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百炼仙族 » 第十五章:亲事

第十五章:亲事

    装睡的周旺财偷偷翻起了身。

    肥墩墩的身子,借着窗外透入的月光,忽然坐了起来,速度十分灵敏,他身上拖沓的肉块,完全没给他的动作造成丝毫阻碍。

    小小的房屋内,加上他在内塞满了六个人,自家的胖小子周通达,就躺在他身边,呼呼睡着。

    赵书泉先前规定,凡是新入村的村民,染了瘟疫,未用药之前,都必须待在一起。

    周旺财猜到,这恐是怕瘟病之人到处游走,再染上了他人,可是他别扭的是,非要跟那一家三口粗鄙流民待在一间屋子。

    看到那抱着浅蓝色包袱的小丫头,一直担心爹娘的病情,到了下半夜才坚持不住,终于昏沉睡了过去。

    周旺财这才起身。

    “也不知道这小破村里是不是真有救治瘟疫的办法,要是被那小子浅言诓骗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我那修仙侄儿可是跟我保证了,若是能寻得良方救治这瘟疫,就可以引荐我周家子嗣拜入那修仙宗门。”

    周旺财看看那睡得呼呼,完全没有半点染病模样的周通达,心头一紧,从怀中掏出了一颗红色药丸,给他喂下了。

    药丸刚一入口便化入浓水,沉入了肚中,周通达立刻变得浑身滚烫起来,俨然就跟那染了瘟病没有丝毫区别。

    至于他那依在墙角的糟糠贱内,则不必这般麻烦,她是真的染了瘟疾,那喘息呻吟的模样,与刘二牛母亲当初相差无异,引得周旺财看上一眼就嫌弃的要命。

    她并不是周通达的生母,而是周旺财花了些银子买来的妇人,只是为了充当他那死去的夫人,掩人耳目罢了,毕竟身边有个女人,不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白手起家的周旺财,在这人世间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拥有了比一般人对机遇更为敏锐的嗅觉。

    正所谓大灾之中必有大机遇,无数次商贾角逐都为周旺财印证了这一点。

    只是这世间财物就算再多,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若是能让他周家始终立于这世间长盛不衰,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想尽办法,追及仙道。

    可惜的是,他这唯一一个儿子,早年就被那游离修仙者测验过了,资质平平,无缘修仙;直到他那没有任何血缘的侄儿告诉他,若是能寻得救世之法,定然能帮他与仙门师傅说通,留下周通达。

    自从这瘟疫盛行之后,各大修仙宗门都在想尽法子治疗这瘟疫。

    美其名曰救世扶苦,然而周旺财心里明镜儿。

    并不是这些宗门有多么的宅心仁厚,只因为这其中存在了令他们都为之眼红的莫大利益。

    “通达,莫怪爹爹心狠,只要寻了那救治之法,就能让你修仙得道,彻底脱离这肉体凡胎之苦,你且再忍忍。”

    周旺财心中悸痛,这药丸可是他花了不少银两换取了八品灵石才与修仙人手中购得的,定是不会有什么生命之危,就是这痛苦难熬的过程要一直持续十二个时辰。

    天一亮,在淡宁的薄雾之中,桃源村几户人家早早起了,去田间忙活去了。

    他们是古宁镇周边几个穷乡僻壤的乡民,得了瘟疫没法子了,拖家带口的出了乡,误打误撞来了桃源村,病好之后,就被赵书泉一番游说留了下来。

    这些人的性子大多与桃源村从前村民的性子相仿,一是踏实,二是淳朴,没什么花花肠子,是赵书泉优先看重的入选者。

    一大早,清喜河之中便多了两只鸭子,身后还拖着一群黑黄相间的小鸭仔,唐老官儿此前是镇子上著名的鸭倌,为人还算醇厚,会来事儿,周围几个村的村民之前经常去他那里采鸭苗。

    瘟疫来了之后,生意也做不成了,全家人都病了,逃亡的时候就带了两只成鸭,到了桃源村后,立马就下了一窝,在他的细心独到的照料下,如今已经能跟着鸭爹鸭娘下河游泳了。

    见到赵书泉从村子中间几座房子间径直拐了过来,唐老官儿立刻顶着那圆竹斗笠,挥手叫喊起来。

    “赵村长,起这么早呢,这是去忙着干啥嘞。”

    赵书泉见唐老官儿今天心情大好,笑逐颜开的,俨然褪去了刚进村那种死气沉沉、痛不欲生的样子。

    立刻回应了笑着摆摆手。

    “去高家一趟,给刘家娃娃商量下亲事去。”

    “莫非是铁牛家的大娃?”跟他从前做生意有关,唐老官儿好打听,但是人不坏,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致,他心里很知深浅,这桃源村除了赵书泉,就属刘家势头最胜,首当其冲的原因之一就是后生多,又都是男娃,不像他家,就一个娃,还是个女子。

    “是二娃,还得看人家高家姑娘愿不愿意的嘞。”

    这倒是出乎唐老官儿的意外,老大还没结亲,先给老二置办,这倒是头一回听说。

    “先不跟你聊了,老弟,我先过去了,回头要是成了,过来喝喜酒啊。”

    “那必定要来啊,哈哈哈。”

    唐老官儿看着赵书泉渐去的背影,不由羡慕起来,“这要是谁能跟刘家攀上亲家,在这桃源村脚跟可得站得老稳了,人家高家本来就是村中嫡系,这种好事当然先紧着人家,也不知道我家姑娘有没有这样得福气。”

    唐老官儿自言自语嘟囔着,心中产生了遐想,眼神立刻落在了那群叽叽嘎嘎的鸭群之中。

    赵书泉刚进高家的篱笆院儿,就迎面碰上李秀芹开了屋门,挎着篮子从屋里出来了,看样子是要到菜园子里摘点青菜。

    见到村长进了院子,李秀芹忙惊道:“村长,您咋来了,是出啥事儿了吗?”

    打从瘟疫开始,赵书泉就没亲自来过高家,这个把月来她知道村长都在为了小黑瓶中的第四本仙法,忙着照料村里来的那些个生面孔。

    如今的赵书泉在她心中可不只是长辈那么简单了,为了她那两个娃娃能有机会修仙得道,如今李秀芹看赵书泉的眼神,比看那陪嫁的菩萨还要崇敬。

    看到赵书泉亲自登门,受宠若惊之际更有一种要有大事发生的错觉。

    “有事儿,但是好事儿。”赵书泉慈眉善目地笑道,卖了个关子,不由令李秀芹紧张的脸色霎那间放松之后又显得非常新奇起来。

    这可把她的急性子给点着了。

    “哎呀,村长,到底是啥事儿嘛,您倒是快说啊,急死个人嘞。”

    两人进了屋,嗜睡的老翁还没睁眼,高梓凡将那块写着功法小典的布帛放在凳子上,自己则盘坐在地上,拿着刻刀,一边背诵研究着,一边雕着一块木头。

    高稚清正在帮着烧火做饭,暖橙的火光照在小脸上,娇嫩的肌肤如一轮新月,生出了一片红晕。

    赵书泉则是直接看了一眼高稚清,两个孩子立刻一前一后站起身来,各自叫了一声。

    “村长伯伯您来啦。”

    “村长好。”

    “好,好!”赵书泉听到声音,显得十分开心,转头对李秀芹道:“秀芹啊,我看稚清这孩子也差不多到了该婚嫁的年纪了,二牛昨日刚刚凝成了大周天,踏入了一周目破虚境界,我有意将他二人撮合,今天过来,就是特地问一下稚清丫头的意见。”

    “村长,您说的是真的?”李秀芹心里直呼我滴个娘嘞。

    她原以为刘家大牛必然会比二牛更出息,力气更长,大大咧咧却是把上山的好手,人也更会来事些,不像老二看着憨憨木讷讷的。

    她其实早有意与刘家联姻,自家姑娘从小就跟刘家儿子一起玩到大,可她计划着是把姑娘许给大牛的。

    如今听村长这么说,二牛在修炼造诣上更高一筹,不由满心惊呼,意外非常。

    两人声音虽小,可当赵书泉再回过头去观察,稚清丫头已经羞得恨不得要把头塞进袖口里去,一双小手遮起小脸,正是为了遮掩脸蛋上的更为刺热。

    高梓凡惊讶片刻,放下了手中木雕,快步蹲到高稚清身旁,调笑道:“妹妹,你就要待嫁闺中了。”

    高稚清的小脸更红了,“哥,你休要取笑人家。”

    说完,便轻咬着下薄唇,跑出了门,仿佛只有外面远处的清风才能抵消此刻屋中的羞热。

    赵书泉见此,心中已经了然,便笑着跟李秀芹继续商议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跟铁牛说好,就近择个日子,过来帮二牛正式提亲,至于具体成亲的日期嘛,就等你和铁牛碰过面之后再定,可好?”

    李秀芹愣愣地看了一眼自家姑娘的背影,而后目无反对的朝赵书泉点了点头,两人天天同在一个屋檐下,她竟从来不知,原来稚清真正喜欢的是刘家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