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监天候 » 第三章 云山乱

第三章 云山乱

    景州有什么热闹?解春生卖了个关子,样子倒挺得意,等着季怀问他。

    与季怀久居山中不问人事不同,解春生在外头的时间更多。青门山的药材名满天下,珍稀者价逾黄金,这份生意也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季怀此时正思索雷勘的遗言是否还在哪里听过,“何万山……”

    “你怎么知道?”解春生吃了一惊,看他的眼神仿佛发现家里的小孩偷看禁书。

    “雷勘让我去找他。”季怀没有找到什么相关的记忆,抬眼问他,“何万山是什么人?”

    “三十年前的江北第一剑,早早隐居了,就在景州。”解春生有些悻悻,但也没再故弄玄虚,“本来世人早都忘了他,他不在家颐养天年,六七十的年纪出来下战帖,还是冲五大盟去的。虽然五大盟估计不会理他,但不少闲人都在景州等着看热闹。”

    前朝覆灭,天下四分。北方为燕,燕西为凉,燕南为淮,淮南为蠲。四国之势不相上下,相抗制衡间,江湖武林茁壮兴盛起来。

    但寻常门派也好,行帮也罢,开宗传道辐射也不过州府。在此之上,更有天下五大盟,河朔、青江、淮南、凉州以及璇玑,一盟雄据千里,广纳奇人异士,且与盟众原本的师承并不相悖,是以势力雄厚。

    正所谓千里疆域,百姓同盟。

    景州离顺州不远,都在青江盟的地盘里。黄昏前,车停在了城南一处客栈前。

    解春生提前戴了顶斗笠,压得低低的,遮住显眼的面具。他很少在人多的地方露面,向下了车的季怀道,“去吧,晚些时候我来找你。”

    绿山楼内,胖胖的宋掌柜翻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他不懂江湖上的纷争,只知道这一场盛会吸引了大批大批的人来到景州,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天还未黑透,店里已点起了烛火挂上了灯笼,从前在这一点上格外吝啬的宋掌柜也不心疼那点灯油了。酒菜茶饭的香气飘出两条街去,店里热热闹闹的,坐满了客人,这边摆着刀,那边搁着剑,看得宋掌柜又喜又怕。

    宋掌柜爱惜地将账本收好,自家伙计的声音在一片嘈杂中钻进了耳朵。

    “……真是不巧,客官,店里已经满房了。”

    宋掌柜掀起眼皮扫了一眼,看见伙计小刘正在和一个穿蓝衫子的少年说话。他本没放在心上,却有一道宝光晃过他的眼睛,闪得他浑身一震。

    宋掌柜从柜台后边绕出来,匆匆赶了过去,掐了一把小刘把他拉到一旁,热情洋溢道,“有有有,天字二号房,客人您贵姓啊。”

    “……姓季。”

    那少年似乎有些莫名,小刘虽也摸不着头脑,却照着掌柜的的态度,腰比刚才更弯了不少,小跑去柜里拿出钥匙,脸上堆满了笑,“季公子,天字二号房,我带您上去?”

    季怀点头,“有劳。”

    “不敢不敢。”

    小刘领着季怀上楼了,宋掌柜在后头笑容满面地目送,直到季怀的背影消失,才松了一口气。

    方才他看见少年腰上挂着一枚盘龙吐珠的玛瑙环,那是凉州盟堂主的信物!

    这些天宋掌柜也长了不少见识,虽说燕南淮北这一带都归青江盟,但五大盟哪一个都不是他能开罪得起的。堂主至少可辖一城之域,即便这少年不是,也定与一位堂主关系匪浅了。现在这世道,平头百姓若不抱紧了五大盟的大腿,被江湖人打死了也没处申冤。

    正在感叹这些有本事的江湖人真是年轻得过分,又有两个佩剑的少年走了进来,宋掌柜心中叫一声苦,连忙过去迎接。

    “陈公子,里面请里面请,天字一号房给您留着呢。这位公子贵姓?”

    “姓陆。”身着青丝软袍的少年只说了这一句,就转开眼睛,有些好奇地看着店中各色各样的人。

    另一个少年却没有这么好糊弄,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我可订了两间房。”

    他腰间佩一柄银鞘剑,一身暗绣银纹的黑色云锦袍,衬得他贵气非凡。宋掌柜被他盯着,如芒在背,一边掏出帕子擦着冷汗一边赔罪道,“哎呀,是我糊涂了。方才来了一位凉州盟的大侠,这天字二号房已给了他。”

    “凉州盟?”陈照听到这话,往同行之人身上瞟了一下,开玩笑似的说道,“好吧。宋掌柜,下回记性再这么不好,我可要换家店住了。”

    “绝不再犯,绝不再犯。陈公子大人有大量。”宋掌柜连笑都哆嗦了。

    宋掌柜不知道陈公子的真实身份,只从前几日替他来订房的人话里话外猜到,这位出身燕南一等一的豪贵之家。他说换家店住,那就是指把绿山楼推倒换家新的。

    宋掌柜一边赔罪,一边亲自将人领上楼,回到柜后时,擦汗的帕子都湿透了。夹在两尊大佛之间,也太难为他这个小小的生意人了,房钱都没敢提。这时他再看店里的热闹,就别有一份惆怅在了,“生意难做啊……”

    天字一号房内。

    陈照打量了一圈房内的布置,躺在了藤椅上,蹬掉锦靴,“这不是你们青江盟的地盘嘛,凉州盟的抢你房间,你不去要个说法?”

    典墨将长剑放在桌上,无语地看了好友一眼,“无端生事,我看你是想让我领家法。有人抢我的房间,我抢你的不就行了?”

    陈照怂恿未果,叹了一大口气,“要不是何万山住在南郊山里,我也不必在这地方跟你挤。”

    典墨好脾气地笑笑,“委屈陈大少爷了。明日早些起,劝他搬家去。”

    陈照坐起来摸摸下巴,“你说凉州盟的人来干什么?他们不会真的大老远跑来要应战吧?”

    典墨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大约是像我一样来看个究竟。何万山做出这等举动必有原因,既然他想吸引五大盟的注意力,给他又何妨?”

    陈照的外祖母是北燕的郡主,母亲是县主,父亲是正六品通判,放在燕南地界也是可以横着走。除去这一重身份,陈照还是嵩山掌门的关门弟子。听说了何万山的事,他很好奇三十年前的江北第一剑剑法如何,刚巧好友是青江盟中人,便结伴前来。

    典墨又叮嘱了一句,“咱俩的身份最好都别让外人知道,省得麻烦。”

    “知道,知道了,陆公子。”

    典墨推开窗户,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小小的景州看着倒比府城还热闹。天上不知何时聚集起了浓重的云层,看来明日多半有场雨。

    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季怀醒得很早,天色阴暗,解春生已坐在桌边,点了盏灯。桌上摆着各色早点,盆架上还有热水,门边的伞和蓑衣还在滴水。

    季怀洗漱过,换了衣服,坐下来和解春生一起用早饭。

    “我去打听了一下,何万山住在南郊山里,离这二十多里地。无妻无子,就他一个人住在一间老宅子里,这几日一直没出来过。”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发这个疯,不过这已经给了不少人扬名的机会,山底下围着一群叫着喊着要挑战他的。有人说跟他有仇的,还有人说承过他的恩的,两拨人自己先打起来了。”解春生剥着蛋壳,“这乱子越来越大,青江盟也不派人来管管,也没听说有几盟的人来找他。”

    一声轻响,季怀将那枚玛瑙搁在了桌上,“这是什么?”

    “吃着我买的早饭,审起我来了?季小怀,我也算你师兄啊。”

    季怀也是解春生从小逗到大的,这点激将还不能打扰他动筷的频率,戳走了解春生手里剥好的茶叶蛋。

    “这是凉州盟的信物,本身没什么用处,就是拿来狐假虎威的。去你药庐里拔根草来,都能换一把。”解春生擦了擦手,“你一个人的时候我也多少安心点。”

    那枚玛瑙还是收进了包袱最深处。

    雨停了。行李留在屋中,两人从窗户下了楼,从店后的马厩牵出昨日那两匹马来,没有套车,而是上了鞍,一人一骑向城外去了。

    雨后路不好走,两人的马速不快。不必辨认方向,沿着城外痕迹最多的那条路走下去就是。

    解春生以鞭指着地上一层叠一层的马蹄印,“你看,这么多人都走到人家家门口喊打喊杀了,就差最后一步,反而讲起礼节来,不肯做出头鸟去敲一敲门,更别提有胆子硬闯了。”

    “何万山未必是想再动干戈,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让所有人瞩目,倒像是保命之举。”季怀松松挽着缰,“他与雷勘的父亲年岁相仿,不知是不是旧识。”

    如果真的是旧识,两家接连出事,背后的原因也许就有相通之处,说不定是在同时同处见过师兄。

    “他若不见你呢?”

    “我会去见他的。”季怀淡淡道。

    这是师兄失踪以来难得的线索,季怀不会放过。

    师兄还好吗?是否有人见过他?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两年间毫无音讯,仿佛消失在了人间?

    他有太多的问题等着何万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