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风行 » 第024章 说道

第024章 说道

    “什么?先生您要去石头村?”袁冰大惊。

    “呵呵!是啊!

    此时正值春季,此症来的又颇为蹊跷,若不查明原因、提早预防、加以阻断,在夏季来临时,是很有可能酝酿为虫疫的,到那时,可就是一场灾难咯!”

    闻言,袁冰也觉得巢元方言之有理,否则自己怀着这个阴影,以后还如何再去石头村?

    “呃,先生所言有理!

    在下一定全力支持先生,但凡是有什么需要之处,药石用度等等、请先生一定不吝告知。”

    “呵呵呵呵!巢某如今只是一个落魄之人,身无长物,确实是需要郎君襄助的。”

    “啊!巢先生千万不要客气!

    您这样做全是为了黎民百姓,在下感激您还来不及呢!

    一会儿,待您用过午膳、我便差人将您送过去。

    呃,还有啊先生,

    我正在石头村为村民们营建新居,既然恰逢先生游历到此,我想在石头村建设一座医馆,望先生能够留在此地,护得一方百姓的平安啊”,

    言毕,袁冰拱手施礼。

    “哈哈哈哈!

    此举甚妙!我也很喜欢这个地方!那便多有叨扰啦!

    哈哈哈哈!”

    王菲随即唤来一个丫鬟,引着巢元方前去用膳。

    待巢元方出门而去,袁冰把个王菲和芃儿唤道身边笑道:

    “好啦!好啦!

    我这不是都好了嘛!你们不要再担心了!

    尤其是你个小丫头,你看看你,哭的眼窝子都陷下去了!这样就不好看咯!嘿嘿”

    得!袁冰不劝还好,这一说话、反倒引得二人再次泪眼婆娑。

    “呵呵!好了好了!芃儿娘子,麻烦你一会儿让胡适告诉何先生:

    石头新村当时预留出来的四个市肆的区块,让他为巢先生选一个出来,按照巢先生的布置建造一座医馆。”

    “嗯!好!”

    “妹子,巢先生这边不论需要什么药石器具,你都让师爷照单采办,不要延误,知道吗?”

    ……

    用过午膳,王菲与师爷赵德谷带着两个丫鬟、几个衙役,便按照巢元方开出的单子、立即出门采办;

    胡适在见了袁冰一面之后,也依依不舍的驾着马车、带着巢元方去往了石头村。

    独独剩下个芃儿搀着袁冰在后园散步、晒太阳。

    “呵呵!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吗?”

    袁冰瞅瞅芃儿凝重的神色,率先开口笑道。

    “呃,没,没有”,芃儿眉眼轻垂,应着、却是欲言又止。

    “唉!这次也确实是辛苦你了!以后可得注意自己的身子!切莫再向那般着急了!”

    “没,没事儿!我自小习武,身子好着呢!”芃儿娇羞。

    见状,袁冰微微一笑道:

    “那日你说:伯渊的宗旨是为了天下一统,那我猜:伯渊是准备押宝在北周喽!”

    “嗯!是的!虽然北周朝廷内部也或多或少的也存在着一些、一时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是此任皇帝宇文邕倒也算是位开明的君主,而且颇具雄心;

    比之北齐和南陈那两个荒淫无道的国主、已然是好了万倍了。”

    “那,那为什么是我呢?”袁冰疑惑道。

    “呃,我,我起初也是不明白的!一切都是宗主的安排!

    但是自从见到你、直至此刻,我,我似乎是有些明白宗主的用意了!”

    “喔!呵呵!是何用意啊?芃儿娘子不妨说来听听。”

    “师父曾经言道:百余年来,之所以天下纷争、战乱频发,皆是因为世人“争利而舍义”所致;

    豪门贵族与靡衣鲜食之士,只知道“聚财聚利”,而无人“聚德”,士风腐败、道德沦丧,却是少了“重道义、轻王侯,遗其身而至公,恶衣薄食、少私寡欲”的君子。”

    “呵呵呵!

    芃儿姑娘的意思难道是说:我便是你师父口中所说的“君子”么?

    呵呵呵呵!”

    袁冰笑得是那么的心虚:

    自己无论后世、今生,自然算不得是个坏人,但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君子”二字挂上钩。

    “难道不是吗?

    堂堂县令都没有几身像样的衣裳,就连内,呃,我是说:就连那个,你那个膳食吃得也是普普通通;

    菲儿也说了:你根本没有出将入相的宏图大志;

    但要是说你胸无大志吧、你却又为了渭州城、特别是石头村村民们的福祉、整日里殚精竭虑;

    这不是轻王侯、重道义,又能是什么呢?”

    听闻此言,尤其是从一位美娘子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袁冰还真的是心中窃喜、无言以对。

    “诶,芃儿,你师父是谁呀?他的观点难道就是伯渊意思吗?”

    “我师父名: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原是居于北齐并州之地,后来去往南陈了。”

    “啊!他是位修道之人?”袁冰诧异。

    “嗯!只是也不尽然,我师父博览百家、却是首重儒学;

    在如今这个三教争衡倾轧的年代,他更是认为:“三教可一”;

    即是说:儒、佛、道三家思想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去伪存真、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合为一家之言;

    共同朝着“使民不倦”的目标去努力,从而达到加强对于民众思想控制力的目的。

    所以,我师父的主张主要在于思想层面,是对于有德之君王统治的促进和延续,并非是要去推翻谁的统治而满足自私之人自立的需要。

    他倡导儒学,以教化万民为己任,多年来,他的学生遍及天下,伯渊之中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也可以说: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伯渊的意思!”

    “嗯!是啊!天下如不一统、万民之教化又该如何进行呢!”袁冰点头称是道。

    顿了一顿,芃儿继续说道:

    “师父曾言:儒家提倡的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佛教说的是“遁世出家、诫欲苦行”;

    道家则讲究的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而我师父统而化之,并不希望人们都避遁清幽、不理世事,而是主张:无为无功,意思就是说:

    希望人们不要去为了功名和利禄去做事,才能达到:

    既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又能为王道实践贡献才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