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篮坛大富翁 » 第11章首战告捷

第11章首战告捷

    2006年8月19日,中国男篮首战意大利。

    中国队先发:刘炜、陆奇、朱芳雨、易建联、姚明。

    意大利先发:迪贝拉、巴斯雷、索拉纳、吉里、马克纳多。

    今年的状元秀巴格纳尼并没有随意大利出征,选择留在猛龙参加夏训。

    意大利身高不足,中锋只有马克纳多一颗独苗,内线孱弱。但是外线射术精准,四号位也多为外线高炮台,不愧为盛产“意大利炮”的国家。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身高不等于臂展和摸高,“篮球比赛里肩部以上的高度大部分时候是没用的”。

    这也是很多时候对面平均身高比中国男篮矮那么多却能爆掉国家队的篮板的原因。人家196的身高216的臂展,咱们201的身高202的臂展,体重差不多,重心高了卡位反而吃亏。

    刘皇叔双手过膝的优良基因没有流传下来啊,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尤纳斯选择防守面积更大易建联首发,就是为了针对对面大前锋拉出去投的特点。

    “太空易”不出意外的争得球权。

    刘炜稳重的推过半场,由于陆姚组合的威慑,意大利并没有上来就把防守扩得很大。

    开场姚明很快控制了篮下,连取4分。

    而意大利这边想要让马克纳多投几个中投回应,好把姚明调出禁区,可惜未果。

    陆奇基本没怎么碰球,意大利的小前锋索拉纳寸步不离。不过陆奇也不着急,他本不就是球球拿在手里的打法,无球状态下阅读防守正合他意。

    两边的外线手感都不怎么样,刘炜、朱芳雨除了失误均无斩获,而意大利那边也只靠小个子控卫迪贝拉造杀伤艰难取分。

    这种互相打铁的情况下中国队的篮板优势巨大,尤其是在陆奇不停地呼喊指挥下。

    “朱八你看个屁的篮筐,盯着索拉纳!弄他!”、“长篮板、长篮板!刘炜回去!”

    陆奇奋力跃起,将篮板点给姚明,刚刚易建联又失位了,阿联的位置感属实一言难尽。

    由于陈江华此次未能随队出征,“官方年龄”19岁的易建联是队伍里除了陆奇外最小的。

    “吉里比你瘦了10公斤,你就找他,他在哪你就往他前面站,站在他跟篮筐中间,明白吗?哪怕他捡到篮板也只能往外传。你不用要求自己每个篮板都能抢到手里,明白吗?”

    “咱们胳膊比他们短,第一目标不是拿篮板,一定要卡位!”

    趁着死球的功夫,陆奇拉过阿联面授机宜。

    不得不说在陆奇满嘴“儒雅随和”的感染下,初战有些紧张的场上队员们逐渐冷静了下来。

    对于陆奇来说,意大利的队员基本效力于欧洲各大俱乐部,在欧洲联赛上没少交手,看到他们那叫一个亲切啊~

    随着吉里、马克纳多先后两犯,意大利教练率先做出调整,换上两个替补大前锋加利、罗卡。

    两人均有一定的投射,但内线的高度骤降,至于防姚明只能靠绕前了。

    陆奇适时站出来接管了比赛,前半节和朱芳雨的肉搏战让索拉纳的腿脚有些发软,陆奇趁他病要他命,连突几个。场上海拔最高只有206的意大利顾此失彼,等到陆奇下场休息时,中国队以17-9领先。

    尤纳斯的换人还是有些保守的,面对意大利的小个阵容选择留下姚明,让大郅替下易建联,同时派上张庆鹏、孙悦、王仕鹏。

    这阵容突出一个“既要又要”。

    不过意大利的外线今天也给面子,靠着“明郅组合”防不出来跑出来的大空位死活投不进。

    反而是阿联上场替下大姚后意大利的大前锋加利找到了“瞄准镜”,连进两球帮助意大利缩小分差。

    陆奇老脸一红,心想小老弟真不给面子,刚刚“内心战术大师”一把你就给我整这出。

    足球是圆的,篮球也是哈~

    第一节结束,中国队21-17领先。

    嗯~关于“替补上场就丢分”这事陆奇也算是做好心理建设了。

    第二节开始,找到了感觉的加利又接连投进两个三分。

    尤纳斯瞥了一眼陆奇,陆奇连连摇头。

    开玩笑,加利身高只有206但体重109公斤,属于非典型“意大利重炮”,已经超出了陆奇能顶防的范围了——这哥们比起德国那个舒尔茨重了10公斤,背打也熟练多了。

    背打这玩意,体重差太多就很难办了。当然,明尼苏达的唐先生另算。

    尤纳斯打量了一下替补席,莫科身高208cm、体重108kg,嗯,就你了,上去试试吧。

    就这么“凑合”了两分钟,陆奇重新登场。

    趁着对面交待防守的时候,陆奇先是抢了一记三分,又突了贝里内利一个,造成了内线补防的加利犯规——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多么朴素但是好用的斗争智慧啊~

    加利两犯下场,同样两犯的马克纳多不得不重新披挂上阵。

    尤纳斯也不含糊,趁着罚球的功夫换上姚明。

    急眼了的意大利男篮开始全场紧逼,陆奇被迫更多的从后场开始拿球,运过半场后交给队友再开始卡位要球。

    姚明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坏了,这不是姚麦VS小牛的既视感么。

    陆奇并没有急着调球给姚明。

    一是傻子都知道现在的防守重点是大姚;

    二是FIBA的裁判虽然不如NBA那么离谱,但是这种意大利内线人均两犯的情况吹罚多少会犹豫,强打未必给哨;

    三是鬼神莫测的“保罗·仕鹏”低迷了整个斯坦科维奇杯之后第二节终于开光了。

    陆奇吸引包夹后把球给到对侧底角王仕鹏,王七手起刀落,三分命中。

    这是全队除了陆奇外命中的第一个三分~

    孤注一掷的意大利手感仍在继续,但防守已经被陆奇拆成了筛子,队友也争气,杜峰成为了替补奇兵,扔进了两颗三分球。

    半场结束,中国队44-37领先。姚明9中6拿下15分5篮板,陆奇7中5砍下14分3篮板2助攻——助攻这玩意队友不进那是真没招啊。

    王治郅、易建联表现低迷,均只有一个运动战进球。刘炜、朱芳雨、孙悦得分挂蛋。

    易边再战,朱芳雨、王仕鹏接连失误,“帮助”意大利扳平比分。好在陆奇连连给内线送球造杀伤止住颓势,防守端锁死了意大利的“团战发动机”巴斯雷。

    随着意大利的“四大内线”接连4、5犯宣告内线失守,中国队最终以84-69取得开门红。

    全场比赛,姚明出战31分钟,17投12中砍下30分9篮板,意大利一共24次犯规一半都犯在了大姚身上,统治篮下。

    陆奇出场33分钟,14投8中斩获24分5篮板5助攻3抢断,防守得巴斯雷全场14投5中。

    王七朱八孙九合砍7分9失误7篮板7犯规7助攻2抢断。

    刘炜全场也只有三分入账,好在没有失误,成功防住了贝里内利,后者9投2中——外线被锁死是意大利失利的另一大因素。

    赛后致意环节,巴雷斯给了陆奇一个大大的拥抱。场上各为其主,场下他还是很感谢陆奇的——“陆奇实验室”治好了他的膝伤旧疾。

    “陆奇实验室”本名阿斯克勒庇俄斯运动科学实验室,作为运动医疗的科研前沿在欧洲声名鹊起,该实验室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大金主陆奇,所以很多时候被简称为“陆奇实验室”。

    可见名字还是简单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