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鹤鸣虚空 » 第三十六章 教学

第三十六章 教学

    学生们先是报道,在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画个勾,并且被要求记住自己的号码。然后领取纸一张(A4)和笔一支(签字笔),到相应的区域坐下,等待上课。

    云思雨对于教育果然很是有一套。

    经过昨天的调查,已经把学生按照识字水平,分成了三个组。识字不少的,识字较少的,和不识字的。四十九个学生,不对,已经五十二个了,比昨天登记的又多了三个,三个小小的鼻涕娃,看样子还没到四岁,刚刚能跑起来不摔跤的样子。

    因为分了组,每组十几个人,又按区域坐下,场面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有秩序。如果没有这些安排,几十张嘴说起话来就足以让人手忙脚乱了。维持秩序就会消耗大量精力,恐怕只能用吼来解决。

    云思雨很从容地来到第一组区域,拿出一张白纸,上面已经写好了十个单字,“谁认识这十个字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让我看到。”

    三个大孩子还有小莫飞举手。

    “好,你来把这十个字念一遍。”云思雨点了一个,然后让举手的孩子依次都念了一遍,结果有两个大孩子和小莫飞都念对了。

    “下面大家把这十个字,每个字抄写五遍。好好写呦!字不要写的太大。写好了不出错,可以获得奖励五斤白米。”样字的白纸被贴在了一块竖起的木板上。

    然后云思雨来到第二组区域,孩子们已经很期待了。她又拿出一张白纸,上面也写了十个单字,是最简单的一二三山石田土之类,同样有几个孩子举手表示认识。读了几遍后,一样被布置了每个字写五遍的任务。

    第三组都是很小的孩子,包括新来的四个鼻涕娃,云思雨给他们讲解了一下“横竖撇捺”,然后写了一个“木”字,让大家跟着书写,就这一个字,同样是写五遍。

    很快第一组的孩子就有完成的了,最快的居然是小莫飞,看来他的妈妈平时真没有少教导。云思雨任命他为第一组的组长,之后第二个完成且没有错误的为副组长,第三个完成且没有错误的为预备组长。然后三人负责检查其他人的作业情况,有错误的指出,并教其改正,直到所有人都完成后,收齐作业找她交任务。

    同样的模式安排到第二组和第三组。

    三组多出来九个参与管理的人员,更有秩序了,而且孩子管孩子,居然各有奇招。一个怎么也写不好的胖小子不想写了,副组长就威胁他,“你要是写不好,我就告诉你爹,说我们都拿到奖励了,就你没有,看你爹不打死你。”威胁居然管用了,胖小子神奇般的居然会写了。

    条件简陋,初次教学,对孩子要求不能太高,但看到收上来的每人一张的作业,还是很有成就感。树立规则,让孩子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一节课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休息一会后,第二节课是数学。一组先认识数字,然后有十道加减法的数学题;二组认识数字,然后数数到一百;三组从一数到十,然后认识数字。

    数字就是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用起来方便得很。卧虎村已经被大家视为基地,所以把地球的先进文明引入过来,就理所当然了。至于与本土文化冲突的问题,等冲突了,再说。如果没有大家到来,这些孩子很可能原本连文化都不会有。何必想那么远的事情!

    仍然沿用之前的三个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组长若不会,旁边有老师单独指导。武小玉白乐天都有了事情做。

    又半个多小时下来,结果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每一组都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可以达到目标。

    语文数学都达标的孩子给发了十斤白米,没达标的酌情扣了二斤三斤,组长们因为多付出了劳动,额外增加了二斤三斤的白米。

    因为有了对比,就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高兴兴的回家,少了米的孩子难免有些垂头丧气,不过也暗暗心里发誓,下次一定做好。

    课程设定的时候,沈亦瑶和武小玉都表示过反对,认为太简单了。不过云思雨坚持如此,还搬出了当年商鞅城门立柱的典故“徙木立信”。第一节课不需要复杂,明确规则,建立信任最重要。

    这个时候就不用少数服从多数了,应该是专业压倒一切。不过沈亦瑶和武小玉表示拭目以待,等学生学习过后,再来辩论。

    结果嘛,不用辩论了。就是这么一点点内容,学生们笑话百出,简直把能犯的错误逐一列举出来。五个人除了云思雨游刃有余,都有焦头烂额的感觉,当然也是因为大家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

    好在,终于结束了。多数孩子都是高高兴兴的,斗志昂扬,对之后的学习充满期待。

    却说另一边,围观的村民看到了两块牌子,多数人都不识字,但是可以问啊。被解释了牌子上的内容后,村民们议论纷纷,懂些建房的人到房万间处咨询,发出过许愿任务的人到秦城处领奖,也有人转身回去通知左邻右舍的。

    房万间顺利开张。最后录得三个懂盖房的村民,一人是应征而来,另外两人系推荐。经过讨论,三人各自负责一部分事务,一个管砍树采木,一个管木材加工,一个管地基铺垫。等任务都完成后,再一起组装固定成型。

    三人各自领了两袋白米(每袋五十斤)的预付报酬。他们所需要的帮工的村民,按照每天二十斤白米的量给报酬,今天即可开工,村民的工钱晚上就可以来领。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淳朴的村民们动作起来很是迅速,已经见得一队人沿着小路上山伐木去了。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这时节已经没有多少活计可做,一天的饭食都要减为两顿的,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自然有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