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癸卯年立传第一卷 » 第一章 癸卯年轶事

第一章 癸卯年轶事

    万州年间,各族共存,以阴阳五行为界,共享太平,直至千年前外陆入侵九州,原本各自一方的九州险遭灭统。

    然九州各族为求道存,决议立九州一制,镶四海共存,期间发生无数惨烈战事,本书就以九州之一,江州开始说起。

    千年前,外陆大举进犯九州,那时九州还未共制,各自为政,江洲地处九州中部,水源丰富。

    江州妖王雪熬战前倒戈,以江州两江之水为势,升江九尺欲水漫江州大城,江州首任洲主吴师锋,以江州万年底蕴为基,升土三丈,固土九尺,围江州主城百天,并弃外城九座,令七子遣十族修士以溃妖兵,举倾洲之力抵千万敌患,鏖战三个月,并将妖王雪熬妖身斩落,妖首镇于汉阳城下龟、蛇二山山底,妖首处筑黄塔一座以镇魂,吴家世代镇守,后称黄鹤楼。

    修真七脉,吴家七子各修一脉,互为师长,这第七子,最为年幼,故借以师长所长,修最后一脉,然最后一脉入门易,登门难。

    战后,七子魂灯灭去其六,第七子吴小可虽魂灯未灭,却未返洲城,洲主吴师锋战前耗万年修为,化七道灵身附与七子肉身,战后七灵身碎之有六,洲主自身修为大损。虽耗时百年寻七子下落,仍杳无音讯,无奈羽化,三十年前,小七魂灯之火突然闪耀,吴氏后人令人寻找,而这第七子,适才从重伤中恢复。后称江洲七少。

    苏醒的同时,第七道破碎的灵身返回族内,归与吴师锋牌位,吴千帆自此前事不记。

    战后,天下初平,议定共制,尊北方平帝洲为尊,

    此时九州修养。江州外城十室九空,

    凡间,各洲府均谴责江州洲主不灭妖王之罪,且州主因升土三丈,人力财力损耗巨大,内干外竭,且吴师锋百年后已羽化,江洲洲主之位隐有八州宗门再定之意。

    吴千帆苏醒时法身已破,仅一缕残魂,寄生在一婴儿身上,被一流民所养,期间传以杂学,与二十二年前娶一同为流民之女为妻,生子,州府姬族祠堂中,七子族谱便新添一丁,族人虽寻不到,但看到老祖宗这一脉往下有序,便知这祖宗应无碍。

    而这吴千帆,此时姓吴,名小可。乃江州某卫所(可以理解为社会性质的环境部门)一位高级卫师。这是他卫所卖命的第十五个年头。

    这个卫所不大,在九州四海中卫所中,位列中下,但与仙门有点渊源,所以,在凡间有点名望。

    吴小可是做驱邪的,就是为那些新开的洞府、山门提前驱逐原住民。原住民可能是妖兽、也可能是恶鬼或邪灵,都以灵气为食,时而威吓一方,而一旦影响到人族生息,就会被迫迁移或驱逐。总之,每一块新开的洞府都一定是灵气汇集,才会被人选中,但是新主人不一定有能力、或不一定有空做专业的打扫,于是,吴小可这种卫师应运而生。

    吴小可所在的江洲,上有平帝洲、沪海洲、东渊州,下有西江洲、云贵洲,湘南州,江州为多水之洲,水资源丰富,四冲八达,九省通衢,当然,水族强盛,但一直保持着大世太平。

    在这近千年里,江州也在蓬勃发展,外州到此开宗立派的仙门亦逐渐增多,因此凡人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内部矛盾,但都未影响江州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发展和壮大。

    今天吴小可返回卫局,将白城建府任务汇报给分号掌柜后,便独自找了个地方和自己的小兄弟蒋皇喝茶。

    “话说白城黑石寨那个洞府真能扯,我带着湘洲的卫士,定位三处地兽的巢穴,那三条小泥鳅(水兽的一种)正好在洞府地下宝库旁盘着,宝库存着那么多灵丹气石,喂泥鳅?那还不如送我”,姜皇打趣的说到。

    “最后呢?还不是我去收场?”吴小可白了一眼姜皇。

    说话的这个姜皇是江州黄石城人士,一身白色的长袍,腰间挂着一根索尺,寸头还围着头带,修雷电之术,但仅仅限于引雷御物,还未到御雷却敌的地步,是吴小可到这个卫所亲自调教的新人,如今经三年已出师,两人亦师亦友。

    其实卫所大部分卫师人员都是粗具灵根的练气修士,没有世家豪门的深厚背景,若无大机缘或者一颗执着的道心,终其一生,可能也就停留在引气御物的境界,真的碰到妖兽近身,都没有任何自保的手段。

    白城黑石寨一战,吴小可利用水兽喜水厌燥不好斗的特点,引金土之术封地库水脉,引雷电之术入兽巢,至水兽巢穴后,只升温不伤敌,耗费气石若干,围三阙一,十余日后,水兽自知打又打不过,熬又熬不住,又给面子留了退路,便识趣的于不设防处遁地而走,再寻它处去了。

    晌午,掌柜突然约吴小可面谈,基本上都知道掌柜先生谈事,可能吴小可要高升了。

    但一个时辰后,姜皇被吴小可叫到身边,一本本接过吴小可拓印出的开府报告、巡地机要和异兽图册等,

    “哥你这是要走?”姜皇犹豫的问出。

    “补了我几月的气石,为啥不走?再说,这里还能撑几天?光靠咱们小队的收成,养得活那些人?”吴小可朝另一间议事厅努努嘴,姜皇无奈的点点头。

    “只是没想到,癸卯年我吴小可居然自由了。”吴小可边想边笑,收拾了一下,带着随身物件,于卫局相熟之人告别后,吴小可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