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沐天子 » 第16章:面圣

第16章:面圣

    翌日。

    “哎!”

    “原以为此番成国公领军南征能够再立功勋,谁成想这人就这样没了。”徐景昌看着不远处的成国公府门口已经悬挂起白色灯笼不由对身边此番一起来吊唁的沐斌感慨说道:“这日后朱勇独自一人撑起一座国公府想来不会容易呀!”

    沐斌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下头。

    他知道徐景昌这是感同身受,想当初其父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因私下向燕王朱棣传递消息被建文帝亲手诛杀。

    后来,徐景昌虽然年仅十五便承袭定国公的爵位,可谓显耀至极,但是终究是孤儿寡母独撑一座国公府,而其人的荣耀又是其父用命换来的,当时年少的他心中又岂会好受了?

    不过比起如今的朱勇来说,他依旧算是幸运的,毕竟徐景昌还有一个作皇后的姑姑在,这京师谁人又敢小瞧定国公府了。

    “朱勇如今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这些作朋友的当好好开导他,也当多来成国公府帮下忙,如今这府中诸事繁杂,他一人想来也焦头烂额吧!”沐斌边继续向府中走去,边对身旁的徐景昌说道。

    徐景昌闻言连连颔首,徐徐说道:“是这个道理,今日,我们便留下来多陪陪朱勇。”

    待两人在府中仆从的引领下,进入前院,便见院中早就挂起了白帆,虽然成国公朱能的棺椁还未曾抵达京师,但是府中已经设好了灵堂,毕竟这死讯已经传开,一些亲朋故旧也开始上门吊唁了。

    “今日府中繁忙,怠慢两位兄长了。”

    得了禀告的朱勇身穿丧服脚步匆匆的迎面走向徐景昌与沐斌脸有歉意说道。

    “惟贞,你要节哀顺变呀!”沐斌看着眼前再无往日意气风发之态,反而一脸哀荣憔悴不已的朱勇时不由语气低沉宽慰道,“但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你尽管直言,我们随时恭候。”

    徐景昌也赶紧接着说道:“文辉说得不错,你我素来交好,何须见外。”

    朱勇闻言大为感动,勉强挤出一缕笑容,拱手道谢道:“两位哥哥的这份心意,我心领了,之后若有为难之处定会开口的。”

    朱勇说完,特意又向沐斌作了一揖,一脸陈恳道:“此前家父有急递入京,便遣了家丁顺路回府,我这才知道文辉你的提醒是对的,虽然最终我父还是病逝了,但我听家丁禀告,你的秘方的确是有用的,只是天不遂人愿,当时我父已经重病难治了,用了秘方也不过是延缓了些时日,但是终究文辉是有大恩于我的,此番我不得不感谢一二。”

    “哎!”

    沐斌闻言不由叹了口,赶紧摆手道:“惟贞言重了,你我两家不仅是姻亲,而且,你又与我交好,送些秘药不过是我这个作晚辈的一番心意,你万不可再言什么大恩。”

    朱勇闻言便也不再多言,他素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份恩情的确不用落于嘴上,日后有机会他定会报答沐斌的。

    正在三人因为朱能的死伤感不已时,沈广带着一个宦官便火急火燎的追来了成国公府。

    “少爷,陛下令你马上入宫面圣。”

    沈广不待喘匀了气,便急不可耐的向沐斌禀告道。

    沐斌闻言心中讶然,自从上次敬献治藏之策后,这三个月来,他都规规矩矩的在国子监读书求学,并没有做什么值得一夸的事情来,这永乐帝为何突然要自己入宫见他了。

    沐斌心存疑惑,可一旁的宦官却不敢再耽搁,连连催促沐斌赶紧动身。

    “文辉,既然是陛下相召,你便赶紧入宫吧!我这府中人手充足,你便不用担心了。”

    朱勇见状赶紧说道。

    徐景昌也赶紧保证道:“是呀!面圣事关重大,惟贞这里有我在了,你便放心吧!”

    沐斌闻言便不再迟疑,跟着宦官径直往皇宫而去。

    .........

    乾清宫,御书房。

    这是朱棣第二次见到沐斌。

    初次相见时,沐斌是随着胡俨同来的,虽然那次的治藏之策出自沐斌之手,但是因为有胡俨在,朱棣并没有与沐斌多聊,他虽然高看沐斌几分,但其实对沐斌的了解也有限。

    昨日,当着姚广孝的面,朱棣虽然信誓旦旦的赞扬沐斌是个俊才,但是此番南征安南对于他而言可谓至关重要,而若以张辅为帅,沐斌便是那关键之人,所以今日他才会遣内官将沐斌召入宫来,为了便是在遣沐斌南下之前好好叮嘱其人一番,让沐斌知晓他身肩重任,好好为他效力。

    “你在京师也呆了几个月了,可还住得习惯?”

    朱棣一副长辈关怀年轻后辈的样子,一脸和熙问道。

    沐斌闻言赶紧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恭敬道:“有劳陛下关心,南京乃是帝都,天下首善之地,江南风光无限,臣十分喜欢这里,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只是偶尔也会思乡,思念昆明的母亲,记挂南征的父亲。”

    “哎!”

    “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朱棣闻言不由对沐斌愈发满意,毕竟在他看来至孝之人当更有可能是个忠君之辈。

    “你既然记挂西平侯,眼下,朕倒是有个机会让你能够南下一趟,让你们父子相见。”朱棣感慨完后便直入主题道。

    沐斌闻言不由惊讶的看向朱棣不知他所言何意?

    朱棣见状不由笑着说道:“莫要惊疑,想来你也知道了,如今成国公病逝军中,南征军无帅,朕有意任命张辅为帅,此番正缺一个南下传旨的人,朕认为你便十分合适。”

    “陛下既有命,臣定然欣然南下。”沐斌虽然心中依旧疑惑,这传旨的差事一个宦官足矣,为何还要特意遣他走一趟,但是毕竟这是皇命,他若质疑,难免让朱棣误以为他不耐辛苦,想在京师享福不愿南下,便也暂且歇了心思。

    朱棣见沐斌回答得果断,心中愈发满意,继续笑着说道:“当然,朕知道,你也是个难得的人才,此番南征,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你传旨后,便留在张辅帐下听令。”

    “臣,谨遵皇命。”

    沐斌此前便一直遗憾未能随其父南下征讨安南,见证安南时过五百年后再度重归华夏的历史性时刻,如今听得朱棣的言语,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心中自然十分的高兴,闻言激动的应承道。

    朱棣见沐斌闻战心喜,不由笑着赞道:“好样的!这才是武勋子弟该有的心气。”

    随即朱棣继续说道:“按制,如你这般的武勋子弟出了国子监,不过是任勋卫或散骑舍人,但所幸前番你有献策之功,朕因你年少还未曾封官,此次便让你以卫指挥佥事之身南下军中效力。”

    “多谢陛下隆恩!”

    沐斌闻言心中暗喜,因为他知道这卫指挥佥事已经是四品武官了,按他的资历与功勋,此次也算超拔了。

    朱棣踱步思忖片刻,看向沐斌继续说道:“此外,朕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

    沐斌见朱棣神情严肃,心知重头戏要来了,他不由赶紧压下因为可以南下参战而起的喜悦之情,肃然道:“请陛下吩咐。”

    “嗯!”

    朱棣点了下头,徐徐说道:“此番朕虽然任命张辅为帅,但恐其人威望不足,左右两军会有摩擦,从而影响南征胜负。”

    “陛下,家父一心为国,定然不会因私废公的。”沐斌闻言赶紧保证道。

    “朕知道!”朱棣见沐斌脸有急切之色,不由赶紧安抚道:“非是朕疑西平侯,只是这军中素来慕强,以实力为尊,张辅虽有朕的任命,但要想令全军如臂指使也非易事。”

    沐斌闻言不由略带不解的看向朱棣,不知他用意何在?

    朱棣一脸笑意道:“你今年都已经十五了,而你父亲只有你一个独子,沐氏要想昌盛不衰,这子嗣便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朕听闻张辅膝下长女娴静恭良,可为你妻,朕欲给你们赐婚,以结两姓之好。”

    沐斌闻言不由心中暗惊,心中嘀咕道:“咋这南征之事说得好好的,为啥突然就扯到赐婚上面去了。”

    不过沐斌很快便反应过来,此番朱棣赐婚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此前为了弥合左右两军,朱棣不就曾给朱勇与他的堂妹赐婚吗?

    如今只不过是南征主帅换成了张辅,而天降新娘的成了他沐斌罢了。

    突然便要娶妻了,说实在的,沐斌心中倒是没有多少反感的。

    既然选择融入这个时代,他便不会还矫情的执着于什么爱情,毕竟如今这时代男女大防才是主流,凭借他的身份,日后的妻子也多是公卿贵胄,达官显贵之家的贵女,不到成婚揭开红盖头那一刻,要想见到真人那是几乎不太可能的。

    既如此,张辅之女与别人于他而言又有什么不同了,更何况,他可是知道,他未来的老丈人可是会因此次南征之功得封公爵的,更有甚者,英国公一脉在大明朝是世袭罔替荣宠不衰的,日后能有如此助力,他该高兴才对。

    再者这个时代于他而言,可是极为利好的,所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便是不幸张辅的女儿容貌平平,他也可以纳美妾不是?

    至于,因为老丈人势大,妻子可以“劳资蜀道山”,不准他纳妾,沐斌对此是完全不担心的,毕竟他可是独子,他沐氏还得靠他繁衍子嗣了。

    他纳妾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绝对不是,而是完成家族传承大业。

    “臣谢陛下赐婚!”

    沐斌赶紧收敛心中的思绪,面对朱棣恭敬道。

    朱棣闻言不由爽朗大笑,满意的颔首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