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一卷 031 俄美公司的皮货商

第一卷 031 俄美公司的皮货商

    索洛维约夫以前也不大注意俄美公司在彼得堡这个办事处的莫伊卡堤道72号,原因也很简单,这地方都是前不久根据保罗沙皇的诏书建立的。

    过去俄罗斯人去北美当皮货商,都是各自为政,在阿拉斯加和落基山西面划定的俄属美洲活动,这一地区虽然地广人稀,几乎只有阿留申人、因纽特人和部分西北地区部落的原住民,但是几个俄国皮货商在这一地区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时期,他们就已经探索到了育空河这一地带,少部分探险者更是深入到了马更些河流域,俄国商人的探险之路走的还很远,但是有一点,哪怕是在和英国人签订条约之前,他们也没有试图翻越过落基山。

    这一地区的定居点,规模最大的是科迪亚克岛上巴甫洛夫斯卡亚港,也算是俄国人在这一地区的活动中心,方便从勘察加半岛过来的船只来补给和运转各种货物,甚至要是更进一步的话,可以从这里直接到达富饶的北美西海岸,此时美国人还没有完成横穿北美大陆的探险活动,而实际上“宣称”掌握这一地区的西班牙王国,他们的控制非常有限。

    可以说是广阔天地,可以自由驰骋的一块旧大陆人们少有探险的宝地,更重要的是资源丰富。

    怎么在美国人西进越过密西西比河之前,还有就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体系崩溃之前控制这一区域,倒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不过索洛维约夫跟这个公司的关系,不过是他老爹自作主张认购了该公司的初始债券,也不得不说,这种冒险投资,就是他们家典型的特征,索洛维约夫四兄弟当年就没少干危险的走私行当。

    顺带一提,俄美公司这个称呼,是美国人在研究的时候简称的,而全名是“在帝国陛下的最高赞助下,俄罗斯美国公司”,是过去几大皮货商和贸易公司在恶性竞争了几十年以后,终于形成了一个联合公司,只不过跟别人家的东印度公司相比,利润和经营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只是主营业务上非常明确,就是要进行皮货生意和捞鱼。

    要是按照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来看,未免也太过摸鱼了一些,实际上浪费了他们已经在北美西海岸和阿拉斯加率先到达这个先发优势,还让美国人后来白菜价买了块宝地,同时还有点小问题,就是白菜价那个买白菜的钱,始终就没有到账过。

    当然,也因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这个交通实在是太差,他们真的要玩移民这一套,去北美跑的路程,要比第二太平洋劳改舰队拉着日本北海道的劣质煤跑去对马海峡送死的路程还要长。

    虽然开发的理由很合理,但是这跑一趟的路程,从彼得堡坐船出发的老爷们,可能到的都要比横穿西伯利亚来的要快。

    至于第二次勘察加大探险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其实对于俄国人来说,他们移民过去,确实也存在着现实的困难,要知道本地的粮食供应就非常困难,甚至还要从西班牙人在加利福尼亚的地盘寻求粮食供应,甚至在适合耕作的罗斯堡,都没有多少人,口粮都要找当地部落换,要么就是美国和墨西哥来供应。

    索洛维约夫是想到了罗斯堡的,俄罗斯人都已经跑到加州建了个“旅馆”,然而最后也没有站住,这种事情在俄罗斯的每周开发当中也不是头一回了。

    他们就是不太擅长搞“经商”这一套,把原来几家公司,什么谢利霍夫和戈利科夫的“东北美洲公司”,“北方公司”,“千岛公司”和米尼尔科夫的“伊尔库茨克商人公司”,还有巴拉诺夫等人的经营的公司,都合并进来以后,这些俄国人似乎就搞的不会做生意了。

    俄美公司的最终结局,是1881年解散,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就开始亏损,也难怪搞的最后俄国要把北美的大片宝地都给卖掉,毕竟开发起来都是安东星人的“兽性开发”,就这个经营模式,不出问题才是闹鬼。

    当然,现在这个气派的小楼现在正是关门歇业的时候,而且还没有得到保罗沙皇的正式授权,只是在彼得堡宣布利好消息,在伊尔库茨克这些公司宣布要重组,并且合并成一个专营公司,开始预先在彼得堡、莫斯科和几个主要城市销售该公司的公司债券。

    跟“兽性开发”相比,他们分红和付息的做法倒是非常良心,哪怕后来给解散了,到了1888年坚持把最后一批公司债券的利息和分红给发放完毕。

    现在索洛维约夫也不去管这个,他再往前走两步,就能到洗衣巷了,今天晚上要先回家睡觉,明天也是军团的官方假期,不用他去军营的。

    不过到了家里以后,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就全是“皮货商”和各种毛皮,就差脑子里直接进“座山雕”了。

    索洛维约夫这人,还是比较擅长规划的,包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司经营的规划,还有就是军队建设方向的规划,其实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先要用上的,是卫生环境的准备,其实也是一种常识,1797年的时候,人们已经对微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科学研究的爆炸时代即将到来。

    而俄罗斯人,可以说除了艺术天赋被法国人给激活了以外,在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还有探险活动当中,其实干的一点都不比西欧人差,不信可以看看北美沿海地区还残留着那么一批地名,以及主要的几条水道都怎样取名的。

    当然,白令先生是丹麦人,但是他领导的是俄罗斯的探险队,这也不冲突,而且白令先生墓前情绪稳定,他就在自己探索出来的海岛上长眠,岛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路程遥远其实也不要紧,如果把流放的犯人从西伯利亚踢到北美去,也算是个办法,将来俄国加入反法同盟以后,西班牙的波旁也不管是谁噶了路易十六的脑袋,一直选择和法国同盟,最后搞的就跟傀儡国一样,直到把西班牙的状况搞的极为糟糕为止。

    那么在这段时间,西班牙在美洲的土地,虽然核心区的几个大总督区搞不到,可是落基山以西这块地,对俄国来说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比如说,把流放的波兰人,都送去北美,断了他们复国的念头,或者多吸引一些各国移民去那里。

    反正,俄国在传统上虽然看上去不像是个移民国家,但是在彼得堡和莫斯科,街上见到的外国人数量可不少。

    索洛维约夫现在最大的短板,是他这副身板才16岁,在王室可能要娶媳妇了,但是在一般贵族和平民家庭,这会儿能在舞会上拉几回小姑娘的手,在温室里面借着花草的掩护亲嘴......好吧,他没拿这个剧本,连“小妖精”伯爵小姐有时候都觉得他不解风情,明明信号那么明显的“勾引”,他都不吃这一套,脑子里面只有金卢布和枪炮。

    当然,可能跟这丫头不是他的菜,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起来,索洛维约夫一早就转回了莫伊卡河堤,这回他的路线就更熟练了,以前总是骑马或者坐马车经过,现在才发现,有些地方太近了,甚至有事没事走两步就能到达。

    俄美公司这个办公地点,要索洛维约夫说来,这个经营方式也很有问题,其实在一楼可以放上展示,尤其是要体现出来,本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蒙皇上的恩赐,获得了北美洲北纬55°以北的垄断经营权,而且更具优势的,是广阔的投资空间云云......

    然而,这些展示都没有,他本来还想给“小妖精”买一条海獭披肩做谢礼呢,上次决斗废了秘书先生的腰子,要不是她委托小姨妈尤苏波夫亲王夫人运作,怕是还要被库拉金亲王给盯上。

    不过,那丫头可是相当喜欢露肩膀的,因为她自己和别人都觉得好看。

    现在索洛维约夫自己还有些钱,他得了奖金以外,还有以博布林斯基伯爵名义牵头的“小蜜蜂”品牌所属的“博布里基”公司,其实这个名字,索洛维约夫就想吐槽,好像是伯爵非要让人知道他的姓从哪里来一样——当然,保罗对弟弟能有正事还是很高兴的,要知道这小子在女皇还在的时候,做事就有些荒唐,现在娶妻以后就稳定了不少。

    当然,这家小小的公司,倒是博布林斯基伯爵拿着皇兄给的赏赐没少追加投资,倒成了他现在是大股东的一家股份公司......

    不过对于几个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这次合作创业,就都变成了小股东,这才是奇怪的事情,当然伯爵也是个甩手掌柜,他见到老索洛维约夫来到彼得堡,便把那几个经理人都甩给了他,毕竟——你们家自从缅希科夫得势的时候,就祖传干这个的。

    而这家公司的利润,除了本公司股东所掌握的四分之三以外,还有四分之一,是要呈给皇上的,一般只有垄断公司才会出现,比如俄美公司的三分之一利润是归沙皇所属的。

    这是博布林斯基伯爵的聪明之处,既然皇兄对他很好,他也要做出点表现来,本身沙皇还是最大的那个农奴主头子,孝敬最大的那一部分还是他。

    而购买海獭皮这种事情,其实索洛维约夫也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直都是野生的,迟早都要给捕捞干净了,现在大海牛就已经在种群低谷的时候,被俄罗斯探险队吃干净了。而相对来说比较亲人的海獭,要是能够在海湾当中形成半驯化的养殖状态,可能将来的收益更大。

    越是想到这种地方,他就越觉得俄罗斯人啊,这个心眼实诚,做好事从来不留名,只有当地人知道,然后做坏事全村都知道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经营北美和西伯利亚的问题上,他一个掷弹兵上尉显然没什么可以插手的机会,今天因为在俄美公司没有看到海獭披肩,让他感觉不太痛快,就准备找个咖啡馆去。

    不过很不巧,他去的咖啡馆里面,人已经是满满当当,这里经常会有外交官和各级军官来这里体验法式生活,本来俄罗斯人就搞的欧里欧气的,这并不奇怪。

    当然,索洛维约夫不认识的人很多,他总是在军营里,要么就是跟着长官来回走,彼得堡人这么多,也不可能都给认识了。

    不过认识他的人,倒还是不少。

    “Monsieur,veuillezvousasseoir.Jepensequenouspouvonsavoiruneconversationagréable.”(先生,请坐,我们可以好好聊聊)

    索洛维约夫不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年轻军官,看上去跟他年纪差不多,但是他穿着近卫军的骑兵制服,还是少校军衔。

    不过怎么看,这位年轻军官的气质都太文雅了,不像是个军官。

    “Merci.Êtes-vousungardedecavalerie?”(谢谢,您是近卫骑兵?)

    “Oui,jesuisKarlvonNesselrode.”(是的,我是卡尔·冯·内谢尔罗迭)

    这位倒是重量级,不过就是索洛维约夫,他也只是知道一群将军,不大清楚这位后来担任了四十年外长,十四年帝国总理的德裔外交官的故事,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对方可能还认识自己,估计是哪位贵人的副官。

    事实上,他是保罗沙皇本人的随从,沙皇本人很喜欢他,哪怕是这位先生晕船,还授予过海军副官的头衔,现在转成了近卫骑兵,在20岁时就成为近卫上校——但是他真的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倒是很适合外交场合。

    索洛维约夫倒是回想起来,这位近卫军军官,之前在加特契纳就站在保罗沙皇的随从副官队列里面,这副小眼镜实在是太好认了,几乎可以说是那些外交官的标配。

    但是有个尴尬的事情,就是对方几乎不会说俄语,要是交流只能用法语或者德语。

    也难怪,将来他要转战外交部,去发挥自己的才干了。