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暮冬为谁白头 » 开往春天的地铁

开往春天的地铁

    第一次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是2016年9月30号,那会儿赶得很巧,首映第一场

    从那之后了解到了作家张嘉佳

    现在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看着晚霞万里,突然想到之前写在朋友圈的一篇文章

    (一)

    2021年1月20日,张嘉佳更博,第一句话直戳心窝,“和刘十三一样,我没有了外婆.”

    “夏天穿一件蓝碎汗衫的外婆,打牌风生水起的外婆,替我扇蒲扇赶蚊子的外婆.”

    底下评论区各种安慰,甚至有些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哭腔

    我在7月份姗姗来迟,对着屏幕发愣,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无比庆幸家里的老人一路陪伴我长大,身体健康,可以让我有机会多陪陪他们

    生离死别总是被人们放在一起说,可这多少对死别有些不公

    “惟愿岁岁平安,即便生生不见.”

    此后大半年,这个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半点动静也没有

    那种心痛,或许只好交给时间治愈

    2016年上映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年我初中一年级

    九月末的一个晚上,爸妈破天荒去看电影,因为那时我的印象里,两位工作狂很少花时间过二人世界,而他们去看的,就是这部电影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啧,居然还有导演这么会起名字.”

    当时没有在电影院看,因为我知道即便跟着去了也看不太懂,占个座位还多花一张票钱

    后来老家添置新电视,突然想到这部电影,自己找出来看了一遍

    那是第一遍,是2016年

    不出所料,没有看懂,唯一的感受就是,电影结尾的风景好美

    后来在手机上又看一遍,懂个大概,可还是频频发问:为什么小容会离开这么浪漫的陈末,为什么燕子会离开这么奋不顾身的猪头,为什么幺鸡会离开自己曾经最想靠近的陈末?

    第一个问题我在第三遍看的时候问过母亲,母亲耸耸肩:“就是不喜欢他了呗,没有别的那么多理由.”

    是,没有理由,哪里来的理由

    我痛苦面具:骗人鼻子会变很长!

    直到上高中,有一天室友抱本小说回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迫不及待借过来,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本小说

    然后才知道,电影里茅十八、猪头和陈末的故事,在书里只有不到五十页

    原来这全世界,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执念去路过

    封面上张嘉佳的照片总是这一张,痞痞的,斯文败类的感觉.直到后来问度娘搜了他的照片.“嘶,这人怎么不太聪明的样子?”

    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读了张嘉佳除《几乎成了英雄》以外的所有作品,成为一个忠实粉丝

    最近再看一遍这部电影,发觉已没有疑惑

    最喜欢的场景有三处,一处是小容陈末天台和解相拥,一处是陈末为寻幺鸡满城双闪,一处是碧海蓝天,幺鸡赴约,陈末背对她笑

    没有商定,没有联系,没有征兆,偏偏就是知道你会来

    “一个人,终将拥有另一个人,对你点点头,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2021年7月31日,胖佳更博,染回黑发,准备出版新书

    此前半年里,外婆的离开,让张胖子一度白头

    总会过去的

    今天看到他和彭昱畅的抖音,关于新书发布,心中一阵欢喜

    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在最悲伤的时候,会突然消失一阵子.具体发生了什么,让我告诉你.历经一场暴雨,天上所有的云自杀身亡,从此以后晴空万里.”

    如此看来,张嘉佳做到了

    “你是幺鸡,麻将牌里最小的那一张,可是如果没有你,胡不了十三幺.”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之前,可以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你总会去到那些地方,雪山洁白,湖泊干净,听到,全世界唱给你的情歌.”

    鸡汤也好,矫情也好,商品化也好

    没所谓,我喜欢就好

    8月12日,《天堂旅行团》

    在这个夏天的尾声,

    总算有新的故事开场

    那么,拭目以待

    (二)

    以上是去年夏天写的文章,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老张发新书

    转眼又到了要穿短袖的季节.前段时间篮球班赛,文联两分惜败,所有人都觉得可惜,尤其是我们班的男生,一是输球难受,二是没看过瘾

    第二天自习课我和几个朋友留到操场看比赛,结果放学收到班主任的“喜讯”,停了一周晚自习

    没地方去,就每天赶末班公交回家

    那段时间没有手机,翻出来三年前的mp3,路上循环着几首老歌,看着车窗外天幕黯淡,路灯陆续放明,雨丝印在窗上,模糊了城市的面容

    虽然朦胧不清,但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留意这座小城的风景

    耳中歌曲依然循环,我斜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三)

    “你到哪了?我去接你吧.”

    鑫宇发来语音,信息提示音叫醒了我,已是夜晚,眼前的夜景却无比陌生

    我看打开手机,主页定位显示:“重庆YZ区”

    “那个,我先独自转转,晚会儿去找你.”

    “好.”

    (四)

    去年冬天鑫宇回PY,拿他用无人机航拍的视频给我看.视频取景地是洪崖洞景区,有山城最美夜景之称

    而我正隔江站在洪崖洞对面

    满心欢喜,沿桥一路小跑到对岸,看着眼前的魔幻建筑出神,直到肚子饿得叫

    洪崖洞前是小吃街,走进一家面馆,店家大多是地道重庆人,我努力用重庆话对老板说:“来碗小面,微辣.”

    老板也努力用普通话说:“学生,来重庆就崩吃啥子微辣嘛,不过瘾.”

    我笑着摆摆手

    不一会儿面端上来,入口封神,这辈子还没吃到过这么正宗的重庆小面

    告别洪崖洞,一心要去鹅岭二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的拍摄的地方,茅十八和荔枝相爱的地方,猪头和燕子告别的地方,陈末和幺鸡遇见的地方

    “陈末老师你好,我是幺鸡.”

    “幺鸡?你好,我叫白板.”

    晚上八点钟,登上二厂厂房六楼的爱情天台,幸得安静,整座天台只我一人

    山路七拐八绕,晚风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吹来,兴许是来自嘉陵江

    记忆如画面面浮现,我正要独自煽情,鑫宇打来电话:“哪呢?”

    “二厂天台.”

    “你往后看看.”

    我迟疑一下,转过身去,鑫宇和瑞安笑着看我

    风把头发吹得很乱,我把厚重的刘海拨到眼睛两边,细细打量着两位老友

    一年前的夏天,鑫宇坐在电动车后座,叹口气说:“我和瑞安当时都在西安,只是我正游赏大唐不夜城,他却在赶路,去新的远方.”

    一年后我们在山城重逢,我也终于体会到了“他乡遇故知”是怎样的感受

    “终于见面了.”我说

    鑫宇挑挑眉:“到重庆第一件事又不是为了见我俩,搞得跟很想我们一样.”

    我笑着骂他

    一起下楼,看到路边一辆白色轿车打着双闪,牌号没变,是鑫宇的车,停在车位里,没必要打双闪

    我指过去:“车灯忘了关.”

    他说:“给你留的.”

    我一愣

    他说:“电影我看了,小说我也读完了.知道你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于此,兄弟没办法用满城双闪迎接你,只是想让你在迷茫难过的时候知道,还有我们这些个老朋友陪你度过难关.”

    (五)

    公交车上的播报叫醒我,终点,该下车了

    缓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是做梦,这梦境太逼真

    那是我第一次去重庆,见到了心心念念的风景,和相识十年的老朋友

    很多个我们都在计划,等以后毕业上班挣到钱,要买三五辆跑车,要一个人住大房子,要和好朋友来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真到了那时候,大概率是在为生活奔波,把自己卖给单位,周末假期被窝一钻,哪里也不想去

    所以说走就走的旅行,又谈何容易,往往需要不停沉淀自己,用努力换天份,用汗水换成绩,用真心换真心.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许诺给自己要去的地方,找时间的答案

    时常听到身边朋友说,包括自己的感受,真的好远好累好难

    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只要保持憧憬,怀揣热情,脚踏实地走下去,总会到达想去的远方

    于是整理行囊继续前进

    你知道,少年没有乌托邦

    年少时和兄弟们对着当空皓月立誓:“一定要带上喜欢的姑娘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结果还未到暮年,就更向往一个人看风景

    因为旅行的意义,寻找归属还是乐意漂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喜欢归属感,但我也愿意漂泊,在即便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停下脚步,读一读城市写给世界的深情

    我的归属在重庆,重庆有我最爱的电影,有我的偶像成长的故事,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和亲切感

    人们说:“重庆有开往春天的地铁.”

    我也知道,那春天是山城的独家浪漫

    洪崖洞、解放碑、十八梯、鹅岭二厂、李子坝轻轨、千厮门大桥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推开来是人间.”

    我的轻轨,我的晚风,我的朋友,我的重庆,重是重逢的重,庆是庆幸的庆

    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