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群贤录 » 第016章 故乡人

第016章 故乡人

    围观的民众一听这群学子打扮的年轻人,都是来自太乙学宫。

    众人开始赞叹和佩服这太乙学宫,不愧为天下学宫之泰斗,学子心中之圣地。

    太乙学宫学子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如果自己的子弟能够进入这太乙学宫学习,那也是值得一个家族为之共同努力的事情。

    在给这孔府家酒做了免费宣传的同时,也给太乙学宫打了一次广告。

    十人买好酒,作完诗,贴好榜,那自然就等那坛十里挑一所赠送的美酒了。

    负责落实这等事的,自然是那曲阜十大美人之一酒美人的事了。

    来买酒的,除了这孔府家酒的品质过关之外,还有那美人一脸醉迷众生的惊世容颜。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关键还有,这美酒和美人,她是绝配啊!

    这酒美人虽在店内忙碌,但也一直关注到酒铺外难得一见的欢欢声笑语,虽说这种场面也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今天似乎有些特别。

    她走出店来,看到一群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正用一种迷离而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神情也有些恍惚。

    虽说这文化圣地曲阜每天聚集了天下各地的学子,其中也少不了那些沽名钓誉、下流纨绔之辈。但今天这群书生,看上去定非等闲之辈,一个个面相和衣装流露出来的气质,个个气度非凡。

    但她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这孔府家酒天下闻名,每天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还不至于没有这点定力。

    于是故作镇定的走出去,先用那醉态迷离的双眸打量了一番这群俊朗的学子,再转眼去看那张贴榜上的诗句。

    然后红唇起启,开始读诵起刚帖的那些诗句来。

    那声音,如歌似吟;

    那语调,抑扬顿挫;

    那表情,似醉非醉。

    一首,两首,三首……十首,一首一首的认真读了下去。

    在场所有的人,都无不颠倒神魂。

    毕竟这能够入得这孔府厅堂的女人,那必是自小诗书读得也不少的,对这些诗句,她自然是能够品得出深浅的。

    虽说这诗句中,也有是为了赞美这酒拼凑的,韵律上未必十分工整,但这些诗句的作者,无不都是真情流露,字里行间依然看得出那走心的。

    她自负责这孔府家酒酒铺近十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让她动容又动心的诗作,不由得心里一阵暖意升了上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今天这群看上去少不更事的学子,也看得出他们来到她这酒铺,也许有那些许的玩耍成份,但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这群人显得是那么的单纯和有趣。

    于是不由得也诗兴大发。

    这第一句和大家对话的方式,也是一首诗句。

    但见那白瓷微开,眉宇间传送柔情。

    百年只酿一坛酒,

    喝酒只对知心人;

    酒逢知己一杯醉,

    诗遇知音一句真。

    诗句吟罢,众人心醉。

    这孔府家酒,不但酒美人美,美人作诗意更美。

    这十人平时虽说也是喜欢吟诗作对,遇到有小饮的机会,也会附庸风雅一番。

    但今天这场景,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

    众人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

    这酒美人看到众人这番模样,不由心里升起了喜悦之情,毕竟她的才是这里的主角,不能冷落了这群初入红尘的年轻人。

    于是开口说道:“各位青年学子,年轻才俊,今天鄙人何其有幸,各位大驾光临,令鄙店蓬荜生辉,小女子竹叶清这厢有礼了!”于是双手一合,放于腰间,向各位行了一个欠身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

    自小接受六艺训练的众学子,这知礼学礼懂礼还礼是第一门要修的课程,也知道在这礼节面前,不能无礼以对。

    “小生这厢有礼了。”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并向那酒美人行了个抱拳礼。

    经过这一番行礼,似乎一下子大家的距离已经没有那么远了。

    “适才看到各位才子作的诗,真是情真意切、韵律工整。这是小女凭身第一次读到这么令人动情的诗句。多谢各位才子今日为我这小店增添了满满的才气和人气,今天小女子也破个例,就送各位两坛酒。也不用抽签决定了。”

    “多谢竹掌柜!我等第一次到贵店买酒,看到你这酒铺的买卖,如此红火,想知道你这卖酒的方法哪里学来的?”李仁山好奇的问道。

    “这说来就话长了,小女子娘家是越国会稽人,我们家世代酿制黄酒,在会稽城也开有酒铺。那时候我还小,时常也到店铺帮个忙什么的,有一个在王宫中做官的大人时常到我们家酒铺买酒,他看到我父母老实本分,酿制的黄酒香醇可口,他就时常教我父亲如何做一些小小的卖酒的方法,你还别说,慢慢的,我们的黄酒越卖越好,甚至卖到了外地。”

    “我那时候经常在身边听着,慢慢的,也偷偷学到了一些这卖酒的方法。后来嫁到这夫家,我也把这些方法用到了这上面,你还别说,买卖是越来越好。”那酒美人竹叶清说起自己的往事,脸上洋溢的是高兴,也有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一番话,在一旁的姬元英有些激动,想不到在这异国他乡,还会遇到故乡人。于是走上前去对那酒美人说道:“竹掌柜是会稽人,我也是会稽人,你说起的那人,是不是身材高大,耳廓奇大的人。”

    酒美人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一下子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升了起来。连忙问道:“你也是会稽人?真是太好了,在这曲阜,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故乡的人。难道你也认识那位在王宫中做官的先生?虽然时隔多年,他一的相貌一我一直都记得很清晰,就如同你说的那样。”

    “真是太好了,我们居然还有这缘分。我是会稽鉴湖人,你是哪里人?”姬元英不由感叹的问道。

    “我家世代居位于会稽城中投醪河边,就是当年越王出师伐吴时犒劳军队把黄酒倒入河中共饮的地方。”竹叶清说道。

    “那里我也经常去,前几年还专门找人从那里的酒家拿了不少的黄酒。你姓竹,难不成你娘家是那竹氏酒坊?”姬元英有些兴奋,问出的那个问题以后,眼里满是期待,希望得到的是肯定的问题。

    “正是,难道你和我娘家人熟识?”竹叶青感兴趣的问题。

    “当然,你们家的酒我还卖了不少呢。“姬元英笑道。

    “你还卖酒?你不是应该还在求学当中吗?”竹叶清问题。

    “我是在求学不假,在求学的同时也顺便赚点喝酒的钱,何乐而不为。不信你问问这里各位公子哥们,哪个没有买过我的会稽山黄酒。”姬元英笑道。

    “看来这缘分呀,哪怕山隔海阻,会遇上的,终会遇上。”李仁山感叹道,在一旁一直听二位互诉乡情的众人,也感觉惊叹。

    “还有这等事!我凭生也是第一次听说学子卖酒的。看来你和那才说的那个指点过我们的高人一样,未来定是个高人。呵呵!”竹叶清笑道,那笑声,众人都有些招架不住。

    “哪里,哪里,我们都只是曾经向他学习过的人而已。”姬元英谦虚的说道。他当然也不会说自己就是那位神秘高人的传人。毕竟当年可是有约定在先的,不会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

    “你也向他学习过卖酒的方法,难怪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竹叶青不由得夸起姬元英来。

    “和你差不多,因缘巧合而已。”姬元英说道。

    “我看二人这越聊越起劲,我们需不需要回避一下。”田真羽开玩笑道。

    “我看你确实需要回避一下,你看你那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赵木歌抓住机会又损一把。

    “呵呵,今天真是高兴,大家以后有什么需要,随时光临,我一定给各位公子最大的优惠。今天多谢各位了,这些诗名我会好好收藏的。忘记问了,这位同乡贵姓?”竹也清看也聊差不多了,指着那些诗句说道,也该忙卖酒的事情了,否则这一直聊下去不是个头。

    “免贵姓姬,名元英,以后就叫我元英好了。”姬元英说道。

    “我觉得叫小姬比较好,小姬!小姬!”在一旁和韩万城开玩笑的说道。

    竹叶清莞尔一笑说道:“好的,元英,我先忙了,欢迎各位以后多多惠顾!”竹也清说完,进了酒铺内。

    众人拿好酒,一路向那西门桥下的熏豆腐店走去,今天晚上不巧,在店内的,是那豆腐西施的夫君在打理,李仁山上去免不了客气一番,最后在那西施豆腐店买了不少熏豆腐,准备回到公输府中好好畅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