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风流 » 022、百姓

022、百姓

    刘正只带着潘凤一人,两人骑马出了甘陵城,顺着从广宗来的那条路往西走着。

    路两旁农田里的菽豆已经收割,光秃秃的田地在深秋的天地苍茫间显得尤其荒凉。战乱虽然在甘陵暂时平息,但有些逃难到青州的百姓仍然没有回来,是以显得人烟稀少。

    刘正放慢了马速,问着身旁的身为甘陵人的潘凤他想知道的甘陵的情况。

    而潘凤也是知无不言,刘正再一次钦佩自己父亲的识人之明,这潘凤虽然武艺算不上一流,人也不甚机灵,样貌更是丑陋,就凭着潘凤有问必答便可以称得上忠勇。

    主仆二人一问一答间,刘正与潘凤处已了解到了如今甘陵国以及冀州的不少事情。

    两人走了不一会,在官道旁边见到一处村寨,因刘正今日只是想出来散心,潘凤便对刘正嘿嘿笑道:“少君口渴否?”

    刘正看着潘凤笑出了一口黄牙,猜出潘凤是想领着刘正去谋个地方。这人本就丑陋,笑起来更丑。

    “这天愈发冷了,不知能去哪讨口热水喝。云飞是甘陵人,这附近可有熟络的地方。”

    “嘿嘿,少君不知,我就是这西五乡人,前面便是生养我的地方,少君若不嫌弃,可以去村寨里喝口热茶。”

    潘凤说着,领着刘正往前走去,一炷香时间不到便见到了一处村寨。

    那处村寨外有一圈夯土筑成的土墙,高约一丈,寨门前还有两个年轻力壮的少年后生看守。

    两人见到潘凤与刘正打马而来,先是喝止住二人。看见潘凤后又笑着口称潘凤为大兄,打开寨门将两人迎了进去。

    “村正可在?”潘凤亲昵地揉着那两个少年人的脑袋,指着刘正向那两人介绍道,“此位是甘陵国相伯安公家的少君,乃是广宗县令,快让村正来迎接。”

    那两位少年听闻留下一人继续看门,另一人连忙飞奔出去了,潘凤领着刘正进到寨中便有一位老者出来将刘正迎进了他自家的宅院中。

    “少君,我便是此处人,这位便是此处村正。”

    那老者年已半百,对刘正行礼道:“老朽潘资,是此处村正,见过少君!”

    刘正哪里会让一老者对自己行礼,连忙避开,况且此人应该还是潘凤本族长辈。

    “小子刘正,见过长者。”

    潘资听方才来的那小子说这位是甘陵相刘伯安家的公子,还是广宗县令,但见刘正年纪轻轻,有些不信。

    见到刘正这位堂堂世家公子居然对自己行礼,慌得不知所措。但见到潘凤只是笑嘻嘻看着,猜到这位公子应该不似其他豪族,要不然潘凤也不会往自己家里领。

    两人谦让一番后便在堂中坐下,刘正喝上一口热水浑身舒畅起来。想着他既然来到了潘凤家里,那理应拜见一下潘凤父母。

    潘凤却答道自己是个弃婴,只是长得太丑老天不收,被这潘氏的老村正收养,这才长大。

    “不知老村正可在,我自去拜见。”

    “老爹已于今岁年初黄巾闹起来时去世了。”潘凤面无表情说着,但刘正还是从那张丑脸上看出了忧伤。

    潘资见潘凤说起了伤心事,连忙接话道:“老爹活了七十,算是寿终正寝了。不过当时黄巾贼来攻打我们村子,多亏了阿凤在,才护住了我们一村百十口人性命。”

    看来潘资是想在刘正跟前替潘凤扬名,便将昔日潘凤事迹讲了出来,直把潘凤夸得脸都有些红了。

    原来这潘凤长成之后,自己生得雄壮又学了一身武艺,外加他大大咧咧游侠一般的性子,可谓是这甘陵城西诸乡的一霸。

    全赖老村长爱护教导,才没让官府抓去。后来黄巾起事,在甘陵国围攻各处村寨,多亏了潘凤在,才没让小股黄巾攻破了村子,不过老村正却在那时去世了。

    也正因潘凤的勇武表现,等刘虞到甘陵上任后才提携潘凤做了自己的亲兵护卫,这才最后到了刘正麾下。

    “哪有资大兄说得这般,我不过是占了咱村聚族而战且寨墙坚固的便宜罢了。”

    潘凤向刘正解释着,总而言之,在这个乱世潘氏能守住村寨离不开潘凤个人的勇武与潘氏的上下一心。

    几人在屋中说着话,但见那潘资时不时看着潘凤,心不在焉地。

    “资大兄为何吞吞吐吐?”潘凤不是傻子,见潘资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

    潘资见有刘正这个外人在侧,尴尬的只是摇头,他只是想趁着今日机会与潘凤说罢了。

    自潘老爹去世后,这潘氏村正的位置本来应该是潘凤的,但潘凤被刘虞招去做了属员,村正一职便由潘资接任。可遇到什么大事,潘资还是想和已经做了官的见多识广的潘凤商议。

    “有话便说是了。”潘凤没潘资那么多心事,只是不耐烦地道,“我与你说,刘少君可是在广宗城里骂死了张角的人,就算有什么事情,如何?”

    潘资听闻眼前这位刘少君居然骂死了张角,惊得跪在地上就朝刘正扣头。

    刘正扶起潘资,道:“村正但说无妨,云飞乃是我军中兄弟。”经过与刘备多日接触下来,刘正如今也学到一些聚拢人心的手段。

    而他方才也了解到,潘资虽然长得老,但其实不过四十岁年纪,与潘凤同辈,他也就不好再称其为长者。

    那潘资看了看潘凤又看了看刘正,终于狠下心来,对他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

    自黄巾退去后,与广宗县一样,这甘陵国也有部分大族与大量普通百姓被杀。人没了,田土便多了出来,一些大族便开始侵占无主之地。

    虽然刘虞不会与豪家同流合污,但这刘虞作为外派来的国相,也管不住下面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世家大族们虽有所收敛,但巧取豪夺之下,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对抗的。这甘陵国都尚且如此,其他冀州郡县便可见一斑了。

    “我们邻村有人跟了太平道,便被污蔑为整个村子都是叛逆,不得不拿出不少好田破财消灾。”潘资说着,叹息一声,

    “咱们村子也有人信太平道的,可当时谁不信啊。可能是因为阿凤,他们还没来找咱们,但该来的早晚要来。

    “所以,所以我想着阿凤能不能去与国相言语一下,咱们寨子虽然没被黄巾攻破,可地里也荒废了啊,今年再失了田土来年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还没等潘资讲完,潘凤怒不可遏,大吼道:“国中田册上明明白白写着我潘氏有多少田土,哪个不开眼的蠢货敢来抢地。我村寨未被黄巾攻破,也不可能被人抢了的!谁敢抢的,我便杀谁!”

    潘资见潘凤发怒,忙道:“阿凤,‘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黄巾是贼,你能杀,士族是官,你如何能杀?他们族中家仆成千上万,也是你能杀的!”但忘了刘正便是他口中所说的豪大家,还是刘氏宗亲的豪大家!

    对潘资的无心之言刘正不以为忤,他说的是真话,潘氏聚族而居,可以在潘凤带领下抵御黄巾与流寇,可如何能和豪右之家作对。“村正,敢问此处侵占邻村的是谁?”

    “啊。”潘资见到刘正面色不渝,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小声说道,“回少君,是崔氏。”

    “哈哈哈哈!”刘正突然狂笑起来,直把潘资笑得浑身发毛。却不知刘正是怒极反笑,笑的是那赵知与郭浮原来是得到崔逢的启发。

    没想到啊,这天下乌鸦一般黑,崔氏本族是在东武城,居然也把手伸到甘陵城来了。他再次理解了张角为何能率领百万人反。这群蠹虫,不把天下蛀空决不罢休!

    “村正放心,崔氏必然不会来侵占潘氏之地。”刘正已经下定决心明日就要回广宗。张角已死,他救不了黎民百姓;现在的卢植、刘虞与未来的曹操、刘备也救不了大汉天下,这天下只能由他刘正来救,只有他才能让这天下变成他想要的应该有的样子!

    说罢,便带着潘凤与潘资告别。他要回甘陵城收拾一番与父亲告别,明早就回广宗。

    “多谢少君救我潘氏!”在回去的路上,潘凤对刘正行礼致谢。

    “云飞何须如此,”刘正摆摆手,“崔逢必不会侵占潘氏一寸田土,但云飞日后是要随我在广宗的,不如带着族人一起去,也好就近照拂。”

    刘正看上了这一支能在黄巾之乱中守住村寨的潘氏族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急需一支只听令自己的部曲。而潘凤与他的族人正是一个好选择,便想让他们举族迁去广宗。

    潘凤沉思一下,却傻里傻气问道:“广宗那边如何有田土?”

    “哈哈,广宗大族死了那么多,怎么可能没有田土。”

    潘凤虽然信任刘正与刘虞,可方才潘资也说了,“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自家少君只是六百石,如何能对付那些豪族?何况广宗还有那位赵忠的族人,对于赵忠在冀州的势力,他作为冀州本乡人也是知道的。

    “可是少君,那些无主之地不都被豪家拿上去了,他们不光要无主之地,连有主之地都要了!”

    刘正听闻潘凤如此说,不禁笑道:“若是他们不给,便让他们的地也变成无主之地可好?”

    而刘正话音一落,说曹操,曹操到。却见到甘陵城外的五里亭中有一人正在远远朝他行礼,不是别人,正是郭浮!

    “郭浮拜见县君!”

    郭浮见到了刘正,连忙行礼。他打听到了刘正出了城便往西去,已在这城西五里亭外的寒风中等了刘正两个多时辰。

    “文涛可是专程在此处等我?”刘正见到郭浮,也不下马,颇为傲慢无礼问郭浮道。

    郭浮见刘正骑在马上居高临下问他,虽然看似满脸笑意,但实则暗藏冷意。他是有事相求,又怕赵知知道,才专程跑到城外五里亭等刘正,只得小心答道:“正是等候县君。”

    “哦?刚好我也有一事与文涛商量。方才我想了一下,只觉得文涛与德礼之策甚是可行。”刘正不顾郭浮变了脸色,在马上附身贴着郭浮耳边继续笑道,“但广宗也不算是大县,我知道赵知家中也无其他长辈,好像只有他与他妹妹两人,但却有良田千顷,这广宗不知死了多少人,多一个少一个都不打紧,不如我与文涛也一起将他赵家也分了,不知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