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话释厄之英雄入世 » 006 碰壁踢秦门

006 碰壁踢秦门

    英女侠辗转反侧,反复掂量着逍遥生所述阴世间的境况,惊忧交集,彻夜不眠。

    又为自己的心肠好笑,简直就是饿殍怜乞丐。

    等睡梦中惊醒时,竟已日上三竿。

    见肖玲在院子里扎马步,便揉着肚皮走过去,讪笑嗫嚅着说道:

    “玲儿妹妹,你也不喊我一声。好饿啊,庄稼人总是饿得快。昨晚那碗面条,已经,哎,投胎转世了。”

    肖玲收功,点点头走去厨房。

    英女侠梳洗毕,床头坐了老半天,不见肖玲进来,便再次踱到园子里。

    见逍遥生房门紧闭,便上去敲门。

    这时候肖玲拿了一个馒头从拐角处走出来,怔了一下说道:

    “我哥出门了。”

    英女侠问道:

    “抓鬼去了吗?”

    肖玲摇头。

    见肖玲站着不动,馒头也不递过来,英女侠感觉不对劲。问道:

    “你是不是有话要对我说?”

    肖玲道:

    “是。”

    英女侠道:

    “那你就说呀。”

    肖玲便说道:

    “我哥已经有意中人了。飞燕女。”

    英女侠故作淡定地说道:

    “哦。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肖玲说道:

    “他们是指腹为婚。”

    英女侠接过馒头,认真地听着。

    听到她继续说道:

    “你的出现可能会打击到他们。他们本来就闹了点小别扭。所以……”

    “我懂了。”

    英女侠打断她的话。

    肖玲呆呆的,目光中满是歉意,背书似的继续说道:

    “凤凰不栖權木枝,小庙供不起大菩萨,我哥是家里的独苗,肩负捉鬼使命,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英女侠讶然说道:

    “你今天口才怎么突然长进了?说话一曲曲的,判若两人。你不是嘴笨么?是不是你爹教你这么说的?”

    肖玲道:

    “不爱说话不等于不会说话。虽然是我爹教的,但都是大实话。这里有十贯铜钱,你拿着做盘缠好了。”

    英女侠怅然若失轻声说道:

    “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已经够困窘了。你哥呢?我道个别去。”

    肖玲道:

    “我爹让他去飞燕女家送节去了。”

    英女侠随口问道:

    “什么节?端午早过了,中秋还没来。”

    肖玲道:

    “是七夕情人节。”

    英女侠道:

    “这倒稀奇。”

    大口咽下馒头,拍拍手上的残渣,强作洒脱地说道:

    “祝愿你哥哥嫂嫂早日喜结良缘。”

    她心里特别酸楚,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倒不是因为对逍遥生有了感情,而是忍受不了被人扫门逐客的没趣。

    一边解腰带一边说道:

    “这套衣裙还给你。”

    “别。送给你了。”肖玲连忙阻止她脱。

    英女侠便道:

    “那就后会有期。”

    径直向门外走。

    走出大门的时候,肖玲冲到门槛前,噙着眼泪说道:

    “我其实很想你能留下来。这不是我的意思。”

    “我知道。”

    英女侠很感激,发自内心地说,

    “谢谢你。谢谢你们。”

    。。

    于是英女侠流浪在喧嚣的街头,市井的繁华已提不起她的兴致,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目的,万分迷茫。

    流浪客的的孤独,凄凉,身处闹市街头与旷野坟林并无差别。

    纵横交错的街道,恰似横一刀竖一刀累积着伤痕。

    乡愁如利箭穿心而过,化作忍不住的泪。

    。。

    钟馗祠里。

    逍遥生气急败坏,完全失去了涵养,疯了似的大声吼叫着:

    “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她一个孤身女子,孱弱无助,举目无亲……”

    “跪下!”

    肖老爷子突然一声怒吼,把逍遥生下半句话镇压在咽喉。

    逍遥生倔强地反抗了片刻,最终还是听话地双膝跪落地面。

    但是脑袋却偏向一边,不面对老爹,表达着不满。

    却听老爹怒斥道:

    “我是叫你给钟馗祖师爷跪下!”

    逍遥生便只得挪动膝盖,转了半圈,面朝神龛。

    老爷子再不出声,似乎是让他自个儿反省。

    逍遥生跪了好久,觉得肚子也饿了,膝盖也麻了,便偷偷地回头瞄了一眼。

    身后空椅凉茶。老爹早出去了。

    逍遥生便揉着膝盖,缓缓地站起身。

    还没站稳,门吱呀一响。

    吓得他魂不附体,忙又下跪。

    进来的不是老爹而是丁大锤和马长戈。

    逍遥生吁一口气,又重新站起身子。

    “丁叔叔、马叔叔。”

    逍遥生对这两位长者比对自己的老爹还尊敬,平时心里憋屈,总喜欢和他们诉谈,二老阅历丰富,见识高明,总能替逍遥生答疑解惑,遇矛盾劝解调停,因此逍遥生一贯推心置腹。

    此刻看到他们,自然如遇知音,恨不得立刻把满肚子酸水吐出来,博得同情抚慰。

    殊不知今日事态与以往不同。

    当时,丁、马二人坐到破板凳上,马长戈慢条斯理地说道:

    “来来来,坐到这边来,我们正想跟你好好聊一聊。”

    逍遥生隐隐觉得不对劲,忐忑地走上前,却不敢入座。

    只见马长戈干咳一声,慢慢悠悠地开始说教,老套的说辞,容不得逍遥生插嘴,只有聆听的份。

    训曰:

    “公子哥儿,丁叔叔和我,自幼跟随你爷爷,如今可算是三朝元老,名虽主仆,实胜亲人,所以有些话,明知不中听,还是非讲不可,否则愧对先人。你呢,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也得听。想当年,老太公呕心沥血,志存高远,跋山涉水,不畏坚辛,足迹遍至三山五岳,远到傲来海外,一心寻仙问道,采药熬丹,实指望一人得道,儿孙受益,跳出轮回,永乐天年,谁知天不遂人愿,耄耋之年抱恨而终。你爷爷继承先人遗志……”

    逍遥生听得脑壳开裂,用手掩着嘴巴打了半个呵欠。

    这种长篇大论,只能用老办法应付,那就是鸡啄米地机械点头,心里想点别的,用神游天外来消磨。

    马老叽里呱啦说了三柱香,终于告一段落,轮到丁老叽歪。

    叽歪曰:

    “公子哥儿,你是咱们家族的希望,是大唐未来的栋梁之材。所谓十年磨一剑,今日显神通,眼看科举在即,文场虽没指望了,武场这个魁首,须志在必得。一定要蟾宫折桂,挣得功名,如此才对得起列祖列宗。你想过没有,将来做了大官,咱们出境抓鬼,也就无须通关文牒了,过卡过关,买东卖西,更不用交钱纳税了,干任何事都会得心应手,也少受些官老爷的闲气,多么美哉。飞燕女她爹,现今官封御林军统领,是武场主考,有他背后提携,你更高枕无忧。亏他老人家瞧得起咱,不嫌弃咱们贫穷,指腹为婚的姻缘,他竟从未曾懊悔过,甚至一直在催促我们早点定下吉日良辰,鸾凤和鸣,传烟接火。你要是个争气的儿孙,就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与飞燕女多交流多谈心,不能由着自己的个性。女孩子嘛有点小脾气很正常,就得多花花,多哄哄。可是你呀,”恨铁不成钢地摆头继续说道,“太令人失望,太令人痛心!竟被一个狐狸精,才一天时间,就鬼迷了心窍。”

    听到“鬼”字,逍遥生回转神来,说道:

    “什么鬼?何时动身去捉?”

    此言一出,无疑暴露了他的充耳未闻。

    二老白费了一番唇舌,气得倒仰。

    丁大锤提高音量说道:

    “那个女子,来路不明,妖精无疑!变化人形,来迷惑你,吸你精元!你不要不信,这种事戏文里还少吗?你的所作所为,怎么对得起全家老小列祖列宗。我问你:让你去飞燕女家送七夕的节礼,你为何拿节礼钱买回一大堆衣裙钗环?别告诉我你是送给妹妹的,她出生到现在十几年来,你好象连一根绣花针都没替她买过!你这个混账东西!”

    逍遥生满腔怨气,没能迎得抚慰,反招一顿训责,哪堪忍受?恰似火灰里埋炮仗,终有一炸。

    “二位叔叔,我敬你们是长辈,本不敢顶撞!但你们这么欺负弱小,口出污言,实在是为老不尊!我问你们,我们抓鬼为的什么?为的是行善积德啊。自标清高,如今一件大善事摆在眼跟前,不行善也就罢了,还要诽谤作贱弱者,如此恶到极致,不可理喻,简直是丢西瓜拈绿豆,当裱子立牌坊!”

    逍遥生一时冲动,口不择言,话出口后,悔之莫及。

    这也难怪他,勤于练武抓鬼,四书五经读得少,平时按老爹的要求装风卖雅,厌倦到昨日才斗胆撇弃,此刻要表达心里的意思,只能拣耳熟能详的俗语来说。

    “你……!”

    二老如遭雷击,被他的粗鄙言辞气得半死。

    逍遥生豁出去了,纵胆继续说道:

    “还有你们包办的姻缘,那个刁蛮罗刹飞燕女,我不稀罕,她是高枝凤凰,我是水沟泥鳅,高攀不上。请你们退掉这桩婚事,双方都安宁。还有,那个武状元我更不稀罕,想当武状元,你们自己去打擂台,为什么要强迫我!我是个人,不是笼子里的斑鸠,不是泥盆里的葱花,受不了你们的掐捏,我要自由,自由。你们若不找回英女侠,我就……”

    “你就怎样?!”

    二老拍桌而起,地动山摇。

    那桌不经拍,散架了,连同茶壶茶碗碎作一堆渣。

    逍遥生刚窜起的火焰,被这两掌一拍之威压矮三尺,低下头去,降低音量说道:

    “我就,自己去找。”

    这时,房门外肖老爷子的声音地震似的响起:

    “孽障!这个孽障!锁起来!饿死他!”

    。。

    就在逍遥生被关禁闭的时候,我们的英女侠游荡到了长安城最繁华的街道,烟花巷。

    这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高车大马往来穿梭,煮元宵似的摆阔。

    流苏彩轿如馄饨等着下锅,摆满了角角落落。

    达官贵人穿梭其间,像捞面条的筷子不停地搅拨。

    卖唱的歌声,像一串串糖葫芦隐隐约约。

    欢声笑语煮汤熬粥般此起彼伏。

    当然墙角免不了一堆豌豆酱般肮脏的乞丐,他们虾米似的畏缩着,像一群被主人遗忘的哈巴狗。

    行乞倒是个不至于饿死的谋生之道。

    可是姑娘家的脸皮比纸薄,纵然饿得眼冒金星,她又哪有勇气去乞讨?

    在这里,她看到了贫富的悬殊,老天的不公。

    她听到了青楼上豪女的嬉笑,听到了赌场里赌鬼的吆喝。

    她讨厌这个鬼地方,所以加快脚步走出了这条街。

    阴魂不散的赌徒大一点刚好输光最后一个铜板,蔫茄子一般从赌场出来,不巧看到了英女侠的背影,便贼头贼脑地尾随在她身后。

    出了烟花巷,在另一条大街上,英女侠看到一个卖艺的小女孩,顶着碗劈腿,翻跟头,站木桩舞剑,叫好声雨点般密集,铜板赏了一满地。

    她倏然就产生一个念头:

    要学武功。

    学了武功最起码也可以卖个艺。

    不巧这个念头还没彻底消失的时候,她看到了两个石狮子。

    那里是秦琼的府邸。

    秦琼的英名没有人不晓得。

    开国功臣,武功盖世。

    于是英女侠就上去敲门环,抓到救命稻草似的,急切地喊叫,口口声声喊着要见秦琼秦老英雄。

    秦府的老仆人开了大门,不知英女侠来路,问时,英女侠大步抢进院子,甩下一句:

    “我是老熟人。”

    老仆人连忙喊道:

    “老熟人,你走错了,我们家老爷住在这边。”

    于是在客厅里英女侠见到了膜拜已久的秦琼。

    秦琼眯着两眼细细打量来人。

    “小丫头,你找老夫何事?”

    英女侠见秦琼面容和善,忙跪拜行礼,回道:

    “小女子久闻秦老英雄威名,特来拜师学艺。”

    秦琼觉得稀罕,放下茶盅说道:

    “看来又是科举大赛惹来的麻烦,只是你一个女娃,竟也来凑这个热闹,倒是稀奇。老夫早已金盆洗手,不摸刀枪,门口贴了告示,绝不收徒,姑娘没见到么?”

    秦夫人在一旁插口说道:

    “那张告示,早被卖狗皮膏药的覆盖了。”

    英女侠再拜说道:

    “小女子学艺,为的是自卫防身、强身健体,与那些争名夺利的人不同。请老英雄破个例。我可以当仆佣挑柴担水洗碗扫地抵学费。”

    “哈哈,哈哈。”

    秦琼闻言乐了。

    “小小人儿志趣可嘉。只是老夫年迈血衰,已非昔日征战四方的英雄,也从来没有教授过徒弟。姑娘你高看老夫了。”

    英女侠是个聪明人,看出秦琼心意坚决,的确没有收徒的意思,再耗无益,就站起身来自找台阶说:

    “难怪我见你老人家不及画像上威武,眉毛不够凶,眼神不够亮,身躯也没那么魁梧。若不是你这长长的胡须,与画像上一模一样,我几乎把你当成了冒牌的。”

    秦琼又是爽朗地大笑,向老仆人递了个眼色。

    老仆人会意,就说道:

    “姑娘请起。我们老爷身体有恙,不能久谈,需要休息,烦劳姑娘侧室用茶用饭。”

    英女侠起身说道:

    “那倒不用了。我告辞了。谢谢老英雄接见。”

    抱一抱拳,扭头就走。

    秦琼看着她瘦削的背影,向夫人感叹道:

    “这丫头贫困落魄如此,一双鞋破得十趾全露在外,实在可怜,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卖马当锏的时候。哎,岁月不饶人啊。”

    秦夫人领会夫君之意,忙去打理了一身行头、几两盘缠,追出门外。

    老仆人送英女侠出了大门,咣地一声赶紧关上,象是怕她杀回马枪。

    英女侠此刻好恼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别人留饭要拒绝,又不是乞讨,有什么好害臊的。

    好饿好后悔。

    便在石阶上坐了片刻,莫名地心中有一股躁火,倒不是怪秦琼不收容她,而是恨自己的命苦。

    心情不好,要找发泄。

    她便跳起身来,啐声连连,一脚脚地踢踹那朱漆大门。

    火还没消,踢还没停,那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一脚差点踢在秦夫人身上。

    有点尴尬。

    秦夫人资助是诚意的,英女侠推辞不脱,只好接下包裹,没脸久留,鞠个躬道声谢落荒离去。

    耳中听到秦夫人大声喊着:

    “丫头,想学武功,去找程三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