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仙桥蚕花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沈舒怡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白被子盖着,望着医院雪白的天花板。一个月了,才接受了何行之已经离开的消息,脸上似乎显得并没有特别悲痛,而问:“其他人怎么样了?都出来了吗?”

    “没有,大部分还在监狱里。”韩逸然黯然地说。

    沈舒怡显得很平静,她缓缓靠着枕头坐了起来,眼眶湿漉漉的,正色道“行之他为了革命而牺牲,死而光荣,我不能悲痛,我应该感到高兴。”

    “可向行之开枪的那些人,都是自己人。”

    韩逸然心情沉痛,他不理解,一周之前,还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革命同伴,在一周之后枪口对准了自己。

    “出现矛盾了。”沈舒怡道,“我之前听行之说,国共合作出现了特别大的矛盾,只是没想到这么惨烈。”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秦梓越问。

    韩逸然说道:“蒋介石现在已经成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我们必须要团结一致,来抵抗帝国主义,军阀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围攻。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是要把大家从牢里都救出来。”

    “对,救同伴。”白敬安立即附议。

    韩逸然此时无奈的叹了口气,把头转向窗外。

    “我原来不想让师父出面,按照现在这个情形来看的话,只能这么做了。”

    韩蔚文得知消息的时候,也是悲痛不已,大病了一场,之后想要将自己女儿接到自己身边来,让沈舒扬去上海接,但是沈舒怡却说:“我的爱人,他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革命,有人倒下,就要有人顶上去,行之的革命事业还没完成,作为他的妻子,我应当接过他的旗帜去继续站斗。”

    沈舒扬见自己妹妹如此执拗,多关照了几句,只能自己先回白潭了。

    医院的走廊上,浓郁的消毒药水的味道直扑口鼻,虽然现在是晚上,但走廊上的灯光,还是会让人以为外面是白天。

    走廊病房外的座椅上,正坐着戴婼婼跟赵丰年。

    “你要吃生煎馒头吗?”赵丰年将生煎馒头的牛皮纸袋向戴婼婼,样子还是那么怯生生的。

    “谢谢啊!”

    戴婼婼接过纸袋,手伸进里面,拿了两个生煎包,接过纸袋的时候,她的指尖触碰到了赵丰年的手背,赵丰年那只递过去的手像是被针轻轻地刺了一下,差一点就缩回去了,侧眼偷望戴婼婼将生煎包一口塞嘴里。

    “哎,有没有人跟你说过?”戴婼婼忽然把头转过来,赵丰年赶紧低下头去,下意识回避了她的目光。

    “说过……什么?”赵丰年继续低着头,不敢去直视戴婼婼像自己看过来的目光。

    “你看着我。”戴婼婼向赵丰年再坐近了一点,赵丰年已经感受到了,用牙齿轻轻地咬着自己的嘴唇,把头微微抬起来,渐渐地,小心翼翼地转向她,脸庞已经开始红了。

    “你的眼睛非常好看,非常漂亮,这眼睛里面呀,好像一汪非常清澈的泉水,这泉水呢,都是月亮和星星。”

    “啊?”赵丰年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有些不知所措,只是愣愣地说:“哦,谢谢。”耳朵开始发烫了。

    戴婼婼看见赵丰年害羞的模样,拍着大腿哈哈大笑了起来,用她那只没有拿过生煎包的手,忍不住在赵丰年的额头上弹了一个脑瓜崩。

    “哎呀。”赵丰年显得更加不知所措了。

    戴婼婼笑玩得很开心,“怪不得韩耀亭这么喜欢你这个师弟,看上去真的非常讨人喜欢,这段时间也辛苦你一直来送饭了。”

    “啊,没事,应该的,师哥他这段时间也有点忙了。”赵丰年微笑了一下,露出了自己的两颗小兔牙。

    戴婼婼问他:“你什么时候上台出?”

    赵丰年道:“嗯……还不知道呢,我们这些人要在上海演出,是挺困难的。”

    戴婼婼用自己的手帕擦了擦手,“那等你要演出了的时候,提前告诉我,我一定给你去捧场。”

    “啊?”赵丰年又再一次不知所措,这次他有点心慌,有点受宠若惊。

    “傻瓜。”戴婼婼真的很想去摸一摸赵丰年的脸蛋。

    七月中旬,汪精卫控制武汉国民政府,在大会上作出“分共”报告,大肆攻击共产党员,所以最后决定与共产党决裂,从而彻底的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和反封建纲领。

    在太平茶楼里,韩逸维手握着报纸,差点又把报纸给撕了。

    “年轻人,不要火气那么重。”二十五六的青年人见韩逸维愤慨的样子,便主动坐过来。

    韩逸维认出眼前过来青年人,是西栅的外科医师王季勋。

    “王医师。”

    韩逸维把报纸叠好放在一边,往王季勋的杯中倒了杯茶。

    差了快十岁二人聊了许久,直至月落西沉才告别。

    早饭吃完的时候,韩婉珠和韩毓珠坐在门槛上,看着一队队被捆着手,准备拉去北栅广场上枪毙的人群。

    这一段时间被拉去刑场枪毙的人可真多。

    韩毓珠问韩婉珠:“阿妲,你说人好好的,为什么要被枪毙呢?”

    韩婉珠摇摇头,她怎么会知道。

    杨素玲这段时间也是紧张死了,与韩耀亭断了三个多月的通讯。

    “公利丝厂这段时间的暴动没有停止,尽量不要去得罪人。”邹弘甫向韩骏文透露道。

    “听说是国共失败,上面要清人了。”韩骏文说道,又叹息说:“哎,这个国家该怎么办呐?自己人跟自己人都打的这么激烈,什么时候可以同意呢。”

    韩家这几天也相当不太平,都受了好几次抢劫,韩骏文已经开始有心无力了。

    白潭镇的百姓,并没有过多的感受到笼罩在整个白潭的恐怖氛围,只是但是期间带给他们最大的影响就是物价翻倍,使原来艰苦困难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了。

    生活不好,民不聊生,匪患就多,不少百姓因为生活所迫而加入了土匪的队伍。

    总之军阀打仗,受灾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这样小心翼翼的日子持续至次年前底,日子才稍稍有了些喘息。

    韩毓珠非常乐呵呵的在厨房里烤馒头吃。

    “姆妈,戴恩娘什么时候再来呀?我还想跟她一起烤番薯吃。”

    “恩娘现在也要上学,以后可没那么多空了呢?”杨素玲心想:真是不用担心饿不死。

    “不会的。“韩毓珠说,“她们学校难道就不放假了吗?”说着就拿来了几个番薯,扔到了土灶的火堆里,用余火烤着吃,虽然看上去外面焦得跟黑炭一样,但是削开黑乎乎的外皮,里面香得个让人口水直滴。

    杨素玲最近胃口不太好,因为韩耀亭与杨素玲一两年没有见了,从上海回来就迫不及待地跟杨素玲床上交流了一番。

    杨素玲心里烦闷,肚子里的已经是第四个了,话说第一胎的时候非常惊喜,第二胎很高兴,第三胎也就马马虎虎,事不过三,后面再有就已经开始烦了,不想再生了。当时她自己知道自己又怀孕之后,真想一脚踹死他韩耀亭。

    韩耀亭道:“你想想惜萍,她现在已经都不知道生第几个了,好像囝儿都已经四个了吧。”

    杨素玲翻了一个白眼,不过,现在醒来,韩惜萍好像真的应了当初算命时说的多子多福的命。

    韩逸然大学毕业了,被人骋到县城里的中学当国文老师。胡惠君本来上海就乱,天天惶惶不安的差点犯了病,如今自己的儿子回到自己身边,就赶紧催着他结婚了。韩逸然当然是要找借口去推脱的。

    变化最大的还得是白秋露,现在叫白敬安,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已经是妥妥的进步青年了,在上海报名参军,之后转战江西,临行前和韩逸然一行人道了别。

    “二少爷,不,韩逸然同志,我要走了。”

    “你真的决定要去了吗?”韩逸然问。

    “现在连年混战,男人应当以身许国,舍身取义来换取这世间太平。我虽然识字不多,但从小师父教我唱的戏,大多都是王侯将相,国家大义。”

    白敬安跳上了火车,从车窗内探出半个身体,向韩逸然喊道:“二少爷,等到山花烂漫,一定是我们在相见的时候!记得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