

    杨戌的战斗力众人都是见识过的,众人都怕得紧,但是一旦等杨戌走了,保不齐有人见财起意。

    要不是李弘现在实在无人可用,只能让杨戌去城里请师爷,才不会这么冒险。

    好在众人不敢再生什么乱子。

    但是李弘还需要他们继续杀,他又对众佃户说道:“杀了一个盘剥大伙儿的地主,别的地主还会来抢田,日后哪天我要是不在,这些人不会放过大伙儿,大伙儿说该怎么办?!”

    “请李公子带咱们一道再杀一通!”有人喊道。

    众人纷纷附和。

    李弘喊道:“我带着你们再搞几次暴动都可以,但是有几点要说明白,不许杀害老弱妇孺,也就是不能杀老人小孩和女人,要是谁还敢乱杀,我就收回分给他的田,听明白了吗?!”

    “相公爷,地主家的小崽子也不杀,那等他们长大了要报仇怎么办?”有佃户问。

    李弘想了想,回道:“先抓起来,以后再处置。”

    于是,趁着师爷还没到的空挡,李弘又带着众人杀向别的地主家。

    一路上有闻讯而来的其他佃户跟随,陆陆续续聚集了二百多人。

    别的地主家也是大门紧闭,而且在听闻黄家被灭门的时候就已经派了人去城里报官。

    最初暴动的那群佃户已经以李弘的意见为主,开始听李弘的话。但一路上加入的佃户们却依旧乱来,哪怕是李弘再三强调也挡不住他们动手滥杀。

    众人生怕留下地主的孽种会被报复,最终几家地主的小崽子们也还是没保住性命。

    不杀老弱妇孺只做到了不杀妇女。

    一家家地主,均被灭门。

    但那些佃户在暴动结束之后却又很听话地把搜出来的大额财货和地契交给李弘。

    还是怕事,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

    等官府追究下来,地主人都没了,大概率会认下分田的既定事实,但领导这事儿的人还是要掉脑袋。

    天黑之前杨戌也把师爷带了过来。

    章才茂远远地就看见黄家大宅围了一圈人,水泄不通,很是疑惑。

    本来他对杨戌亲自报信请人就觉得事情似乎有点问题,但是他也不敢违逆杨戌,只得跟着来。

    那些围着的人闻讯赶来想要入伙分田的。

    杀人暴动他们没胆子,但是听说分田有自己一份他们还是非常积极。

    等进了宅子,虽然黄家的院子里也已经清洗过一遍了,但章才茂还是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章才茂左看看又看看,心里觉得不妙,问道:“弘哥儿怎么在这里?怎么不见黄老爷?”

    “黄老爷已经没了,现在这儿我做主。”李弘说了一下大致情况,他是要拉章才茂下水的,没必要隐瞒什么。

    “啊……这这这这这……”章才茂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别磨叽了,赶紧干活,登记造册。”李弘把抢来的田契扔给章才茂。

    杨戌和刘老实等维持秩序,李弘自己一个人押着黄府管家去挖银子。

    藏银子的地方并不隐秘,只是个普通的地窖,地窖里除了一个大箱子和一些过冬的蔬菜以外也没多少别的东西。

    那大木箱用铁链捆着,链子和箱盖上拢共四把铁锁。

    这阵仗搞得李弘很期待。

    暴力用斧头砸开铁索,李弘掀开箱子,欣喜的表情凝固了几秒,接着很快便垮了下去。

    “什么玩意!”

    银子根本就没多少,用大称粗略称出来只有二千四百多两,其中一千两还是曹汝述给的,剩下一千四百多两都是坑坑洼洼的,也不知道在这箱子里放了多久。

    李弘很是无语,他想过乡下土财主不会有多少现银,但没想到只有这么点。

    那么多代人的积蓄啊,之比曹汝述一个商人旁支少爷随手给出来的钱多一半。

    毕竟黄四平没多少赚钱的产业,靠着盘剥佃户,扣去要交的皇粮也榨不出多少钱。

    真正值钱的还是土地。

    不过两千四百两也比李弘这个穷逼好了,他现在手上才二百多两的银票,而且别家地主的地窖还没一一打开。

    估计几家搜下来总和也就个大几千两的样子。

    不过有一家地主的窖藏银已经被众人私自分了,李弘也不好追究,只得在分田的时候对那些分银子的佃户少分以示惩罚。

    李弘刚爬出地窖,有一个佃户便兴冲冲跑过来问道:“老爷,咱们啥时候去河对岸,把河对岸老爷的田也分了?”

    李弘踢了他一脚,没好气道:“分了也没你家的份,你家这次已经分过了,没立功不得多分!”

    这佃户高兴起来,他决定去立个功。

    当晚,他一个人摸过江去把对岸暴动的事情分享给本地亲戚。

    这边的佃户已经知道了对岸暴动分田的事情,起初还不信,这一下子确认了消息,当晚就举着火把自发暴动灭了当地地主满门,而后带着地契和地主家的钱财过来投献。

    本质上也还是想让李弘去抗官府的压力。

    短时间内李弘还真不担心,毕竟自己就是从官府里跑出来闹造反的。

    但是太监马上到县里,这事儿压不了多久,得尽快以土地为纽带联结农民,把规矩立上,把民心聚起来。

    而且自己这么一闹,杨算在县里也必须马上对那些大户动手,还少不了自己的配合。

    时间很紧。

    带头的就是那个报信佃户的亲家,姓张,叫张福。

    “请李老爷做主,对岸田契都在这里,财货贵重不方便过江,都留在宅子里了,一文钱都没动。”张福咚咚磕头道,“请老爷主持公道分田。”

    这些田产按黄家村这边的处理模式,李弘能留下一半,等于说他一跃成为沔县城汉江两岸最大的地主。

    只要他租子比分田之前的地主收得低,他就是人人称颂的好老爷。

    等打发完张福,李弘又问那个报信的佃户:“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跪倒答道:“回老爷,小的叫黄贵。”

    李弘看他的样子,又问:“你不是最初起事的那批人吧?”

    “回老爷,小的不是,但是小的对老爷可是忠心耿耿!”黄贵的屁股撅得老高。

    “起来吧,以后也别跪了,这次你立了功,多分二亩地!”李弘赞赏道。

    黄贵欣喜莫名:“谢老爷!”

    李弘说道:“也别叫老爷,我不当老爷。”

    “那小的该叫什么?”黄贵不解问道。

    “随你,你以后也别自称小的了。”李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