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炮毁灭陨石,你说这是无人机? » 第二十七章不得已

第二十七章不得已

    这么多物资、设备,用来批量生产低配版的麒麟军刀,单凭林毅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至于宋厂长就更不用说,对技术这块,真不太懂,让他当个普通工人,还得培训一段时间呢。

    何况,他还是林毅领导,级别又不低,林毅哪里敢让他干活啊。

    可107厂的设备,都是在老设备上改进的,但还没到自动化设备的程度。

    要知道这种等级的东西绝对是非常不好的,正常人使用这种东西会遭遇很大的阻碍,会没有办法完成上级的任务,由此可见这种东西是多么的不好和别人的不想要。

    生产产品,必须有足够人手盯着机器,某些环节,是需要手动来操作,这就意味着,必须需要足够的人手。

    这个人手一不够就会出现许多的毛病,令人始料未及,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想出现这种事情的。

    得有一定经验、专业素养的工程师,以及工人。

    这些功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收集到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加上各种资源的投入,以及他们各自的悟性,机缘巧合之下才能诞生出一个强大的工人。

    这在清单上也是写了的,不过并没有人员跟随物资过来。

    这是演员应该是滩涂那边的奢华,所以就没有过来,不愿意过这里清贫的为国奉献的日子,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好的,如果放在战时一定要收拾了他们。

    这让林毅有些抓瞎,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的。

    询问送货的士兵,他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林毅看看天色,心中想到:或许人员是明天过来吧。

    实际上,除了这些物资以外,总指挥已经下令,安排一批工程师、工人,从155冷兵器厂调过来帮忙。

    这些东西来的10分及时,试想一下,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对方关注和帮助,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太及时的,太令人喜悦而高兴的,一定会让对方深深的记住自己的。

    命令下的很急,没有给155冷兵器厂太多权衡思考的时间,只好是将手头项目比较松,时间相对空余的工程师和工人抽调出来,调派到107厂。

    没办法,现在来说能做到的情况只有目前了,如果不是这样,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翌日清晨。

    155冷兵器厂的厂长办公室内。

    有些清冷的阳光从偌大的窗户打进来,操场上的跑操口号也传了进来。

    被选中的三名工程师和有些工人里的小领导七嘴八舌的抗议着。

    这对于天之骄子的他们来说是十分不好的,谁知道过来之后居然会遇到如此辛苦的工作环境,这简直是太令人难受和不高兴了,可是很难回去了,没办法,只有尝试着去接受了,可是就这样,其实他们也不甘心,所以就闹了起来

    没人愿意从条件优渥的155冷兵器厂,调配到107厂干活。

    毕竟很多人是从107厂过来的所有人,所以155的人对于107厂目前的状况非常清楚。

    地理位置偏僻,周边没有什么娱乐,下班之后想找个地方休闲,都找不到地儿。

    人活着为什么?为了完成上级的命令吗?不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好的未来好的发展,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那么眼前的事情就不需要去完成了,他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不那样的话,他们想象他们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痛苦。

    再就是居住条件恶劣,那边的宿舍都是几十年之前的老宿舍了,空调都没有。

    再说食堂,能跟155冷兵器厂相比吗?

    何况,一些老工人,早已在155厂周边安家,家属都在这边,真不舍得挪窝。

    最关键的,还是107厂设备陈旧,根本无法展开工作啊。工人还好说,听指挥干活,就算不会用设备,肯定有工程师教导啊。

    被选中的这三位新进的工程师,毕业也没几年,对于老一代的设备都不一定会用,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个事情。

    派过去了,活不会干,那去了,有什么意义,这不是丢人吗?

    大家都是高材生,结果去了设备都不会开,产品不会做,传到领导耳朵里,会怎么想?

    这影响前途的呀!

    不由得这三个工程师不抗议,你说普通工人也就罢了,那去了之后机器一开,照着图纸生产产品,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就OK了,不用操心。

    但工程师不一样的,怎么生产?什么规格?中间各种细节是由他们把握和分配的,他们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怎么指挥工人生产出好的产品来。

    这次的任务听说是总指挥亲自下达的命令,那么足以说明这次任务还是有一定分量,上面领导都盯着呢。

    搞好了也就罢了,搞砸了,哼哼,可能真的会影响前途。

    最令人想不明白的事,155冷兵器厂是武国最大、设备最完善、技术最先进,人才最密集的冷兵器厂。

    总之,各种条件最优越,要人有人,要设备有设备,既然有好的产品,为什么不在这里生产,非要跑到犄角旮旯的107厂呢?

    那厂子都废弃多少年了,设备还能开得起来吗?都是一些苏联时期的老古董了!

    要知道,生产冷兵器的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大型机械,就算是想要从155厂运送到107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别说这些工程师想不明白,就连厂长也没弄清楚,到底什么状况?

    上头催的急急急,但话却说的不明不白。

    这事还真不能怨厂长。

    因为陈铭确实没有给他说的太透彻,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林毅。

    本来见识到麒麟军刀的威力,按照陈铭和总指挥的意思,他们是决定批量生产优质的麒麟军刀的。

    就是直接能穿透45毫米厚度的钢板的这种麒麟军刀,一旦批量生产,那影响力无敌的!

    甚至会震撼整个军界!

    但是随后就接到电话,这种绝版军刀根本无法批量生产,因为他是通过陨石提取的铁质,这种材料非常有限。

    不能批量生产,就无法在部队里推广,这个事情就需要压一压,否则一旦传开了,林毅必定名声大噪,但又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必定会有无数人跳出来质疑,那么后续对于林毅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陈铭和总指挥都是老油条了,自然不可能捧杀林毅,而是要小心翼翼的将他扶持起来。

    所以,对一些事情,陈铭对155厂的厂长也不能说的太透,只是催促他抓紧时间,调配工程师、工人和一些所需的设备到107厂报到。

    如果说林毅经历住这次考验,能够生产处靠谱的、优质的军刀,比现役的军刀提升一个档次,那这就是可用之才。

    日后陈铭、总指挥一定会悉心培养,让他在部队的路走得越来越顺畅,毕竟林毅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们给林毅撑腰,也有底气。

    可如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折腾不出个水花,那这个事情就得再商量了,到时候别说麒麟军刀的事情会被永久埋没下去,甚至连林毅的前途也成问题。

    他毕竟是一个义务兵,如果没有做出比较卓越的贡献,能不能留在部队都是个难题,毕竟他是一个连正步走都无法完成的义务兵啊。

    没有亮眼的东西拿出来,部队不可能留闲人的。

    155冷兵器厂的厂长拍着办公桌,对三名即将调配到107厂的工程师和工人的小组长们吼道:“吵什么吵?吵什么吵?吵得我脑袋都大,这是命令上级下达的命令,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看到厂长发火,工人小组长乖乖闭嘴,缩回脖子。

    顶在前面的三名工程师年轻气盛,都很不服气,这几人来到155冷兵器厂没几年,都是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妥妥的高材生。

    经历这几年的磨砺,已经渐入佳境,开始在155厂踏上正轨,即将成为155厂的中坚科研力量。

    现在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后面也是前途最关键的几年时间,这时候突然把他们调配走,而且也不说什么时候调回来,甚至还不知道能不能调回来,这让人如何接受?

    前途都堪忧啊?!

    人总是趋利性的,虽说大家的身份在这摆着,可同级别的校友们平步青云,自己却在偏僻的山头混日子,这实在接受不了。

    “厂长,不是我们不想去,主要是,107厂的设备,您也清楚,那都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了,我们去了,也捣鼓不明白啊。”

    为首的工程师,是个小胖子,也不敢跟厂长闹僵,笑呵呵的跟厂长解释。

    厂长瞪了他一眼:“不会没关系,有人教你们,155厂,有个义务兵,技术水平很高,你们这些人去了,都听他指挥!只要给他打好下手,就可以了。”

    办公室内顿时雅雀无声,落针可闻。

    随后,好似暴风骤降。

    三名工程师集体哗然:“什么?义务兵?让我们给一个义务兵打下手??”

    155冷兵器厂的厂长语不惊人,死不休。

    居然告诉三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三位高级的国家重点工程师,给一个义务兵打下手,这不是开玩笑吗?

    要知道武国的征兵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尤其是在研发这一方面,每年都会从各大高校招收专门的科研人才,各个顶尖大学的学生,尤其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主,这些是主要的生源力量,源源不断的为部队输送高科技人才。

    这里面出来的人才,但凡做科研方面的,日后都会成为精英,成为新型武器装备研发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军工楼格外重视的一个群体。

    他们的各种待遇非常优厚,这些都是宝贝,每一个人都非常值钱,非常珍贵,他们不但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还拥有深渊的学识、技术,都是重点关注和培养对象,此刻的三位工程师,就属于此类人才。

    这也是他们心高气傲敢在厂长办公室,直接跟厂长叫嚣的原因之一。

    在此之后,才是大浪淘沙式的征兵。

    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各大高校以及社会上的适龄青年男女,进行训练,这个过程中会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人,剩下精锐会留在部队,也将成为各大战区的主力军。

    这些士兵里面有一些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稍加培养之后,可以熟练的使用军中的各种电子类的武器装备,并不是简简单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头兵。

    除此之外,才是义务兵。义务兵想要转正,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苛刻。

    大多数人都是服役两年之后就退役,在这里面,甚至一些人,他的父辈就是士兵,想让子女传承意志,可子女的条件达不到,两年之后该退役还是要退役!

    由此可见,想要从一名义务兵正式进入部队,这个过程相对还是比较曲折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办到。

    如果换算到职场体系,完全可以理解为一名合同工,合同到期了,就可以回老家了,因此这个级别的士兵与三位工程师的地位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三位工程师在天上,林毅就是在地下,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现在,厂长居然告诉三位心高气傲的工程师,他们要去一个偏僻的,已然被弃用很多年的冷兵器厂,听从一个义务兵的指挥,在他的手底下打下手。

    这开什么国际玩笑呀!

    三位工程师集体炸毛,就连唯一的一名女性工程师也气得直跺脚:“我不去,我犯什么错误了,凭什么让我给一名义务兵打下手?!”

    在她看来,让她这种级别的人给一名义务兵打下手,那简直就是羞辱她!

    小胖子脸上的笑容也直接凝固,转为愤怒:“厂长,你不是开玩笑吧?穿小鞋也不能这么穿。我上次不就是顺了你一点茶叶吗?不至于吧,这么折腾我!”

    右边那位身材魁梧,一身正气的青年工程师也是眉头紧皱。

    这哥们与旁边两位身体素质较差的工程师不一样,他更像一个纯正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