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夷陵开始 » 第106章 姜维入南中

第106章 姜维入南中

    时间匆匆很快又是半个月。

    厂房终于建好,粘土坩埚也顺利搬进厂房,炼钢厂的生产算是初步步入正轨,接下来就是慢慢发展了。

    亲自指导安装,看着一切准备妥当,关兴拍着双手,脸上露出满是成就感的微笑,转身离开准备去找爨姝上交下粮草,谁料刚出大门就见爨安快步跑来,急切说道:“都督不好了,矿山的铁轨被人偷了。”

    “啥玩意?”关兴一时没反应过来。

    爨安解释道:“今天早晨仇副厂长例行巡查,发现一段山坡上的铁轨不见了,很明显被人偷了。”

    关兴:“……”

    偷铁轨也算正常,后世铁路刚建成那会,经常有人偷铁轨上的锁扣,甚至还有直接撬铁轨的团伙。

    说白了就是人民的素质提升速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只要有利可图就不缺铤而走险的人。

    问题是这穷乡僻壤的,偷了铁轨你卖给谁?

    关兴没好气的说道:“那你找小偷去找我干啥,仇勇呢,身为本乡游徼,找几个小偷应该不难吧。”

    爨安说道:“仇副厂长已经去找了,下官过来就是跟您汇报一声。”

    “林子大了还真是什么鸟都有啊。”关兴说道:“抓住小偷还有第二波小偷,没用,这事还得从源头解决,去将中安乡及周边乡镇的铁匠全部找来,招为钢厂正式工,按月发工资,回头再在厂区建一座子弟学堂,老子诏安。”

    偷走铁轨的用途大致有两个,第一直接卖掉换钱,但附近村民应该没几个买的起,想卖就得去县里,第二是回炉重造,打造成铁器自己使用,把铁匠全部招进工厂,谁给你打去。

    “都督英明。”爨安行礼就要告退,关兴抓住他的肩膀说道:“不急,工厂开工了,有些事就该提上日程了,首先是员工,尽量从附近的乡村招募,将村民变成工厂的半个主人,这样他们偷东西就得思量思量了。”

    “其次制定详细的奖罚晋升制度,所有人必须严格执行,若是发现厂内人员偷盗贪污,直接开除并通报,都是本乡人,不信真会为了蝇头小利放弃在家乡的声誉。”

    爨安点头道:“属下这就去制定,明天就将制度给你报来。”

    送走爨安,关兴悠哉悠哉的回了房间,爨姝迎上刚要开口,关兴用脚将房门关闭,拦腰抱起爨姝向床榻走去。

    爨姝用粉拳捶打着他的胸膛嗔怪道:“夫君你也太强了,每天好几次妾身都受不了了。”

    关兴年轻力壮,最近又一直在山里跑,得到了充足的锻炼,每到晚上,这种锻炼效果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闻言坏笑道:“你不喜欢吗?”

    爨姝沉默,让她咋回答。

    关兴将爨姝扔上床榻正要使坏,不合时宜的声音自门外传入耳中。

    “都督,张太守来了,在厂区门口等您呢。”

    “这死老头来干嘛?”关兴愣了片刻继续,准备办完事再去见,想了想貌似不太合适,只好意兴阑珊的整理衣服起身离开。

    来到厂区门口发现张裔身后还跟着一群人,正好奇的打量着厂区的一切,关兴上前笑道:“张太守怎么来了,太守府忙完了?”

    “见过都督。”张裔拱手行礼,捋须笑道:“郡里其实没啥事,制糖厂开工后就闲了,都督你离开近两个月没有音讯,老夫自然要来看看。”

    “对了,朝廷给建宁郡派来两位新官员,这位是味县新任县令梁绪,这位是牙门将军姜维,认识一下。”

    姜维梁绪同时拜道:“见过都督。”

    “快免礼。”关兴伸手扶起两人,抬眼打量姜维。

    早在北伐的时候他就知道姜维投降了,但一直没见到人,现在初次见面自然要好生打量一番。

    这位可是大人物,大汉朝最后一位司马大将军,也曾是关兴的偶像,现在调到关兴手下任职,让关兴生出一种时空错乱的虚幻感。

    姜维是建安七年出生的,今年才二十一岁,跟关兴差不多年纪,同为年轻人肯定有共同话题。

    “进去说。”关兴带着几人走进厂区边的一座石桌,让爨姝打来热开水,又打开茶叶盒边泡茶边说道:“最近闲的没事炒了点茶叶,诸位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现在正是采茶季节,山里又满是茶树,关兴自然不会放过机会,让爨姝采摘了不少。

    待茶泡开,张裔学着关兴的样子将杯中茶叶吹向一边,轻抿浅尝,细品片刻说道:“很苦,但苦过之后舌尖又有一丝甘甜,回味无穷,都督怎会弄出如此好东西?”

    关兴苦笑道:“最近一直在山里乱跑,看着漫山遍野的茶树就想着试试,味道还行,突然发现南中简直遍地是宝啊,只要肯干绝对赚的盆满钵满。”

    张裔笑道:“别人说这话老夫肯定不信,但都督你说,那绝对是的,对了,制糖厂已经投产,而且老夫又按照都督教的办法提纯,制出的白糖更加纯净,只是县里人少,根本用不了多少,想将白糖卖到其他郡县或者卖出南中怕是不宜,路太难走了。”

    关兴说道:“炼钢厂也是一样,制造出的农具只能由厂子附近的人使用,想卖的更远太难,所以南中想要快速发展首先得修路,我准备修一条通往成都的主干道,再修一条通往交州的主干道,再修几条连接南中各郡的主路,若是成功,南中的物资便可源源不断的送入成都以及交州,到那时,咱们就算睡着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账。”

    张裔惊呼道:“这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如此大规模兴土木是会激起民怨的,那样咱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他自然知道修路的好处,但难度太大了,当年秦始皇修直道召来多少民怨,秦始皇举国之力都是如此,小小南中又何德何能?

    关兴笑道:“这我自然知道,而且我有办法不激起半点民怨,保证老百姓抢着干,不过修路之前得先垦荒,粮食才是一切,没粮任何发展计划都是妄想。”

    求生存谋发展,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谁有心思发展。

    张裔看着不远处的厂房叹道:“老夫明白你的意思,用炼钢厂打造农具开发荒地种植粮食,有了足够的粮食便能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全力修路,问题是没路炼钢厂的农具就运不出去,农具运不出去百姓就没有工具垦荒,没法垦荒粮食产量就增长不起来,没有粮食百姓就没心思修路,死结啊。”

    确实是死结,关兴苦笑道:“所以说起步最难也最慢,但再难再慢都得干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