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篮坛大富翁 » 第6章拯救大兵米利西奇

第6章拯救大兵米利西奇

    许多年后,达科·米利西奇坐在自家农场的躺椅上,望着阳光穿透繁密的树冠,野草在光斑中倔强地生长。

    他依稀想起了当初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一缕“阳光”。

    作为“03白金一代”的榜眼,达科·米利西奇的天赋毋庸置疑,至少曾经是。

    童年时高悬在家园上空的北约轰炸机和尖锐的防空警报音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前线父亲的“死讯”、做苦工的母亲、贫穷、落后、战争,这一切都促使幼年的达科·米利西奇在屋顶被炸开的破旧球馆一遍遍地磨砺自己的球技。

    苦难逼迫米利西奇坚强,他想效仿前辈迪瓦茨和佩贾·斯托贾科维奇,为家里挣大钱。

    登陆底特律活塞后,迎接这个忐忑不安、满怀憧憬的18岁少年的是赛季34次出场、平均4.7分钟的登场时间以及主教练拉里·布朗的人格摧毁。

    “你和你的国家一样软弱!”

    “谁让你投篮的,把球传出去!”

    “不要装伤了,废物,滚回场上!”

    “瞎了眼的管理层选了个没脑子的傻大个!”

    “我的球队不需要一个新秀!”

    ……

    拉里·布朗选择用一个国际球员新秀作为“软柿子”向管理层和更衣室展现自己的威权,以清除前任里克·卡莱尔的影响力。

    “摘桃子”的人往往都会用更极端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重要性”,拉里·布朗也不意外。

    底特律本地球迷戏称米利西奇为“人类胜利雪茄”,这是指拉里·布朗只会在球队大胜的垃圾时间里派上米利西奇。

    当布朗最终因为性格缺陷被活塞解雇、杜马斯又因为跟布朗“蛇鼠一窝”被活塞老板冷藏之后,比卢普斯才敢站出来揭露当年的内幕:

    “我有认真考虑过掐死拉里·布朗的可行性。”

    “拉里恐吓那个孩子(米利西奇),拉里故意打压他,因为那孩子是管理层而不是拉里想要的。”

    “他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的,但有一天拉里让球场管理员把他反锁在球馆里。”

    “拉里·布朗把这个孩子吓得不行了,他把这个孩子的自尊心摧毁得太厉害了,那种粗暴的态度简直让达科无法从伤痛中恢复,……现在我们的教练换成了菲利普。或许一切都会有所不同吧,你要知道他把他伤得太深了,以至于让他可能永远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这个孩子拥有非凡的天赋,可以说他在球场是无所不能的,在季后赛里,我们队的其他球员都有说有笑,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达科露出过一丝微笑,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比赛中,这是一个大问题。”

    尼克斯时期“小土豆”内特·罗宾逊曾经去办公室恳求布朗不要再称呼他“小B崽子”了。

    结果布朗在随后的训练中当着球员的面辱骂了内特·罗宾逊并告知球员们内特·罗宾逊刚刚哭着恳求自己。

    这就是“垃里·布朗”的“绅士风度”。

    没有背景也没有商业价值的米利西奇就这样沦为了牺牲品,在活塞度过地狱般的两年半后,他被甩卖到奥兰多。

    此时的他酗酒、情绪暴躁、场下出言不逊……即使这样他仍能在24分钟的出场时间里贡献8分5.5篮板1.8盖帽。

    06年世锦赛米利西奇场均拿到16.1分,9.3个篮板和2.8个盖帽,其中盖帽在最终数据榜上名列第一,篮板排名第三。

    这也是为什么仍然有球队愿意签约赌他可以兑现天赋。

    但对于马克维奇来说,他拜托陆奇带他来到奥兰多,只是希望能够带这个“不合时宜的少年”回家。

    作为米利西奇当初的青训教练,他在破败的国土上一手调教了这个无所不能的大个子,带着他去了希腊,看着他成为欧洲名噪一时的天才,最终又挨不住他的苦苦哀求,提前放他去NBA参选为家里人挣大钱。

    “你太小了,孩子,我们在美利坚什么也帮不了你,你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克服篮球以外的困难,你至少应该先学好英语!”

    “求求你了教练,我的妈妈很老了,我不想再等了,她值得最好的!”

    -----------------

    当陆奇的保镖“咚”的一声踹开反锁的包间门时,喝得半醉不醒的米利西奇条件反射地从沙发上弹起,企图寻找掩体。

    看清楚来人后,又僵在了原地,想要把一地的酒瓶子扫到一边去却又不敢动,脸上扯出难堪的假笑。

    如果说米利西奇最不想让谁看到他现在这幅鬼样子,马克维奇教练绝对排在第一。

    他被酒精麻痹的脑子在瞬间清醒,脑海里回荡起过往的点点滴滴。

    “我真是令人失望啊~”米利西奇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他不想在敬爱的教练面前撒谎。

    马克维奇并没有在意这一地的狼藉,走上前,轻轻拍了拍米利西奇的背,如同当年一样:

    “回家吧,我在老家买了一片很大的苹果园,你可以替我打理那片园子,手痒了可以去当地的篮球学校当陪练,算你两份的工钱。”

    “家里……慢慢的都会好起来的。”

    眼泪瞬间冲破心防,米利西奇庞大的身躯不可抑制地颤抖起来。

    光头保镖没有在意这“傅慈子孝”的场面。

    他巡场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粉末,没有注射器具,也没有异常的香气,朝着站在门口的雇主陆奇点点头。

    “还行,没沾叶子,还有得救。”陆奇开口。

    心情激荡的米利西奇这才意识到房间里还有“第三者”。

    他就站在包间门口,夜店幽暗的灯光被他的身影挡住,米利西奇看不清他的面容,只听到他的声音缓缓升起。

    “他说的是塞尔维亚语吗?”米利西奇有点宕机,他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跟着马克维奇回去,我会给你提供一份海外球探的工作,保证你的父母可以体面的度过余生。”

    “二是把你那破耳钉给我下了,然后滚去健身房,恢复一下你那走形的身材。纳什维尔不养闲人。”

    “现在,好好想想,告诉你敬爱的马克维奇教练,你还想打篮球吗?”

    “我愚蠢的师兄哟~”

    -----------------

    马克维奇婉拒了陆奇的挽留,对他来说,发现下一个“陆奇”式的惊喜,挽救下一个“米利西奇”式的悲剧,是他想用一生践行的事。

    “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东方民族百年的伤痛。而对坚持自己是南联盟公民的马克维奇来说,这份屈辱真真切切的刻在他的心中。

    他只是个上了年纪的打过一段时间篮球的“难民”,经历过辉煌,也遭受了战乱,甚至为此付出了一个儿子。

    在这“新时代”里,这艘叮叮当当的破船,顽强地遵循旧时代的航迹,想将梦想载给尽可能多的孩子。

    而对于当初南联盟1200多万的人民来说,米利西奇的悲欢离合甚至都算不上缩影,他已经是相当幸运的那一小簇。

    ……

    目送飞机刺入云层,陆奇转身离去。墨镜一带,谁也不爱。

    墨镜是个好面具,掩饰目光,掩饰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