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庸常岁月 » 庸常岁月(35)(36)

庸常岁月(35)(36)

    35

    前几天荟芸看有个公众号上内容:“人生太多选择,好还是不好?”她不知道是怎样的幸运人,写出这样文字。自己恰恰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人,她能不管妈妈吗?她能不抚养儿子吗?

    出去找工作的收入低于请住家保姆。她的人生已被逼到一条窄巷,甚至不能转身,并且得一直走下去。孩子只是6岁,他至少19岁才能上大学,妈的病不知还能拖几年……她知道这样想是不应该,可是她不能不想,她的未来在哪里?

    自私地说,以她现在处境,她真心希望妈多活些年,她不怕累,也不嫌麻烦,不知妈会不会怪她为了自己让她躺在病床上受苦。有时她恨自己,为什么活成这个样子,没有知识,没有光鲜的履历,甚至没有一颗要强的心,如同行尸走肉。到了快40岁,还要和爸妈姐姐生活在一起。没有房子,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更没有朋友,离开姐姐家自己以后会去哪里?当然自己有微薄积蓄,回老家租个房子再找个活儿养活儿子应该没问题,但儿子愿意吗?儿子会怎么想。虽然老爸宽慰自己,姐也没说什么,自己常常想这个问题:以后怎么办?年龄越增长这个问题越是凸显: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用处,我的所有就是家庭和孩子吗?她不甘心又毫无办法,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每次拿到家用,姐也没说不让她买自己东西,可她买个内衣或护肤品都觉得不太好。要不就用姐姐送的,当然人家最多送个面霜什么的,洗面奶就在家里混着用了,爽肤水她不好意思用姐姐的,就在超市买个最便宜的。内衣她不愿用家用买,毕竟不是自己挣的钱,姐挣钱不容易,现在家里6口人,全靠她一人。

    荟芸用原先的积蓄买了个特价胸。,钢圈很不舒服,但还能穿。自己以前做过财务,知道账务要清楚的道理,所以每个月都把收支明细做好放在显眼处,姐不知道看不看。

    爸上次看了说你过日子也太仔细,她笑了笑。她知道姐单位最近一直在改革,说是互联网瓜分了金融业蛋糕。姐又是离婚带着女儿,不容易。外甥女算听话,可听说早恋,姐很烦,那天住校回来说和妈一起睡,结果梦中喊了一个名字,也不知是不是那个男孩。姐问了,她说是那个同学剪了个很丑的头发,做梦觉得可笑才叫的,总之是让姐更加不放心。可以看出姐也是被这个家困住。总之千疮百孔,事件不断。

    她有时想和姐聊聊天,但又不知说什么,家里这些鸡零狗碎事不说已经够烦,再讨论来讨论去也不能改变什么,索性大家不提,就这么过着,至少一团和气。她怕争吵,以前婆婆公公就是碰到事就争来吵去,什么也没改变。家里人却坐在火药桶上,就怕不小心点了线头,她再也不愿意过这样日子,宁可少点交心也少点矛盾,至少有个平静。她发自内心讨厌纷争不断的家庭。

    那时她就有个发现: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并没有更好,有时反而更糟。

    36

    早上起来赵韬和老潘看二宝咳嗽厉害,只好送完大宝带二宝去医院。坐在车后座,赵韬看到自己手上肉刺,想着才几天自己没修指甲就变得这样粗慥难看,虽不去专门店里修,自己剪剪也顾不上。现在没时间弄这些,最好是去医院快点看上病。

    到了医院,还是那套粤康码流行病登记,人又挤作一团,好在她已习惯,熟门熟路地用最快速度进去。到了儿科,前面值班的好心人根本不在,排队就诊的坐满大厅。看下预约,全是满员,到自动挂号也是满员。赵韬想医院摆明就是让你挂急诊,普通挂号是30,急诊是50,是医院要利润还是医疗资源就是这样分配,闹不明白。

    到了急诊挂号,排队的人不少,只好排在后面。好不容易排到,前面的被告知:先分诊再挂号,连着两个都是这样被告知,可见根本没做到告知患者义务。她当然不例外。想去讨个说法,看老潘抱着二宝,此起彼伏的咳嗽,只好作罢。还要告诉自己深呼吸,不要动肝火,对自己不好,生气是用别人错误惩罚自己。一再感叹中国人真是能忍耐的民族,从自己身上发现的。

    去了急诊科,又是排着长队,前面写着:先分诊再挂号。可并没有写这是挂号队还是分诊队。赵韬这次学聪明,马上到前面问个究竟,不能再傻傻地排着。过去一问,果然是挂号队,分诊在那边,赵韬问完,队里出来几个人一起去了分诊台。

    从分诊台拿了一个号再到人工挂号台挂号。到了诊室门前,赵韬已到医院1小时20分钟。诊室门前,人潮涌涌。特别是儿科,最是明显,估计大人都怕耽误孩子病,所以再麻烦都要来。

    许多家长将孩子放在一边,自己看着手机,应该是小视频看得哈哈大笑。完后偷偷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这种是爸爸居多;有的妈妈索性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看起了动画片,好不用缠着自己。

    更多的家长是紧紧盯着眼前大屏幕,上面有等候列表,还人性化地把名字中间打个╳。家长看着何时到自己孩子,而此时咳嗽声此起彼伏,咳咳不绝。

    旁边坐着个大眼睛男孩倒是安静,只是脚不闲着踢来踢去,要不伸长脖子四处看看,过会又抠起手来。更有两个孩子跑来跑去,撞倒在人身上,家长只看手机不理。

    越到中午大家越焦虑,走来走去,人却越来越多。赵韬排的是175号,现在看的是150号,屏幕上已列表到228号,她想这是下午的号都给排到。前段时间,由于疫情原因,医院用黄色警示牌封掉一半座位,现在还继续沿用,这样位置少一半,站着的人多起来,现场是跑来跑去的孩子和神情焦躁的家长。

    赵韬想上午不知能不能看上病,忽然抬头已到172。真是快,没几分钟就排到,是个和蔼的女医生,问了下情况,就开药,完后特别嘱咐如果加重再来。赵韬出来看表,前后不过5分钟,可是早上8点出门,现在是11点40,这三小时零40分,真正看病时间不过5分钟。她有点麻木,也不想说什么,只想最好医生开的药快点拿上。她再也不想来医院。

    有时候想,一个生命太容易诞生,两个细胞融合,开始增殖,一个人就形成。而这只是个起点。婴儿长大成人,得付出多少心力。就是生命诞生太容易成长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