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伸手必被抓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伸手必被抓

    耿章光脑子里面满都是刘振华说的,若是他覆灭大明。

    耿章光知晓,灶王绝对有这样的能力,哪怕是,灶王眼下没有直接动用能力端坐于皇位,但是单单靠着变化出来食物这一点就足够让他走到那一步,更不要说,灶王还可以变出来兵器,那些重重神奇之物,甚至那些马匹可能也是灶王变出来的。

    眼下,灶王唯一的弱点恐怕就是,他们的人数并不多,或许是因为灶王的神力被封印了?又或者是别的什么,耿章光只知晓,眼下是唯一的机会,若是大明愿意调动军队,调动九边重兵围剿灶王,绝对可以将灶王拿下。

    不能够在拖延下去了,耿章光似乎还记得当初见到刘振华的时候,这才过去了不到一个季节的时间,灶王就已经发展到了上万人马,骑兵更是占据恐怖的两成。

    若是再往后拖一拖,或许等到明年开春,灶王就能拥有数万精兵强将。

    到时候,就多出了一个比辽北铁骑更强大的部队了,灶王的铁骑。

    最关键的是,灶王在陕西,已经越过了九边防线,他们可以直插京师。

    “我得回去,将这件事情告诉我爹,”耿章光一脸严肃的看着张鸿功,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亲自带着这瓶子去,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他父亲,然后随他父亲一起上奏面见圣上。

    后者知晓此事事关重大,立刻点点头,“也好。”

    这次的战斗算是失败了,因为情报不足的原因,他们这些兵力肯定是拿不下灶王,他本来就打算将这个消息传回去。

    在得到张鸿功应允以后,耿章光作别众人,纵马朝着大同而去,他的心情颇为复杂,突然有种前途未卜的感觉,他知晓这片大地上的百姓需要的或许是灶王这样的人,他这样做岂不是在断绝百姓的希望。

    唉。

    耿章光叹息一声,朝着大同而去。

    “张总兵,眼下,有一股敌人从延川而来,准备支援永和。”

    洪承畴盯着张鸿功,他的意见是,暂时撤退,他们已经不是那灶王的对手,对方毕竟拥有两千骑兵,永和县的地理位置也刚好适合那骑兵发挥。

    眼下对方又有援军到来,他们又不能够截击援军,又不能够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永和,不撤退作甚。

    张鸿功的想法和洪承畴不谋而合,他作为总兵,自然能够看出来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就算是加上洪承畴的兵卒也不足以拿下灶王。

    “本官打算带兵撤至石楼,节制灶王兵马,使其不敢妄动。”

    眼下也只能够如此,等到耿章光将消息传给巡抚,在等待决断。

    “也好,那我撤去延安,静待圣上之命。”

    杨鹤辖区并不包括山西,本来灶王流窜到山西境内已经不能归于杨鹤管了,要等到将消息告知圣上,然后等待圣上决断。

    若不是山西巡抚准备联合他们剿匪,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也不会来这里。

    两人就此作别,为了防止在路上碰到延川之军,他们还特意绕开了一段路。

    刚好和延川来的任宏利率领的军队错开。

    他来到永和县城内以后,立刻被城内那一群群打着响鼻的马儿吸引,太多了,“没有想到,你小子,多日不见手下骑兵也这么多了。”

    任宏利见到杨立超以后咧了咧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一圈。

    杨立超做痛苦状,见到任宏利又是拿着手指头朝着他戳来,他这才笑着躲开,“都是灶王变出来的,怎么样,绝对可以踏平上万步兵。”

    “厉害,就算是我的陌刀队看到也要发憷。”

    陌刀可是专砍骑兵的。

    不过他们的数量太少了,只能够对付不太多的骑兵,两千骑兵,对于他们陌刀手来说难以力敌的。

    “灶王。”

    见到刘振华从县衙内走出,两人赶忙正色道。

    刘振华点点头,“对方眼下已经撤军,任宏利你去带人将附近村镇的财主清缴一番,还是老样子。”

    那些财主愿意将田地粮食交出来的,刘振华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拿着老本去过。

    愿意种地的就去种。

    刘振华就是要打散所有的土地,让土地归于他所有,唯有掌握在他手里,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才是好事,因为他能够保证绝对的公平,这种公平是对于天下穷苦百姓来说的,刘振华就是要抓住这一大部分人。

    这一大部分人才是他事业的基石。

    “是!”

    任宏利道了声。

    眼下这些剿灭地主的活儿已经不能够让他的心泛起丝毫涟漪。

    毕竟这些大军过去以后,那些地主自然会投降,手下那点家丁看到他们以后都吓尿了裤子,怎么还敢对他动刀兵呢。

    “杨立超,你这些日子继续带着骑兵训练去。”

    就从饭桌上的交谈来看,耿章光心是在大明的,经过来这城中的所见所闻,拉拢失败,对方定然会

    回去告诉他爹。

    耿章光他爹可是巡抚。

    倒时候他爹该如何去做,不管如何都要考虑几分。

    让骑兵去训练总没有错。

    “是!”

    能出去跑马,总要比待在城中强,他们骑兵生来就是要四处纵马的。

    众人按照刘振华的指示去做。

    而延川,延长等地的百姓有些坐不住了。

    灶王去了山东,朝廷又派出兵马来。

    到现在城门还在封闭,他们一部分心念着灶王,一部分人则是心念外面的红薯。

    要知道红薯可是快成熟了。

    这可是眼下陕北大地上唯一的庄稼。

    他们还记得灶王曾经说过的话,这红薯可是能够亩产五石的。

    那可是五石。

    红薯怎么样了,该成熟了,不会被那朝廷的人摘了去吧。

    这是部分种植红薯的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

    不约而同的,这些百姓们凑到延川延长两个县的县衙前面。

    “任总管,灶王爷甚时候回来啊。”

    “是啊,灶王爷一天不在额们心里面一天没谱啊。”

    “总管,那城外红薯快该熟了,若是被那朝廷糟蹋了该如何是好啊。”

    “就是啊,让我们出去看看吧,我们可不怕那些官兵,谁要是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