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长安异闻录 » 第十八章 物灵4

第十八章 物灵4

    居庸关一带的地形沟谷纵横,坡度陡峭。

    有些地面上隆起的小沟谷看似低矮,实则沟谷的背面地势凹陷,能容下几十上百人的数量而不被人发现。

    黑装小卒不跟随大食回营的步伐,反背道而驰,一路朝居庸关的山路奔去。

    只见他穿过一座高高隆起的沟谷,绕向后方,这里正埋伏了大批燕国士兵,满眼望去,足有上百人之多。

    埋伏在此的众士兵都面色焦急,翘首以盼,见黑装小卒到此,个个欣喜不已,都急忙叫道:“赵将军,你可回来了!”

    原来,刚才为大食副将艾力禀报军情的黑装小卒,并非他们自己人,而是神策军的副将、征西先锋官赵同。

    这些天,他见高闻远一直痴迷于操练他的玄襄阵,这样极其罕见的阵法,纵是他有着身经百战的经验也不敢妄自使用,又心知无法改变他的主意,更不忍看着神策军的将士白白送死。

    于是,凡是高闻远策划此阵时,他一律不参与,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有效应敌的策略上。

    兵马调动的大权被高闻远掌握,他所能带领的唯有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旧部,但如果用来对付大食,那只能是蜉蝣撼树。

    赵同曾数次跟随周远槐征讨大食,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这个民族,他学过一些大食的语言和文化。

    当他得知大食另有二十万大军在五长坡下待命时,就知此战对居庸关极其凶险。如用高闻远的阵法,此战必败无疑。

    情急之下,灵机一动,就暗杀了前去打探军情的大食的士卒,换上他的衣服后,又去向艾力谎报军情。

    让大食自行退兵,这样一来,居庸关前,他们仅剩下六十万人马,燕国的压力陡然减轻。

    这个办法虽然不错,对于赵同来说,无异于是以身犯险。

    倘或被艾力发现他是冒充的,不仅会被当场斩杀,还会激怒艾力,挥师二十万大军扑向居庸关。

    即使艾力真的撤军,回营后发现自己被骗,也很快会返回居庸关。只是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赵同也顾不上许多。

    眼见大军撤退,赵同回到守城,向高闻远禀报了大食撤军的军情。

    不知是高闻远奋力击打的鼓声大震,导致他根本没听见赵同的话,还是他不相信这个消息,手中挥舞的鼓槌仍不停歇。

    这时,高闻远的亲信部下康鹤尧前来向他禀报了五长坡下的大食军队撤退一事,他一听见“撤退”两个字,顿时两眼放光,忙停下鼓槌,又确认了消息是否属实。

    在得到康鹤尧肯定的回答后,高闻远瞥了一眼赵同,便传令城中的军队只留一万兵力驻守,剩下的全部出城迎敌。

    起初,哈苏尔见燕国军队浴血奋战,只当他们是兵马不足的背水一战,后来,又见城中出来了无数人马,哈苏尔依旧神色自若。

    直到探子来报,五长坡下的艾力撤军回营,他才慌了神。

    神策军骁勇善战,越挫越勇的气势让哈苏尔感到一阵心慌,没了后援的他,在全军覆没前,急命大军撤退居庸关,落得个狼狈而逃的局面。

    赵同率军打算追上大食的残兵部将,活捉哈苏尔,有了人质,便可要挟艾力撤离大燕国土,以绝后患。

    谁知,此时的高闻远却鸣金收兵。赵同恨铁不成钢,军令如山,他也不得不听令,眼睁睁看着哈苏尔在眼前逃脱。

    看到大食落荒而逃,高闻远甚为喜慰,正要下令全军摆宴庆贺。

    赵同却提醒他,这只是敌方暂时撤退,我方仍要提防敌人随时会反扑的可能。

    其他将士也是喜忧参半,认为赵同的话不无道理。

    高闻远却不以为然,认为大食此次战败是骄傲自满所致,他们以为仗着自己人多就定能战败燕国,却没想到自己带领的神策军战无不胜,哈苏尔吃了亏,定不会贸然再战。

    不如仿照三国时期诸葛亮空城计的做法,在军营庆贺一番,是以暗示敌方,大燕根本不惧他们来犯。

    当晚,神策军营摆下庆功宴,一时间,鼓乐齐鸣,士兵们杯筹交错。

    赵同一想到哈苏尔安全回到营部,对燕国仍旧虎视眈眈,哪里还坐得住,看见高闻远喜笑颜开的庆祝,更是怒上心头,摔下酒杯就要扬长而去。

    众将士见他勃然而怒,也都停下饮酒,营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高闻远怒而拍桌,斥责赵同破坏军宴,又以这些天不参与议战、战场上不听指挥、私自离开居庸关为由,下令仗责一百军棍。

    赵同的所作所为,其他将士都心知肚明,若不是他巧用计策令艾力退兵,今日他们恐怕殊难取胜。

    因此,俱都一一跪在帐前,乞求高闻远看在他计退敌兵的份上,又是周远槐将军的亲信,况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燕国,大敌当前,若惩罚先锋官,不仅让敌人有机可乘,更是是有损军队士气。

    高闻远并不在意众将士的求情,只担心这么多人为他说话,自己若一意孤行,有损的是自己的威望,因此便撤去方才的命令。

    但仍要小惩大诫,革去他先锋官之职,贬为领军卫,暂管军务,他的先锋官一职由康鹤尧担任。

    对于高闻远的处置,赵同气恼难禁,不顾上下之分,当场与他争辩起来。

    他并非是在意官衔,而是不甘心将神策军拱手相让,更是痛心大燕可能在他这不知自量、昏庸无能的领导下,丢失燕国要关,他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高闻远本无仗责之心,却被他当众骂的狗血喷头、一文不值,登时惭怒交迸,下令将他拖出帐外,仗责五十。

    赵同随周远槐征战半生,此战没能在战场上浴血杀敌,却落在自己人手里遭受此等奇耻大辱,又想到远在长安的周远槐病情难料,一时间,胸中孤苦怨愤。

    在战场上不知受过多少皮开肉绽的刀伤,都没能哼出声来的铁血汉子,此时竟如同孩童受了委屈一般,心中惨戚,泪下如雨。

    高闻远一句“谁敢再为他求情,就和他一样的下场”,令众将士敢怒不敢言。

    接下来的几天,众将士也都在为大食的随时反扑而忧心忡忡,上次错过了活捉哈苏尔的绝佳时机,这次赵同又被降低军衔,没有他的良策,众将士不知该如何应对。

    也不知大食在酝酿什么计策,艾力总归是知道自己被骗了,按理说会回来报复,却一直不见有任何动静,这蹊跷的行为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一时众说纷纭。

    有人说,艾力私自撤兵,令哈苏尔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现下二人失和,正在争吵也未可知;

    也有人认同高闻远的看法,哈苏尔的战败导致他信心受挫,因此不敢贸然前来。

    高闻远耳听众人议论纷纷,两只眼珠虽盯着战图,却不停地来回转动,似乎心中早已有了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