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驴秀才讨债 » 第五章 今日借君一滴水 (一)

第五章 今日借君一滴水 (一)

    排除爱情原因,金鼎能归还二百万贷款利息也不算偶然,转制给原来僵死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经营状况开始持续好转,银行贷款回收出现希望。不过对高行长鞭打快牛,持续加大回收力度的做法,荣锦非常抵制,提出了减免利息,借新还旧的建议,因为这时候不输血反而大力抽血,肯定不利于企业发展,也影响顺利收回全部贷款,不过建议书提上去根本没得到反馈。

    原因是银行自身经营机制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高行长大部分的精力都转移到这上面,基本上没有时间过问金鼎的事。

    话说银行改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谓举步维艰,用高行长的话说就是思想不够解放,步子太慢,缺乏创收意识。

    在那次里程碑式的职工大会上,高行长发表了“思想解放是关键,业务发展是出路”的著名讲话。他是土生土长的双台人,口音非常地道,带着一股强烈的干豆腐卷火葱的味道:

    “以前咱老瞧不起南方人,说人家落后,活不下去了就到东北来摆摊儿做小生意,现在人家先富了。什么原因让他们富了,当然有政策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观念也比咱先进,你们还在为家长里短、锅台枕头这种屁事说来说去,人家可都在满世界拼命赚钱呐。我去特区考察,大街小巷都是忙来忙去的人,街上大牌子的标语都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全国各地都在往那里投资,钱多得赚不过来。亲爱的同志们呐!咱也得学学南方,搞搞多种经营,开拓致富渠道,别老整天琢磨别人,做点正事,赚点好钱!”

    高行长的这番话很有煽动性,搞得全行上下迅速把南方和赚钱当作热门话题,中层干部都争相恐后地争取到特区出差,更多的人没有机会,又舍不得花钱自己去,就只能听人家的见闻,抢几颗荔枝龙眼尝尝。除了考察,还要有行动,行里马上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原行政科科长老梁当总经理,专门搞多种经营,目的就是给行里员工创造福利。

    信贷科当然更要有举措,两位科长抓住市标准件厂在特区易地建厂的机会,借口贷后检查,一起去了海美,他们一回来,信贷科热闹了好几天,不光科里的人围住问这问那,连其他科室的人也跑来了。

    道长和副科长李强这两天成了评书艺人,上演了多场“直播”、“联播”和“重播”,搞信贷的都是好口才,说起话来不光条理清楚,而且引人入胜。总体来说,王科长讲的精彩,李科长讲的实在,李强是行里唯一的留胡子的男性员工,标准的贺龙胡儿,在一群嘴上无毛的男人中颇有阳刚之气,他的胡子据说是高行长特批的,说是高行长亲戚斗殴伤了人,李强凭一己之力帮领导摆平了此事,领导一高兴,说了句还是李胡子会办事,所以李强就留住了胡子,江湖美称“胡子”,即使人事科明确规定不允许男员工留胡子,“胡子”的标志性特征仍然根根挺翘、横硬如铁。

    胡子绝对是行里标杆性人物,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着鲜明的个性。他时常跟荣锦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饭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摆在桌上的都是假的,吃到肚里才是真的,做事不要玩虚的,一定要讲实惠。

    还处在职场处子阶段的荣锦还是觉得他说得没什么错,但总觉得这种实惠主义下面的有种不怎么实惠的东西。

    道长他们回来一个多月了,人们还是喜欢听道长讲“南游记”,从他嘴里道出的南中国的大好局面真如同蓬莱仙境,让听者如痴如醉,如幻如梦。这时“胡子”已经不接待一般的访客,而在实实在在地操作着一件大事儿。

    刚开始,是小范围的,胡子拉着小温侯、浪人等人整天神神秘秘地嘀咕,后来浪人找到荣锦,问愿不愿意参与集资,是标准件厂厂长牵的线,由行劳动服务公司做募集人,投资到海美特区发展总公司,月息二分,每人限投五千。高行长已经同意在全行员工中征求意见,包括信贷科全科在内的很多人都同意参与集资了。现在很多内地人都通过集资把钱投到特区,据说都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多种经营,以逸待劳、机会难得啊。

    荣锦干了四年多银行,为娶媳妇也攒了万八千块钱,如果有月息如此之高的回报率,那还真值得投资,不过这风险怎么论证的,万一本金折损里面可怎么办。

    看荣锦疑惑,浪人一撇大嘴:“告诉你,驴秀才,咱们信贷科可都是吃这碗饭的,领导能看走眼吗?你哥我能看走眼吗?大家都能看走眼吗?放心投吧,我听说高行长都投了,你还琢磨啥,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荣锦私下请教包黑子和老学究,包黑子明确说没亲身调查过的项目投资就是瞎投;老学究也说这是有风险的,月息二分,高得离谱,高来高走这是法则,高收益下面一定隐藏着高风险。

    正当荣锦拿不定主意时,高行长在全行大会上公开说了集资的事,还让道长做了项目考察报告,道长又把在坊间说了无数遍,弄得滚瓜烂熟的词儿搬上来正式讲了一遍。

    荣锦其实从处里听过他不止一次的“演讲”,可是放在台上讲给听者的感受完全不一样,道长那天讲得也格外精彩,最后,道长用“今日借君一滴水,明天还君一桶油”一诗句结束了整篇报告,真可谓是千古借贷金句,如果是第一次听到借钱人这么许诺,不论是谁,内心深处和腰包深处那杯“水”都会激动地跳动,直至跳到借钱人空洞洞的桶里去。

    全行大会后,信贷科更热闹了,道长的办公室成了接待洽谈室,来访的全行各级员工络绎不绝。道长不分职务高低,一律热情接待,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答提问,几乎每个来访的人都是心情忐忑地来,兴高采烈地去。

    胡子负责同特区方联系,他有间小办公室,不太隔音,他声音又洪亮,打电话一半的内容开放区域的人都能听到,要是他压低声音,用一种很怪很慢的节奏讲电话,一句话时不时还重复两三遍,大家就能猜出来电话那边肯定又是特区的人。

    包黑子这几天很平静,他没有参与集资,这在全行一千多号人中绝对是凤毛麟角,用他的话讲,道听途说的项目就是没有把握的项目,没有把握的投资就是赌博。他的声音很快就被全行集资赚钱的热浪淹没了,没人去理睬他,连荣锦也选择听不见。

    今天在食堂吃过午饭,他找到荣锦,粗着嗓子问:“你这两天是不是没有下企业?”

    荣锦脸上有点热,他已经半个月没去金鼎催债了,金鼎自从去年年底还了二百万利息,就再也没有动静。这段时间,金鼎的事领导都很少过问,加上叶全一见荣锦就抱怨银行不守信用,把本金收成了利息,也抱怨铁馨太傲娇,自己的追求进展不快等等,听着闹心,荣锦也就不那么频繁地光顾他那里了。

    说实在的,收贷款根本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容易,那么简单,他应该让领导也感受下这种难度,应该掌控一下节奏,包括铁馨和叶全俩人的事,他从内心里不希望铁馨那么容易被叶全得到,或者根本不希望喜欢的姑娘被别人得到。这些心思他打算永远也不会让别人知道,用信贷管理的专业术语表达就是永远不对称的信息。

    热议集资这段日子,虽然专业书籍和信息都少得可怜,但整个银行的员工都在恶补投资专业知识,科里除了包黑子还在正常按时下企业,其他人都整天热烈讨论集资的事,领导也跟着参与,谁还要下企业?

    看荣锦摇头,包黑子黑着脸说:“对付稍有些还款意愿的债务人,必须经常去。只要搬把椅子往他面前坐一会儿,他就得琢磨好几天。开口跟他说几句话,他就得想一个月。走吧,正好有空,我陪你去躺金鼎。”

    两人骑车去中央大街的金鼎,转眼又是冬天,天很冷,刮着四五级的西北风,云层很薄,飘着细小的雪花,从云缝中可以看见太阳,阳光晒在身上却没有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