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风流 » 010、朐纸郯墨

010、朐纸郯墨

    下曲阳攻陷,冀州黄巾兵力少了近乎一半。如今整个巨鹿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了广宗,整整七万人的大军,将广宗围得水泄不通。

    更好的消息是,在皇甫嵩与朱儁的联手下,豫州黄巾只剩下了少数逃到了群山之中,皇甫嵩已经带领大军北上,应该能在十月初就能到达广宗。

    大军到时便是广宗黄巾的灭顶之日。

    如今整个汉营洋溢着即将胜利的喜悦,就算是还被关押着的董卓,也已经准备出发去洛阳请罪。卢植是厚道人,就算是仇人都不会落井下石,何况与他无冤无仇的董卓。

    只在送去洛阳的奏疏中写了董卓不服军令,并未提太多差点害得广宗汉军覆灭一事。这样一份奏疏送去洛阳,刘正觉得若是操作得当,董卓说不定还能升官。

    而与卢植奏疏一起去洛阳了,还有一份论功行赏的名单。里面自然有刘正的名字,还有张郃、巩简、关羽以及刘备、张飞等人。

    刘正与张郃已经是六百石,不会再因小功升官了。不过刘备被卢植任命为两百石的军曹,不再是那个没有品级的百夫长了,关羽、巩简、张飞也各有奖赏。

    总之皆大欢喜,只是让刘正有些犯难。对于眼前的诸多人才,刘正可没打算放过。

    本来刘正作为六百石县令,县中属吏自然可以将品级较低张郃、刘备等人全部纳入进去。

    刘正曾经有个伟大的幻想,自己做县令,刘备做县丞,张郃做县尉,另外关羽、张飞、许方等人或为主簿或为游缴或为贼曹,试问大汉十三州一百多郡有哪个县是这等配置。

    只是眼下他的机会是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大家都升官了,而刘正这个小庙明显已经容不下这许多的大神。

    这也不太要紧,刘正这里的庙小,父亲刘虞那里的庙可大。一郡之地,无论如何也能安排得妥当。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如今刘正正在师兄高诱这里与刘备一起吃着便饭。

    他们三人皆是卢植弟子,今日得闲便聚在一起说着往日时光。

    巧的是虽然刘正与刘备之前没有见过,但高诱却是与刘备相熟的。作为大师兄,高诱甚至代卢植给刘备等人上过课。

    至于这位少时好斗鸡走马美车美服的刘玄德当时听进去多少,刘正是持怀疑的。

    “先有仲兴,后有玄德。二位贤弟来到广宗,为老师分忧,为兄深感欣慰啊。”看着年轻的刘正与刘备,高诱是真心感激两人的。

    在刘正来之前,军中统筹粮秣的事情是归高诱负责的。

    只是高诱高公循是学经之人,虽然君子六艺也有“数算”,他也学过些筹算,但要他管理这广宗城外的几万大军实在是难为了他,终日忙得脚不沾地,苦不堪言。

    直到后来刘正来了,卢植便将刘正划给了高诱。对于这位师弟的算学造诣高诱一直万分敬佩。

    而且刘正还带来了一位名叫许方的手下,更是万中无一的算学大家。一个人只用了半日就将高诱要做三天的粮秣计算清楚分配明白。此时的高诱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许多,也有闲暇拿出《毛诗》研读一番了。

    想到《毛诗》,高诱又想起一件事情需要麻烦刘正。

    “仲兴,军中纸墨已经不足了,还需仲兴再调配一些来。”

    “此事已经我已说与了许公礼,不日便到。”

    “既然是公礼已经知晓,那就没什么担忧的了。”许方的能力高诱是见识过的,必然不会出什么差池。

    “玄德不知,由奢入俭难,自从用了朐纸郯墨,为兄就再也用不惯竹简木牍了。等纸墨不缺了,玄德可来誊抄一份《毛诗》《左氏传》回去。”

    高诱与刘备说着。他知道刘备不爱读书,但作为师兄,高诱没有辜负他名字中的循循善诱之意,对于督促学弟们的功课很是上心。

    尤其是当听了刘正所说纸张造价之后,这比起竹简还要便宜的纸张高诱为何不用呢。只是刘正告诉高诱的是纸在朐县的造价,等纸千里迢迢从东海运到巨鹿,价值早就翻了几番了。

    刘备听了高诱如此说,尴尬地看了眼刘正。眼下是什么时候,广宗城里还有十几万黄巾虎视眈眈呢,怎么可能有闲心抄什么经书?这位师兄真是书呆子!

    但见刘正只是笑笑,他也应了下来。答应等战乱平息,必定向高诱讨教经学。

    “不过这朐纸郯墨是什么?”

    刘备知道郯县是刘正老家,朐县应该也属东海,离郯县不远。这两个地方生产纸墨吗?

    “不怪玄德不知,这朐纸郯墨出于东海,近些年在中原几郡大为盛行。朐县出纸,郯县产墨,朐纸便宜且韧、入墨不洇,郯墨入纸不晕……”

    高诱与刘备说了许多着朐纸郯墨的好处。不消说,此两样都是刘正的产业。而此时朐纸郯墨还没流行到刘备所在的涿郡。

    此时虽然离蔡伦造纸已过去快百年,只是这蔡侯纸的推广依旧没有太大进展。原因无他,太贵了。

    即使蔡龙亭所创的蔡侯纸已经是用破麻烂布为原料所做,成本大大降低。不过这年头,去哪找这么多的破麻烂布,也就是蔡伦作为京中的大宦官,才能搞到些破麻烂布。

    加之所产的纸张质量不稳定,粗劣的不如竹简,价高的不如布帛。倒是便宜了刘正,让他大赚一笔。

    而刘正降低纸张成本的法子也很简单,利用地利之便,从朐县海里捞上来的海藻等物外加纸浆,成本便降了下来。

    并且在他许下重金鼓励工匠发明创造之后,东海造纸技艺节节攀升。从只能用来代替厕筹到能勉强书写,再到质量稳定,光滑平整不洇墨的朐县纸就横空出世了。

    而郯墨就更容易了,郯县四周都是大煤矿,直到刘正穿越来时还是煤铁重镇。采煤烧煤也在刘正的推动下于东海一地被广为接受。

    烧煤就产生烟,有烟煤就有墨,经过工匠们的改良,郯墨水到渠成造了出来。朐纸郯墨成了刘正的招牌产业之一。

    高诱说了许多纸墨之事,刘备听得有些不耐烦,眼下也是打仗呢,纸墨虽好能平叛贼人吗?也是刘备年轻气盛,在缑氏山时他就受不了高诱夫子般的啰嗦。

    “纸墨虽好,但终究不能破城中之贼。”

    高诱听了刘备如是说,叹了一口气。刘备说的是事实,但战争总会结束,到天下承平之时,这纸墨能攻能守,可要比革矛尖厉多了。

    “玄德,破城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行军打仗需要弓箭革矛,治理天下需要纸墨。我想着多誊抄几本经书,届时留在广宗,也要教化百姓……”

    破心中贼?听着高诱所言,刘正心中恍惚,这话好耳熟啊,是谁的名言?不过高诱此言倒是让刘正有了些别的想法,他只想着将张郃、刘备、关羽收拢麾下,自己师兄高诱也是一位经学大才啊。

    “备受教了。”刘备不是不识趣之人,见高诱有些恼了,便停住话头。

    他与高诱讲什么,黄巾虽然即将平定。但眼下大汉兵燹四起,西边羌乱,北方匈奴、鲜卑,东方是乌桓,南边各处蛮夷,连中原都遍地黄巾贼。照他所想,这大汉眼下最需要兵强马壮,最不缺的就是纸墨。

    “在缑氏时,玄德可不像今日这般稳重啊。”

    高诱是敦厚之人,作为师兄年纪也比刘备大上十岁有余,自然不会在意刘备说错了话。况且刘备也不算说错,要是他高诱有刘备那两个兄弟般的武艺,只怕更能帮卢植攻下广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师兄不见玄德兄已有数年,当然不一样了。”

    “哈哈,仲兴此言说得甚好,刮目相看刘玄德!”

    高诱笑着,又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低吟了几遍,要是手边有纸笔,他都想立即记下来。

    “仲兴少时到老师身边时,便时有妙语……”

    自打跟随卢植来到冀州,高诱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放松过了。眼下皇甫嵩大军将至,广宗城指日可破,高诱见到两位师弟心情大好,便多说了许多刘正与刘备少时跟着老师学经之事。

    刘备在缑氏山自然是纨绔做派,经书没学上几本,带着一群年轻弟子四处惹是生非。而刘正总想着赚钱,无论是缑氏缺了什么,刘正都从其他地方贩运过来卖给同学以及缑氏县的百姓。有一次不知是刘正想要做什么,被卢植知晓好好骂了他一顿。

    “是羊下水。”

    刘正笑道,将那事讲了一遍。那个冬天里洛阳天特别冷,卢植因为熹平石经的事情准备斋戒上书为古文经学张目,所以缑氏山上连续几日不见荤腥。

    不让吃肉,寒冬腊月又哪有几样菜可吃。过了几日之后,刘正实在受不了了,便邀着一帮同学去了山下他自己开的逆旅。那日天色已晚,刚好也没了别的什么吃食,刘正便与同学围着一口大锅煮起了当日所剩的一些羊下水吃。

    此事被卢植知道后狠狠教训了刘正。老师在斋戒,学生去吃肉,还是最为腥臊的羊下水,怎么能让卢植不气。

    “原来缑氏县里的那道暖锅是仲兴所创?”刘备听罢感慨道。

    他只在缑氏县吃过在冬日围着一口大锅用肉汤煮各类猪羊的内脏吃。要知道当时猪肉又腥又臭是不怎么吃的,而羊的内脏也是喂狗的。

    刘正所创的只是将处理干净的内脏用肉汤煮了,此时虽然没有辣椒,但因凿空西域,胡椒还是有的,可以去腥增香。煮熟后只沾着酱醋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么说起来,仲兴进缑氏的时候还是稚童,好像比玄德更早些。”高诱突然意识到了一点,刘备虽然比刘正大上几岁,但拜卢植为师要迟于刘正。

    刘正拜入卢植门下是要比刘备早,此事在下曲阳时两人已经说过了,刘备与刘正两人只论年纪不论其他。

    刘备觉得是他占了刘正便宜,他叫刘正一声师兄其实也是应该。但刘正也觉得是他占了刘备便宜,毕竟论起在刘氏皇族内的辈分,刘正可是要叫刘备做叔父的。

    “我与玄德兄只论年齿不论其他。”

    谁少年时不做几件荒唐事,三位同学说笑谈天讲着年轻时的往事。有人进来通禀,说要找刘正,是张济。

    “刘君,董公已准备出发去洛阳,想与少君见上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