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九十九章 即刻去陕西(大章)

第九十九章 即刻去陕西(大章)

    “你们觉得,灶王变化之事,是真是假。”

    崇祯皇帝问道。

    众大臣皆是一愣,为何会有这样的问题,明眼人一听不就知道是假的吗,可是他们转念一想,不对,若此事是假,那这马懋才岂不是犯了欺君罔上之罪,这可是要杀头的啊。

    从方才马懋才背诵奏疏那有条不紊逻辑清晰的样子,不像是脑子坏了。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大臣,若是寻常反贼,能够藏精兵过千于秦中之地,他早就气的将书案踹歪来,但眼下,这反贼在大臣的奏疏之中,竟然有惊天变化之能,这让他陷入了疑惑之中,到底是反贼变化是真,还是马懋才脑子坏了是真。

    若是一个人脑子坏了,倒也好解释,可是那么多人

    “带那些随从上来,”崇祯皇帝眼见大臣们不说话,便喊了声。

    不多时,两个兵卒押着些满脸浑身是血的人走上殿内。

    马懋才见到是自己的随从以后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这些人保护他一路,跟着他入贼窝都毫发无损的出来,却再此被皇上差人折磨成这样,马懋才几乎已经可以想象到他们遭受的严刑拷打。

    “若是那灶王,会如此吗。”

    马懋才心中不解。

    ‘灶王爱民如子,又是发田地又是发粮食。

    ‘灶王真好啊,我家竟然小娃娃还算一口人呢。

    ‘别说你那小娃娃了,灶王竟然拿我们还当人,这天,这地,这皇上,哪里拿我们当过人。

    “这些人,都是随马懋才前往秦中之地的,皆同马懋才一起嵌入贼窝,看到了那灶王变化之能。”

    崇祯皇帝的声音在大臣们耳边响起。

    “这”

    “这”

    大臣们皆是只发出一个短暂的字来,这些随从明显经过了严刑拷打,竟然还能够说出来和马懋才同样的话语,很明显,不是提前串通,更不是马懋才脑子坏了。

    大臣们感觉他们的脑子要坏了,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结果,灶王是真实存在的。

    就算是有人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下依旧可以坚持住,那人也是万里挑一的,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多随从都坚持住了。

    这也就意味着真相确实是灶王存在。

    “臣以为,不管灶王是否真实,皆可出兵剿灭,区别在于,是否杀死贼首灶王,若灶王为假,当直接格杀勿论,私藏甲胄,藏兵于秦中,乃是死罪若是灶王为真,自可以将其接入朝中,我等观摩其变化之术以后,再做出决断。”

    温体仁给出了他的建议。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面面俱到,将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全部提到了,并且给出了解决之法。

    崇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杨鹤,你可明白该如何去做了?”

    他看向已经被任命为三省总督的杨鹤,三省总督可是拥有调动三省人马并且集兵前往辖下三省进行剿匪的。

    在明末,流寇之所以那么难以剿灭,一部分原因就是流寇总是跨省流窜,本省的兵本来和流寇作战的积极性就不高,那些流寇跑到别人地盘以后,他们就有了直接的理由不去管这些流寇,毕竟你若是跨省出兵,那几乎和造反无异了。

    明朝其实还是有能打的人的,孙传庭,陈奇谕,两人将一些起义军杀的溃不成军,李自成都差点死在陈奇谕的手中,如果不是后者诈降陈奇谕相信了,当然,也有传言是陈奇谕的手下收了李自成的贿赂,天天在陈奇谕面前说农民军已经悔改,要投降,明末的历史恐怕还要改写一番。

    “明白,臣到达陕北,第一件事情便是拿下灶王,若是招安有用便招安,招安无用,直接动手宰杀。”

    杨鹤拱手说道,他本来的打算就是招安一大批,屠杀一小批,萝卜加大棒,你接受了招安不仅能够活下去,而且还能获得不错,不接受招安,你就得死,眼下这灶王势力规模也不算小,能招安自然是招安的好,如果招安不了就只能够发兵剿灭。

    千人而已,他们大明精兵强将,剿灭千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崇祯对于杨鹤的态度十分满意,原本既定杨鹤明年走马上任,但是因为灶王出现,拥有变化莫测之能,拥有上千精兵,宛如星火,拖之越久,燃之愈烈,因此,崇祯皇帝加急准备,让杨鹤即刻前往陕西,走马上任。

    第二日,杨鹤携崇祯皇帝募捐而来捐助的五万白银和粮食二万石以及十万帑金,带着马懋才,洪承畴等人前往陕西接替武之望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长了!长了!”

    陈明有几乎是狂奔着来到县衙,在得到民兵放行以后直接冲到了衙内,一个划铲跪在地上抬眼看着眼前的灶王爷。

    “慢慢说,不要着急。”

    刘振华看着这人,陈明有是前些日子选中种植红薯的百姓之一,他昔日庄稼种的最好,因此刘振华差他为专门的一批红薯养殖员,负责第一批红薯的养育

    和维护,以及后续的红薯种植传播工作。

    “灶王,那红薯种下去以后,起先还蔫儿不拉几的,现在已经变得绿油油的,涨势喜人。”

    陈明有满脸激动,灶王说的是真的,这种薯果真是耐旱,种下去以后竟然真的成活了。

    而且长势还不错,他们做的只是每日在地里面转悠,看着这些成长的红薯而已,最多也就是按照灶王的方法,拿着那好看的瓶子,扎上一个小眼,撒过一点水而已。

    就这么点水,放在平日种植小麦,甚至不够四五颗小麦成活的,但是在这红薯身上,却能够让一亩地的红薯长势喜人。

    “呵呵,活了就好,你且继续看好那红薯,待到成熟以后,算你功劳一件。”

    “多谢灶王。”

    陈明有趴在地上双腿叉开宛如蛤蟆一般,脑袋磕在地上。

    “去忙吧。”

    刘振华道了声,待到他离开以后,张黑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禀灶王,起义军王左挂,正在攻打宜川县城!”

    张黑子被刘振华选做侦查小队队长,刘振华知晓情报的重要性,这些人日后也是要配备马匹的。

    延川南边最近的一个大县城,便是那宜川县城,和延川只隔着一个延长,而王左挂,也是受到王二起义,而后直接揭竿而起的一位农民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