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仙桥蚕花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倩云好些了吗?”杨素玲问。

    “早上已经好了,下午似乎又翻病了。”韩耀亭也是很忧心,“明朝请了郎中先生,再不行的话只能请洋大夫了。”

    “咱们这个镇上没有洋大夫。”

    “东栅的耶稣堂有洋大夫,可以,请过来看看,再不行就去县里找找,大哥看并且从来不怕花钱,也从来不怕麻烦的,只要倩云的病能好起来就行,实在不行就去觉海寺,明因寺烧香求佛了,大哥一向对这些是半信半疑的,真的不行,可能到最后也必须得信了。”

    韩骏文第二天便去县城里请西医,西医过来给韩倩云看了以后,说是得了肺炎,她配了点西药,先吃几天看看,韩骏文谢过了以后让韩深去给了钱。

    韩倩云躺在床上睡着了,韩骏文和胡惠君在床边守了一夜,韩倩云一夜未醒。

    韩逸维上午跟自己的伙伴偷偷的到步云桥下游泳去,因为回来的较晚害怕回家被大人责骂,于是费了老大的劲将衣服使劲弄干,掩饰去游泳的痕迹。

    虽然是弄干了,但是还是战战兢兢的回了家,到了韩宅一厅的门口,看见外面围了一大群人吵吵闹闹的,韩逸然看见了他,走过来将他拉到了一边:“妹妹没了。”

    什么?

    韩逸维心中纳闷,他并不真正的懂什么叫没了,但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她前几天还吃了我给她的梨膏糖呢。仰头望了进去,看见韩倩云静静的躺在床上,脸上盖着白布,胡惠君伏在床头泣不成声,韩骏文也在一旁流泪:“是我不好啊……是我不好啊……让你这么早就走了……”

    韩倩云的死亡对于韩家来讲就像是在身上划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但对于胡惠君来讲,那是在她的心里划了一道非常深的口子。

    在韩倩云的坟头上,韩骏文给他放上了他最爱的蜜桔,茶糕,麦芽糖,还有云片糕。

    “倩云都是你爱吃的。”话中带着哭腔哽咽了起来。

    韩逸然在韩倩云的坟头上放了一把奶糖。韩逸维也放了一大堆,“妹妹这里有枇杷,樱桃,桑果子,多吃一点。”

    “阿妲呢?”韩乐云拉着大人的手四处张望,韩逸然指着韩倩云的墓碑,蹲下来对韩乐云说:“姐姐在那儿,这里是倩云阿妲的新家。”

    韩乐云的眼神中懵懵懂懂,她问:“这里面这么小,阿妲住的下吗?”

    “住的下,当然住的下,以后我们每年都会来看看姐姐了。”

    韩乐云心里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都没有问出来。

    一九一九年春,BJ的大学生早在五月一日早就获得了巴黎和会的消息,中国新时代青年的震惊与耻辱之此在此刻爆发,自此,一场浩浩荡荡的学生运动就此展开。

    五月四日下午,BJ十三所学校等三千学生代表,冲破警察的阻挠,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集会与抗议游行。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学生游行的队伍移至曹宅并且火烧赵家楼,受到了警察的逮捕,消息一出,受到各地广泛关注,各界纷纷响应。

    大约是五月六日,五四运动的风潮也传到了湖州,原本暮气沉沉的湖州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湖州多所高校纷纷响应BJ等地的爱国运动,打倒卖国贼,坚决抵制日货,要求商界罢市,工厂罢工,于是有政府出来干涉,运动从市镇转战到了乡镇与乡村。

    白潭镇上到处都是学生在发爱国传单,不少店铺工厂因为罢市罢工暂时关门了,商家卖不了东西,人们也买不了东西,一团乱糟糟的,只能由商会出来调节。

    北栅广场中心熊熊烈火,人们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有人振臂高呼:

    “坚决抵制日货!”“坚决抵制日货!”

    韩宅一厅天井中央,也在烧日货,不少毛巾,牙刷,肥皂之类的东西,只要跟日本有关的,通通都往火里丢。

    “烧光了,都烧光了。”韩骏文道,向火里又丢了一把雨伞。

    蚕茧厂暂时停工了,不过工钱还是照样发,刚才白潭小学的校长何善炳和监院高振来找过他,请韩骏文到小学去当国文老师。

    “等我把厂子交给惠君,再把手头的事情办完,等着暑假一过应该就可以了。”

    何善炳穿着褐色的西服,带着金丝眼镜,丰神俊朗,他说道:“学校这段时间都没有课,你也知道的,这样做是好的,是不是太过了点?”

    韩骏文摇摇头:“原本也以为这样做太过了些,但是现在的国家就需要这样激进的青年,他们正在打破一切旧制,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

    “章宗祥是湖州人,哎,真丢人呐!”高振狠狠的吐了口唾沫。

    “多好,年轻真好,就应该一腔热血,朝气蓬勃。”何善炳听着门口街上游行的声音,“弘甫兄也去组织了商会罢市,是要声援。”

    “树荣和行之一定在上海非常积极的参与运动,咱们这些当家长的,就算不支援他们,也不能拖他们后腿。”韩骏文说,“咱们虽然不懂什么政治,但咱们也知道是我们的东西终归是我们的,谁也拿不走。”

    “袁世凯这个屁,还好没有复辟成功,我在报刊上写了几份爱国文章,也算是支技一下他们了。”何善炳自己的文章拿给韩骏文看,韩骏文看了以后拍手:“写的好,写的好。”又说道:“善炳兄这个主意好啊,我们不去上街游行,而在这些报纸杂志上用笔杆做武器写一些文章,也是一种支持呐,哦,对了,回去问问弘甫兄,育婴堂那里也要好好弄一弄。”

    韩骏文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师风潮”的文章,心想不知道韩淑云有没有参与进去,在韩淑云这件事情上,韩骏文是有些矛盾的,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特别是女性,他特别希望韩淑云能全力参与进去,投入到救国运动之中去。但韩淑云是他的女儿,他希望她如果真的要,真的想投入进去,那也不要往圈子中心去靠。

    因为这场运动风潮的原因,上学校罢了课提前放暑假,刚好学生们可以全部力量与时间,全投入到了这场激励的运动之中,原来不少学生迫于家庭的压力,在经济上出现了问题开始动摇起来,如今放了假正好可以不回家,坚决留在了学校当地,脱离家庭关系。

    六月底,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韩淑云提前放了暑假,迫切地告诉韩骏文:

    “我跟在他们后面,迫切地想要加入他们,我有点胆小,不敢走在最前面,但是那个时候站在人群里面,一起跟他们振臂高呼,我是无所畏惧的,我想他们正在找寻未来救国希望,但我觉得他们现在就是希望,他们的热血正在冲破一切束缚。”

    韩骏文道:“无论时代变成什么样,也不能忘记读书,即使不上学,也不能不读书。救国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实业,一条是教育。实业可以买,造更好的武器,教育成为知识,在战场上可以事半功倍。淑云,你比这个国家这大部分的人要幸运,我们家有机会让你试错,你可以去选择你想走的那条道,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走的这条道路并不适合你,换条路走走也来得及。”

    “我不要!我不要!”

    “怎么不要,我跟你说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韩淑云来到许宅找许蕴欢,还没有跨进天井门槛,就听见许蕴欢跟她父亲在吵,伴随的是各种摔东西的声音。

    等许炳辉走出去以后,韩淑云才急忙的跨进来,许蕴欢的房间里一片狼藉,见到韩淑云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一下子跑过来扑在她怀里。

    “怎么了?”韩淑云安抚着她。

    许蕴欢大哭:“我阿爸要把我嫁给北街洪记土丝的少掌柜,我都没有见过的,我怎么可能嫁给他呢?”

    韩淑云心中产生了一股紧张的心情,“别怕,总会有办法的,可以好好的跟你阿爸说说。”

    “劝不了,别劝了。”许蕴欢抹干了眼泪,“我阿爸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两人蹲在地上,韩淑云道:“如果他很好,特别好,你愿意嫁给他吗?”

    “当然不行。”许蕴欢十分坚决的说道,“我不接受任何包办婚姻,我要自由恋爱,哪怕对方是我喜欢的人,我也不接受封建包办,原以为我阿爸会很开明,没想到他也是就是婚姻的推崇者。淑云,在这件事情上我绝不能妥协,哪怕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