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二百零四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二百零四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香,实在是太香了。”

    “呼噜呼噜,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白米饭。”

    “这是神米啊,神米,不愧是神仙爷爷变出来的米饭。”

    空地上,数千人皆是端着白粥,大快朵颐。

    到处都是吃饭的声音。

    天兵们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倒不是想吃这白粥了,实在是这么多人同时吃饭,而且这些人的表现吃的还这么香,换做谁都要来流口水啊。

    “灶王,前面有人求见,说是灵口县县令,县丞等人。”

    杨立超拱手说道。

    刘振华并不意外,大军前行,一路上沿途有不少县令都会直接投降,眼下这县令主动上门估计也是为了这事儿。

    毕竟大军下一个途径的县便是灵口县。

    很明显,这五人都是自诩郁郁不得志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在见到他救济灾民的时候误以为他是什么贼人然后汇报朝廷了。

    刘振华将目光在五人身上扫过。

    “灶王,”刘有一直视刘振华。

    “我等愿穷尽毕生之力,助灶王救济天下万民呐。”

    刘振华点点头,这人应当是添油加醋了,那五人估计也没有想到这县令竟然已经投靠于他,算是倒霉了,刚好碰上。

    “灶王,久仰大名!”

    “我等皆是书生,得知灶王用人唯贤,我毛遂自荐,愿为灶王效力!”

    刘有一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人就是那蛊惑众生的灶王,而黄县令,竟然也和这样的宵小之辈勾连,只为了求一条活路。

    若是这流寇一个不高兴,他们说不定就要被流寇杀死啊。

    他指着那五个被羁押的人,这算什么,不愿意投降的人吗?

    黄县令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人,心中顿时惊异,灶王竟然如此年轻。

    刘振华盯着眼前的县令,还有五个被羁押的人,“你是灵口县令,这是何为?”

    什么考取功名,都不如眼前来的痛快,这是一场豪赌。

    其他读书人也赶忙反应过来,这流寇喜怒不知,他们已经被黄县令先扣上了一顶想要拿下灶王的帽子。

    黄县令面色变化,他不知道刘振华到底是个什么态度,灶王有神仙之能,前因后果估计也能够看得清楚。

    “回灶王的话,我等观灶王救济天下万民,”灵口黄县令缓缓说道,他指着那被羁押的五人,“而这五人,竟然直言灶王乃是妖人惑乱民众,想要让我帮助他们镇压您,这等逆乱之辈,我便直接差人将他们五人拿下,呈给灶王。”

    毕竟能够做到县令,当初和他同届高中的,怎么可能是傻子。

    倒是可以先用着,只要不将这股子滑头用在剥削百姓身上就可以。

    现在灶王正是用人之际,而且用的还是他们这样的文人。

    这人怎么能够不要脸到这种程度呢,这是人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刘有一面对背后的灼灼目光,丝毫没有任何羞愧之意,一群凡人,懂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刘有一已经看明白了,眼下灶王能够被黄县令冒着谋反罪名,杀头诛九族的风险,投靠灶王,就已经证明了,灶王绝非是寻常的反贼。

    他们似乎听过一耳朵,灶王

    刘有一似乎想起来了什么,顿时心中惊骇,陕北唯一能够有这实力的流寇。

    黄县令拱手,慷慨陈词。

    说着,刘有一等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岂不是帝王之姿。

    黄县令捏了把汗,这书生脑子还是这么耿直吗?

    只希望灶王不要将怒火也连着发泄到他的身上。

    “让他们五人开口。”

    谁知道刘有一竟然说出来了这样的话语,直接让他身侧的四人,还有黄县令等人都目瞪口呆。

    其他人也赶忙如此,好家伙,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啊,他们直接从反贼,蜕变成了可能要拥有从龙之功的文臣!

    “我等也愿意为灶王效犬马之劳。”

    刘振华道了声。

    “我等寒窗苦读数年,朝廷昏聩,考场污秽横行,故而考取功名皆败,虽有满腹救民之志却不得门路,而今幸遇灶王,任人唯贤,心怀天下万民,我等虽不如千里之马,却遇善教之伯乐。”

    原来是这个灶王

    “北方多兵,南方多士,本尊治下不缺攻城略地之将,但缺治理百姓之能臣。”

    眼下听到刘振华的话,这五人顿时明白了。

    其他四人连忙说道。

    他更加坚定了要投降的决心。

    刘振华看着这些人,倒是滑头的很,不过滑头往往跟办事能力有一定挂钩的。

    五人顿时激动起来。

    刘有一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

    周围的衙役将五人口前蒙着的布解开。

    “勇气可嘉,”刘振华点点头,“而今陕西初定,本尊大军发往河南,沿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心中却越是惊骇,从陕西来的流寇。

    “很好,”刘振华看着这些人满意的点点头。

    很有觉悟。

    “将五人松绑,带他们去后面。”

    刘振华目光看向黄县令,黄县令从目瞪口呆的样子恢复过来,方才那刘有一的话,岂不是在说他当初考取功名的时候是用了贿赂。

    只不过眼下灶王看着也不是争论的时候。

    待到五人走后,几个穿着略微有些贫寒的人来到了刘振华身边来。

    黄县令心中忐忑,不知道灶王喊来这些人干什么。

    等到灶王开口询问以后,黄县令听了听,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竟然是在问他过往,看是否鱼肉乡里是否为恶一方。

    黄县令已经回忆一遍,甚至将前半辈子做过的恶事都回忆了一番。

    听着几位农民的话,黄县令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这些人对他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无为而治总好过做恶事。

    灶王应当不会惩罚他才是。

    果然,刘振华听着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